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本田销量低迷,换帅能否破局新能源挑战?

2025年,东风本田在中国车市的表现让人大跌眼镜:全国1-9月销量仅22.3万辆,同比下滑19.8%;河南作为其重大市场之一,9月销量更是惨淡,仅卖出了1825台,跌幅14.4%。在新能源浪潮席卷全球的大背景下,这家曾经风光无限的合资车企似乎正在经历一场深重的危机。一位“老兵”的回归似乎让人们看到了破局的可能性。东风本田真的有机会扭转乾坤吗?它的挑头行动能否为中国市场带来新风向?也许,我们应该先从一些更细致的问题开始剖析。

东风本田销量低迷,换帅能否破局新能源挑战?-有驾

在东风本田内部,原有的管理架构发生了震荡式调整。作为中国区实际掌权者,新任董事兼执行副总经理曹东杰的回归被寄予厚望。而另一位管理员物潘建新则转任党委书记,多年以来的运营策略权柄悄然转移。这场高层换血是否能让不断下滑的销量转危为安,引起了业界与消费者的诸多争议。

一方观点认为,曹东杰熟悉东风本田的体系结构,也掌握市场化调整能力。早前,他在东风猛士任职时通过巧妙定价策略一举扭转旗下车型的市场境遇,这种策略性思维被视为东风本田的希望。另一方则持反对态度,认为东风本田的低迷难以通过简单的人事调整解决,其根本问题在于企业策略与市场需求脱节。不少人担心,在中国汽车市场转型的大背景下,东风本田面临的不只是销量问题,还有生存危机。

东风本田销量低迷,换帅能否破局新能源挑战?-有驾

这一切的核心交织点在于:燃油车尚未彻底过气,但新能源车市已经成了兵家必争之地。在这样的格局下,曹东杰的作战计划究竟能否帮助东风本田突围?答案似乎还悬而未决。

从数据来中国车市已经不再是当年的“燃油车独大”时代。过去四年,新能源车的市场份额从6.3%增长到了48%,大有取代传统燃油车的趋势。而那些曾经占据市场半壁江山的合资车企的份额则从61.6%跌落到34.8%,本田在中国的销量更是从162.7万辆巅峰一直下滑到85.23万辆。这样的数字,不禁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寒意。

东风本田销量低迷,换帅能否破局新能源挑战?-有驾

但更让人追问的是:为什么东风本田的下滑如此严重?归根结底,问题出在了产品策略上。潘建新在任时推出了“稳油车、促混动、扩电车”的方案,本意是抓住燃油车的市场最后一波红利,同时试图提升混动车型的新生代吸引力。但终端表现却一塌糊涂。燃油车端,像昔日销量明星车型思域,月销量竟然跌到三四百辆,连以价格优势为卖点也难敌国产车型,比如比亚迪旗下的秦PLUS DM-i。而在新能源领域,东风本田的表现更为惨淡,“灵悉”品牌首款电动车灵悉L月均销量不足200辆,S7车型甚至降价6万也无法打动消费者。

这样的表现让不论是业内分析师还是普通消费者都摸不着头脑。有郑州的经销商更是直言:进店的客流确实不少,但多数消费者关注的是新能源车,东风本田却拿不出相对应的产品。反观国产新能源诸如比亚迪、长城、甚至特斯拉,早已成为无数人心目中的“香饽饽”。在这样的市场竞争下,靠“降价促销”吸引消费者短期进店,已无法拯救一家车企的未来发展。

东风本田销量低迷,换帅能否破局新能源挑战?-有驾

尽管东风本田期待通过换帅与改善策略止住颓势,但从实际市场反馈“溃败”似乎还在继续。河南市场的情况便是一个典型的缩影。作为一个销量支柱城市,河南本地9月的销量降幅虽然有所收窄,但和去年同期相比,降幅依然不容小觑。销量支柱车型CR-V在尝试以降价获取短期销量时也显露出了战略性问题——目前整个品牌的销量结构几乎由CR-V单一车型“扛大梁”,一旦CR-V销量波动,企业的运营将难以为继。

这种现象暴露了东风本田在长期运营中车型结构单一的老问题。消费者需求千变万化,但作为一家合资老牌车企,东风本田一直未能为中国市场提供更具吸引力的解决方案。经销商们也透露,部分河南消费者进店询问新能源车,但东风本田却没有拿得出手的产品。大量潜客因此流向了比亚迪、蔚来、甚至特斯拉,而东风本田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市场份额继续流失。

东风本田销量低迷,换帅能否破局新能源挑战?-有驾

看似车市逐步回暖,但这波回暖的红利却难以覆盖东风本田。2025年8月,传统燃油车销量同比增长13.5%,但东风本田却逆势下跌,且跌幅居高不下。再加上新能源领域的“颗粒无收”,这家车企的前景愈发令人唏嘘。

就在争议声不断中,曹东杰的首个动作终于出炉:围绕CR-V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这款承载了东风本田希望的明星车型价格下探至14.59万元,较老款直接便宜了近2万元,还增配了全景天窗和智能车机系统。这一看似大胆的策略,不仅试图拉拢消费者,更想传递信息:东风本田正在调整,为了市场愿意妥协。

东风本田销量低迷,换帅能否破局新能源挑战?-有驾

原本一片期待的行业观察却因为一个突如其来的问题陷入更大的讨论。这种“以价换量”的方式虽可能迅速拉高销量,但代价何在?更低的售价意味着更薄的利润,长久来企业如何在利润与市场之间获得平衡?再者,品牌矩阵的短板依然压在东风本田肩头,一旦CR-V销量遭遇波动,恐怕长期的市场份额会朝着更坏的方向滑落。

曹东杰展现出的战略野心也逐渐明晰。据悉,他已牵头成立了“中国新能源战略室”,旨在推动企业推出更符合本土需求的新能源车型。据知情人士透露,东风本田计划在2026年一季度推出采用800V平台的纯电“双子星”车型,还可能搭载先进的L3级别自动驾驶方案。表明态度很清楚:东风本田不再单纯依赖传统燃油车,要在新能源领域硬碰硬。但这些蓝图只是纸面上的规划,间接反映出东风本田依然受制于内部决策的不统一性,将如何快速落实,时间是唯一的答案。

东风本田销量低迷,换帅能否破局新能源挑战?-有驾

就在东风本田试图转型的过程中,一个意外障碍逐渐显露:企业内部的决策权争夺已经严重影响到产品策略的落地。此前,由日方主导的“成本定价”思维导致纯电车型S7直接被市场碾压,而曹东杰的理念更倾向于依据中国消费者需求作出本土化调整。这种调整需要打破多年的体系惯性,难度显然不小。

当竞争对手们纷纷通过与本土科技企业合作完成技术升级,比如广汽的铂智与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方案时,东风本田的布局却仍显得步履维艰。纵然有曹东杰的猛士科技成功经验加持,但与华为、宁德时代等科技巨头的深度合作还遥遥无期。

东风本田销量低迷,换帅能否破局新能源挑战?-有驾

企业在内部博弈之时,它的市场表现更加令人担忧。河南作为传统燃油车最后的“堡垒市场”,再次交出了伤人的成绩单,越来越多消费者转向国产新能源车。就像有消费者评价的一样:“东风本田现在卖的车,看起来不错,但开起来,也就那样。”消费偏好一旦形成,东风本田想要挽回劣势,实在并非易事。

种种迹象表明,东风本田正处在十字路口,或者说是背水一战。如果回到合资车企最初的光辉岁月,东风本田从质量到品牌都有足够的市场影响力。今天这一切都在新能源浪潮中变了。而曹东杰补位操盘能否力挽狂澜?从当前举措来降价是显而易见的,但这样的解决方式未免显得单薄。再大胆些问一句:要是全行业的合资车企都学东风本田降价,那国产车该怎么办?

东风本田销量低迷,换帅能否破局新能源挑战?-有驾

不知道诸位怎么看待东风本田的困局:为了吸引消费者而不断削减利润是否明智?换帅和转型真能拯救这个陷入挣扎的合资品牌吗?在机会与挑战并存的中国车市,国产新能源崛起已成定局,东风本田还有没有未来?你的答案是什么呢?你认为曹东杰能扭转局势吗?欢迎留言讨论!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