钛3提车记:从拒绝清库车到被技术党说服
我姓卢,在合肥卖车好多年了,平时写行情稿子写得多,这次轮到自己家买。准确说,是给媳妇买,她开的那台老别克18万公里了,空调风口都松得晃,夏天晒一会儿她宁愿打车也不坐。
8月20号去滨湖的方程豹店定的钛3后驱MAX黑色版,501公里续航那个配置。指导价13.98万,加上保险5500、上牌200,一开始算下来差不多14.55万。不过去年底我囤了一台准备报废的比亚迪F0,还在她名下,就顺手拿了厂补0.6万、国补2万,再加个合肥地补8000,总共减掉3.4万。另外贷款10万元做五年低息分期,两年可提前还,还返4000块——这样算,不计利息的话就10.75万能落地。
其实四五月的时候,各家4S店知道我要换车,都往我这塞库存尾货:问界M7、宝马i3、星越L……价格一个比一个狠,有些真是白菜。我唯一认真看过的是唐DMi尊荣版,当时优惠完再叠补贴能做到裸价10.88万元。但我挑这种清库便宜货更多是为了“捡漏”,至于配置好不好,我无所谓——毕竟老别克连倒影都没有,我照样开几年。
转折是在六月,一个教育系统的客户找我包牌一台四驱钛3,说这车稳当。我试着开了一圈,也没觉得毛病大;紧接着又来个主机厂工程师(不是比亚迪系),直接跟我聊起电控架构和悬挂几何角度,那套理论密密麻麻足够他交毕业论文。他这么一通分析,把我的脑子洗透了——零优惠也愿意掏钱买钛3。后来还有个高校老师原本想看V23或猛龙,被我轻轻推了一下,也改订这个车型。我心里嘀咕:读书人选它,大概靠谱吧?
带媳妇去看实车,她第一眼嫌前脸怪,我就告诉她前脸能换,而且尺寸适中配自动泊车,对她正好用。当时黑色没现货,要等二十天左右才到,又拖了一周办地补才提回家,全程熟人帮忙,自助完成手续。当晚我们直接开去高新区吃板面,她还夸静音不错,比老别克像换了世界一样。
跑到现在两千公里,其中皖南山区有四百,高速智驾段差不多占一半路程。这平台后驱+纯电,加速和油门响应很顺滑,就像三十八度天吹空调那种舒服感。有次在马鞍山太白岛服务区碰见修理工老吴,他摸着方向盘说:“这助力味道,不像新手能调出来。”空间方面,看起来小,其实高度够用,就是后备箱偏小,好在有前备箱救场;带娃出门东西还是要精简点,否则塞满影响视线。
续航嘛,城区大约400,高速300出头,这是预料之中的事。有意思的是慢充状态下还能提升15%左右续航,我们家的7kW桩晚上谷电八小时刚好从20%充满,高速超充桩更猛,有一次插在蔚来的桩上功率一直没掉过100kW。据群友测,这款吊毛直流升压模块抢电能力确实强,但夏天连续快充三次以后温控会主动降功率,这点要注意避免长途赶时间卡死自己行程表。
智驾部分用的是C方案“天眼”,AEB触发挺灵敏,高速领航敢放心交给它,不过城市泊位识别偶尔挑剔,比如蒙城某小区窄位它就放弃,让你自己挪进去。此外两个惊喜,一是新车基本没异味,我们家娃第一次坐也没闹头晕;二是三电质保对里程宽松,每年6万公里以内都算正常,比很多品牌厚道不少。不过硬要抠缺点,就是花多少钱办多少事,它不会越级给你额外惊喜,该是什么水平就是啥水平,没有神话成分。
昨天傍晚送朋友去银杏湖,他笑说以后想入手同款,让我帮留意有没有库存颜色特供版。我随口答应,但心里明白,现在新能源市场变动快,下个月可能又冒出几个让我犹豫的新玩意儿,不过至少这一回,是媳妇先满意了再说。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