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起劳斯莱斯,你脑子里是不是瞬间浮现出那辆带小金人的豪车?先打住,咱今天聊的不是四个轮子的奢侈品,而是能在天上飞的那个——航空发动机。这老牌英国绅士,最近有点坐不住了,提着个大礼包就往咱家门口凑,说要把整条生产线搬过来,就差喊一句“老铁,帮帮我”了。这姿态,低得都有点不像那个高傲的约翰牛了。
这事儿听着就像天上掉馅饼,还是顶级鹅肝馅儿的。毕竟劳斯莱斯(后面简称罗-罗)在航发界的地位,那可是跟通用电气、普惠齐名的三巨头之一。这种掌握着人类工业皇冠上明珠的企业,怎么突然就想“投怀送抱”,甚至不惜把整个家当都搬过来呢?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童话,所有的馈赠,早就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其实,罗-罗这位老朋友,早就不是第一次跟我们打交道了。这关系得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那会儿我们还在泥潭里摸爬滚打呢。人家就挺有眼光,在西安和我们合资搞了个“西安西罗”,专门生产涡轮叶片。后来又跟国航、港机合作,把中国民航客机的发动机维修业务大包大揽了。可以说,咱们的飞机能在天上安稳飞,背后就有这位英国绅士的一份功劳。这交情,快三十年了,算得上是老相好了。
可老相好归老相好,生意归生意。2019年,罗-罗突然提出要把整条发动机生产线搬来中国,这可就不是简单的深化合作了,这是要把身家性命押在我们身上。为什么?因为他们快被逼到墙角了。
这地球上的航空江湖,基本就是美国波音和欧洲空客俩巨头在华山论剑。空客虽说是欧洲的,但股权大头在法国人手里。人家两家卖飞机,发动机当然优先用自家的“亲儿子”或者关系户。这就苦了罗-罗这个英国的“独苗”,自己国家又没个像样的整机制造商,只能在夹缝里求生存,眼瞅着自己的地盘被一点点蚕食。再加上前几年那场席卷全球的疫情,航空业直接被干趴下,罗-罗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裁员、亏损,那叫一个惨。
就在这个时候,他们一抬头,看见了东方的奇迹。咱们的C919飞起来了,后面还有个更大、更强的C929在排队。波音空客发布的报告预测,未来20年,全球新增4万多架客机,光中国就得吃下9000架,占了差不多四分之一的量。这是什么概念?这意味着未来二十年,谁能拿下中国的订单,谁就能吃香的喝辣的,活得滋润无比。这张豪华“长期饭票”,罗-罗看得眼睛都直了。
所以,那个“整条生产线搬来”的提议,就是冲着咱们的C929来的。他们的算盘打得噼啪响:C919用的已经是美法合资的发动机了,我们C929这块更大的蛋糕,总得有我英国人一口吧?咱们合作这么多年,我比他们更像“自己人”,把生产线都给你了,够有诚意了吧?
这招听着是不是有点耳熟?没错,就是当年咱们汽车产业玩过的“以市场换技术”。想着让洋师傅们进来开厂,顺便把看家本领也教给我们。结果呢?人家钱是赚得盆满钵满,核心技术手册却锁在自家保险柜里。这学费,咱们可交得明明白白。吃一堑长一智,现在咱们自己的长江系列发动机也在搞,虽然路还长,但方向是明确的——大飞机必须配上我们自己的“中国心”。
所以,面对罗-罗抛出的橄榄枝,我们这边是啥反应?没一口答应,也没一竿子打死。C929项目后来有了变动,罗-罗的全生产线计划也暂时搁置了。但这事没完,反倒促成了一个更实在的合作。2022年,罗-罗跟国航在北京搞了个大项目——北京航空发动机服务有限公司(BAESL),投资22亿多,专门修遄达(Trent)系列的发动机。
这步棋就走得非常妙了。对罗-罗来说,虽然没能直接给C929当“心脏”,但通过维修业务,他们把脚更深地插进了中国市场。中国有上百架飞机用着他们的发动机,这个维修市场的蛋糕大到难以想象。而且,这次他们承诺把高温合金处理、复合材料检测这些核心维修技术也一并带来,诚意还是有的。
对我们来说呢?既能解决现有飞机的维修保养问题,不用大老远送到国外去,还能实打实地学到顶尖的维修技术,培养自己的人才,带动整个产业链升级,创造几千个就业岗位。这买卖,划算。
你看,这哪是什么单方面的“出手相助”,这分明是一场基于现实利益的精准博弈。罗-罗需要我们的市场续命,我们需要他们的技术补短板。双方都在各自的算盘上拨着最精明的珠子。所谓的“求助”,不过是商业谈判桌上一种比较动听的说法罢了。
所以,当罗-罗再提着“整条生产线”这个大礼包站在门口时,咱们的心态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我们可以微笑着泡上一壶茶,不疾不徐地跟他说:老朋友,你的心意我们领了,但咱们桌上,现在也有自己亲手做的菜了,要不……你先尝尝?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