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盘还是大逆转?赛力斯55万辆交付背后隐情全解析

崩盘还是大逆转?赛力斯55万辆交付背后隐情全解析

01

有人说,国产车再怎么吹,也打不过BBA这些豪华品牌。

以前我也有点信这个邪。

结果前两天有哥们发我一张赛力斯财报截图。

好家伙,2025年目标,交付量直接干到53-55万辆,营收1800亿,利润90个亿。

说人话就是,这一单年的利润,相当于部分传统大厂两三年还不止。

现场我都愣住了。

搞车这么多年,这种量加上这个净利润,跟我印象里的自主品牌根本不是一回事。

网上看了下,还有内部爆的更多细节。

去年的问界M9,连卖了14个月都是50万以上的销量冠军。

最能打的市场,居然不是跟中国大多数品牌厮杀,而是直接在40万、50万级把GLS、奥迪Q5、宝马X5给拉下马。

你要问我怎么做到的?

简单讲,就是精准拆迁。

02

赛力斯为啥突然成了这个局面?

我拆解了下,核心还是三个细节。

第一,问界M9去年12月上市那会儿,大部分人都觉得”华为做车,八成要栽跟头了”。

结果现在,M9主力车型利润能到8万元一台。

你没看错。

这个数,老BBA车企都得流泪。

为啥利润那么高?

一半靠车,一半靠技术溢价。

比方说,乾崑ADS 3.0系统。

这个系统已经让自动驾驶从高速公路直接装进了胡同和社区。

有上海车主,实测安亭开到陆家嘴,全程不用碰方向盘,车能自己找充电桩。

真的,开M9现在像雇了个电子司机。

第二,问界M8定位挺模糊。

家庭旗舰,听着没啥吸引力。

但你仔细一看,人家拿捏得太准。

二排直接配航空座椅,180度放平,一家老小可以躺睡。

可折叠小投影仪、巨无霸后备厢,俩自行车一塞没问题。

有时我都在想,这根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车,是科技宅家神器。

还有鸿蒙座舱5.0。

后排孩娃看动画,前排爸妈开会,俩系统还分区,互不打扰。

打开这套系统,车里气氛像极了家里的客厅。

第三,交付节奏拉满。

现在赛力斯工厂90秒下线一台车。

订单还能排到仨月以后。

我自己家人前阵子也想定一台,销售说最快都得等两个月。

03

说回大盘。

赛力斯真有底气干到55万辆?

我反复琢磨了下,也体验了下他们4S店的场面。

第一,M8和M9月销大体稳定在2万+。

第二,即将推新款纯电M7,消息说,首月订单要冲到10万台。

第三,合资公司‘引望技术’估值爆了。

自动驾驶专利有3500亿的说法。

甚至有投资圈的人跟我说,哪怕以后车不赚钱,单靠专利和软件授权,这家伙都能年收几百亿。

说到底,传统车企的利润,有多少能靠那套纯硬件的‘铁皮’模式?

赛力斯现在,是金刚钻加半导体一起卖。

我反正没见过第二家中国品牌能这么玩。

还有一个细节。

最近去问界展厅,发现比亚迪、BBA旧车置换的客户,队都排门口去了。

印象最深是有个宝马7系车主感慨。

以前觉得国产车没面子。

现在买问界M9,亲戚见了都说‘是不是给你配横着飞的引擎’。

气氛一下子完全不一样了。

04

当然,55万辆目标不是一口吃个胖子。

整个车市还在拼命价格战,竞争太狠。

但问界能卖到这个量,核心还是靠智能化、生态布局和利润结构三条路。

你说以后能不能年销百万?

站我自己的角度,留个问号。

但有一点没跑偏。

大家都在卷续航、卷马力的时候,有朝一日真变成‘四个轮子上的超级计算机’。

这才是智能电动车的胜负手。

回头看看身边的朋友,问界锁单的是真的越来越多。

有时候觉得车圈洗牌,可能一夜之间,门口的牌匾都换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