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电动车不骑的充电指南,收藏!

作为一名资深车友,经常会被问到电动车如果不骑,多久充一次电比较合适。这看似简单的问题,实则与电池类型、存放环境等多种因素相关,合理的充电频率能有效延长电池寿命,下面就为大家详细讲讲。

目前市面上电动车常用的电池主要有铅酸电池和锂电池。铅酸电池价格亲民、技术成熟,但能量密度相对较低,自放电率较高;锂电池则能量密度高、重量轻,不过成本相对较高。不同电池在长期不使用时的充电要求有所差异。

如果你的电动车是铅酸电池,且预计短时间(一个月内)不使用,只需关闭电源开关,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电池自放电速度。要是半年内都不打算骑,那就每隔半个月充电一次,每次充电时长控制在 8 小时左右,直至充满。同时,建议每隔两个月进行一次放电,方法是长途骑行直到电力出现明显亏损。这是因为铅酸电池长期处于满电或亏电状态,都容易出现极板硫化现象,影响电池性能与寿命,适当的充放电能保持极板活性。要是一年内都不使用,最好断开电池组连接线,减少电池内部的微电流损耗。而如果一年以上都不打算骑了,那就要把电池取下来,存放在干燥阴凉、远离高压产品且人员少接触的地方,并且每 10 天左右给电动车充电一次。例如,有位车友因工作调动,半年时间没骑电动车,按照每半个月充电一次的频率,半年后电动车电池依然能保持较好性能,骑行起来和之前差别不大。

对于锂电池的电动车,其自放电率相对较低。如果预计一个月内不使用,同样关闭电源开关即可。若半年内不骑,可每隔一个月充电一次,每次充满。锂电池虽然没有明显的极板硫化问题,但长期亏电也会导致电池容量下降。要是一年内不骑,不用像铅酸电池那样断开电池连接,但要定期关注电量,当电量下降到一定程度(如 50% 左右)就要及时充电。比如,有车友因为出差三个月,出发前充满电,期间每月让家人帮忙充一次电,回来后锂电池性能基本没受影响。

除了电池类型,存放环境对充电频率也有影响。在高温环境下,电池的化学反应速度加快,自放电率增加,此时充电频率要适当提高。例如在炎热的夏季,如果电动车停放在户外,可能原本一个月充一次电的频率,就要缩短到半个月左右。而在低温环境中,尤其是冬季,电池活性降低,电量消耗加快,建议每周检查一次电量,当电量低于 50% 就及时充电。像北方的冬季,气温常常在零下,有些车友发现如果按照常规一个月充一次电,电池很容易出现亏电现象,后续充电也变得困难,续航里程更是大幅缩短。

另外,电动车即使不骑,车上的一些电子设备,如防盗报警器等,也会消耗电量,这部分电量虽然不多,但长期积累下来也不可忽视。所以,就算长时间不骑,也要定期检查电量,一般建议电量剩余 30% 左右时就进行充电,且充电时间不宜过长,铅酸电池一般充满后再浮充 1 - 1.5 小时即可,锂电池充满后可适当延长半小时左右浮充时间,但都不要过度充电,以免损坏电池。

电动车不骑时的充电频率,要综合考虑电池类型、存放时长、存放环境等因素。铅酸电池相对来说充电频率要高一些,而锂电池可以适当放宽,但都要避免电池长期处于亏电状态。希望这些经验能帮助各位车友更好地保养电动车电池,让爱车随时都能保持良好状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