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划水,刷到一个“固态电池按下快进键”的热搜,下面一堆媒体和大V在科普,讲得头头是道,什么能量密度、安全性、充电速度,好像明天我们就能开上充电五分钟、续航两千公里的神车了。
每次看到这种集体高潮的场面,我总有点既视感。这感觉,就像十几年前大家围观3D打印,说以后家里缺个杯子、少个零件,都能自己“打”一个出来,制造业要被颠覆了。又或者像2016年那波VR元年,都说以后人人都活在头号玩家的世界里。
后视镜里看,这些故事都讲得特别好,逻辑完美,前景光明。但现实呢?3D打印成了小众爱好和特定工业领域的补充,VR到现在还在找那个能让它“出圈”的应用。技术当然在进步,但从实验室的“重大突破”到你家车库里的“标配”,中间隔着一条深不见底的鸿沟,里面填满了成本、良率、产业链和市场接受度的尸骨。
所以,咱们今天不聊固态电池的技术细节,那些东西别的文章都说烂了。我们来捋一捋,为什么偏偏是现在,这个“快进键”被按下了?这背后,藏着一本什么样的账?
首先得明白,任何脱离了行业背景的技术讨论,都容易变成空中楼阁。现在的新能源车市场,是个什么光景?一句话:增长还在,但躺赢的时代结束了。
前几年,整个行业是典型的蓝海市场,渗透率从5%爬到30%,大家都在抢增量,你卖得好,我也卖得好,你好我好大家好。但现在,增速明显放缓,市场开始“卷”起来了。价格战打得飞起,从二十万打到十万,你降八千,我降一万五。技术和配置也高度同质化,你有大彩电、大沙发,我马上也给你配齐。
当产品本身越来越难做出差异化,仗要怎么打?答案是,打“未来”,打“叙事”。
这就好比两家餐厅,菜品、价格、服务都差不多,一家天天宣传自己踏踏实实炒好现在的菜,另一家呢?它告诉你,我们正在秘密研发“分子料理”,未来能让你吃到“云朵的味道”。你作为食客,可能还是会点一盘鱼香肉丝,但你会觉得第二家餐厅“更牛逼”,“有前途”。
固态电池,就是当下新能源车企们拿来讲的那个“分子料理”的故事。
谁先宣布在固态电池上有了“突破”,谁就能在资本市场上获得更高的估值,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技术领先”的形象。这套逻辑,在资本市场尤其好用。很多所谓的“概念股”,业务跟固态电池可能八竿子打不着,就因为沾了个边,股价就能一飞冲天。大家心里都清楚,这是在击鼓传花,但谁都想在鼓声停下前,把花递给下一个人。
所以,这个“快进键”,与其说是实验室里的科学家按下的,不如说是车企的市场部和投资关系部联手按下的。这是一个叙事上的军备竞赛,当一个“浓眉大眼的”头部玩家开始讲这个故事,其他家就不得不跟进,不然就会在“未来感”上落后于人。
那么,我们普通人该怎么算这笔账?这里我想引入一个“多层次记账法”:
第一层,是【金钱账】。
对消费者来说,这个消息的直接金钱价值等于零。别说三五年,就是放眼到2030年,你买到的主流家用车,大概率依然用的是改良版的液态锂电池。宁德时代那位大佬说的很实在,全固态电池的成本,现在比液态锂电池高十倍左右。这个成本谁来承担?除非你是狂热的技术发烧友,否则你不会愿意为了一块“可能更安全”的电池,多付出一辆车的钱。所以,别听风就是雨,急着等什么固态电池车,没意义。
第二层,是【情绪账】。
这条热搜,最大的价值是提供了“情绪价值”。它给了市场一种希望,一种“续航焦虑终将被解决”的乐观预期。这种预期,对于维持整个新能源板块的热度至关重要。就像给一个长跑运动员在终点线画了张大饼,虽然他现在吃不到,但想着那张饼,就能多撑一会儿。对于我们个人,看到这样的新闻,会觉得未来可期,这本身就是一种正向的情绪收益,虽然是免费的。
第三层,是【相对收益/机会成本账】。
当所有的目光和资源都聚焦在固态电池这个“圣杯”上时,我们可能会忽略什么?我们可能忽略了那些更务实、更渐进的改良。比如,钠离子电池在低成本、耐低温上的潜力;比如,通过优化BMS(电池管理系统)算法,在现有硬件上压榨出更多的续航和更长的寿命;再比如,大力铺设超充桩,让充电变得像加油一样方便。
很多时候,革命不是由一个惊天动地的技术引爆的,而是由无数个“聊胜于无”的微小改进累积而成的。过度追捧“屠龙之术”,可能会让我们错失了把手头的“杀猪刀”磨得更锋利的机会。
聊到这儿,我自己的操作逻辑也就很清晰了。在投资上,我会把这些“固态电池概念股”的暴涨,看作是市场情绪的脉冲,而不是基本面反转的信号。它的值博率不高,因为你要赌的不仅是技术能不能成,还要赌是哪家公司能成,更要赌它什么时候能把技术变成利润。这中间的变量太多了,像我这样的保守派,更喜欢赚确定性的钱。
在生活和消费上,就更简单了。继续用我的旧手机,开我的“落后”电车。我知道,真正的技术普及,从来都是静悄悄的。当固态电池真的成熟时,它不会出现在热搜里,而是会直接出现在你楼下车库里那辆你买得起的新车上。
在那之前,所有的喧嚣,听听就好。把过高的期待,折算成每日的平常心,这或许是在这个信息爆炸时代,给自己攒下的最重要的一笔“情绪资产”。
共勉共戒。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