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车展今天进展至第5天,“智能化和自动驾驶”是无可置疑的展会最热关注点。
早在开展首日,特斯拉公司副总裁陶琳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分享了一段马斯克对“自动驾驶”底层逻辑的观点。视频中,马斯克表示,不碰撞是第一要义,即便道路标线完全画错,即便有UFO降落在路中间,汽车也不能撞上,并且要继续做正确的事,“所以真正重要的,汽车自动驾驶的首要指令就是不能撞车,这绝对优先于一切”,不管标线怎么画,道路怎么修,关键在于在安全舒适地把你送到目的地的同时,将碰撞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马斯克把自动驾驶的底层逻辑说得任何人都能懂,这就是颠覆安全逻辑背后的技术革命与行业的拷问。
与此同时,本届上海车展展出总面积超过36万平方米,规模再创新高的背景下,超百款全球首发新车“秀肌肉”“拼智力”。热闹背后,一群“高贵熟面孔”却集体消失:迈凯伦、阿斯顿马丁、玛莎拉蒂、兰博基尼、法拉利等品牌集体缺席。被视为车展流量的超豪华品牌,仅剩保时捷与宾利参展。
法拉利们集体缺席
超豪华品牌集体缺席2025上海车展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业内人士分析,中国市场销量断崖式下滑可能是最直接的导火索。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今年一季度,成交价格超过100万元的新车市场中,新车销量为2.1万辆,同比下滑53%,今年1-2月,宾利、劳斯莱斯、法拉利、玛莎拉蒂、兰博基尼则销量均同比下滑。其中,兰博基尼跌幅最大,同比下滑67.3%。
传统超豪华品牌只剩宾利、保时捷参展
另一种观点是,参展成本与预期收益的失衡或许是另一个关键因素。上海车展作为国际A级车展,参展成本极为高昂。在市场繁荣时期,这种投入可以通过现场订单和后续客户线索获得回报。然而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潜在客户数量锐减,参展的投资回报率大幅降低。
品牌定位与营销策略的转变同样不容忽视。近年来,超豪华品牌越来越倾向于采用“高冷”的营销策略,通过私人鉴赏会、专属试驾活动等更为精准和高端的渠道接触目标客户,而非通过大众化的车展平台。
与此同时,传统超豪华车的主力购买群体——部分企业主和高管的高消费意愿有所降低也是事实,这些因素可能共同导致了超豪华品牌对市场预期变得更为谨慎。
奔驰宝马集体“反攻”
当劳斯莱斯们还在卖“手工皮革情怀”,中国车企已把智能座舱变成“移动客厅”,把自动驾驶卷到“城市通勤全程0接管”。这届车展在展示一个事实:跟不上“中国速度”的品牌,连参赛资格或许都会丢失。
当全球车企争相把最新技术首发地选择在上海,外媒纷纷评价:看懂上海车展,就看懂了未来五年汽车走向。
2025上海车展中,传统豪华品牌带来的重磅新车展现出各自品牌在新时代的坚守与突破,它们希望扭转 “转型迟缓”的舆论印象,试图在新时代续写辉煌。
梅赛德斯-奔驰Vision V概念车展出
奔驰凭借全新纯电长轴距CLA,在智能与电动领域迈出坚实步伐,MB.OS架构和L2++全场景智能辅助驾驶为用户开启智能豪华新体验。宝马的3系50周年在保持极致运动属性的同时,致敬了经典……这些新车不仅是品牌技术与设计的结晶,更是传统豪华品牌在新能源和智能化浪潮下,对市场变化的有力回应。
2025上海车展宝马汽车展台
除了新车,奔驰首次公开展示了多项“黑科技”:线控转向系统打破机械连接限制,通过电信号实现更精准的操控与空间优化;超薄太阳能涂层可额外提供年均超14,000公里的续航补能;神经形态计算技术模拟人脑运作,将智能驾驶系统的能耗降低90%等。宝马将在今年内为多款中国在售新车接入DeepSeek功能。奥迪打造新一代智能座舱,包括尖端人机交互与互联功能。保时捷则在本届车展中宣布,其中国研发中心已完成战略性架构升级,此次整合实现了“本土研发、本土采购及本土质量控制”三位一体的重大升级。
自主豪华品牌加速向上
上海车展的聚光灯下,自主品牌集体冲击50万元以上市场的决心已清晰可见。问界M8、极氪9X、蔚来ET9、仰望U7、理想i8都在基于自身优势,加速圈地。
极氪9X在上海车展全球首发
本次上海车展,中国品牌豪华、超豪华车型悉数登场,它们搭载的自研智驾系统、高端底盘技术及尖端能源解决方案,共同刷新了中国新能源车的技术新高度,预示着豪华车市的竞争格局将在本次车展后加速改变。
从参数内卷到价值引领,从市场跟随到标准制定,上海车展的展台正在见证一个新时代的序章——中国豪华车正在用实打实的技术储备和用户思维,在传统豪华品牌的腹地树起新的标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