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油系统有哪几个:调节油,润滑油,保安油

汽轮机油系统有哪几个:调节油、润滑油、保安油

汽轮机油系统中的调节油、润滑油、保安油在系统中分工明确,以下从功能、工作原理、典型参数及常见问题等方面展开具体介绍:

汽轮机油系统有哪几个:调节油,润滑油,保安油-有驾

调节油(控制油)

核心功能

-驱动汽轮机调节系统的执行机构,如调速汽门、抽汽调节门等,通过控制阀门开度精准调节汽轮机转速、负荷,确保机组在不同工况下稳定运行(如电网频率波动时快速响应)。

工作原理

-由专用油泵(如高压油泵)从油箱抽油,经滤油器、冷油器后形成高压油(压力通常为1.4~4,MPa,具体因机组型号而异),通过伺服阀、油动机等部件将液压能转化为机械位移,推动阀门动作。

-例:当机组负荷增加导致转速下降时,调节油系统会自动开大调速汽门,增加进汽量以维持转速稳定。

典型特点

-高压特性:压力高、油质要求严格(需抗乳化、抗氧化),避免杂质堵塞伺服阀等精密部件。

-快速响应:系统需具备短延迟性,确保调节动作在毫秒级内完成,防止机组超速。

常见问题

-油质污染易导致伺服阀卡涩,引发调节滞后或阀门异常晃动,需定期过滤或更换滤芯。

润滑油

核心功能

-润滑与冷却:在轴承、轴颈等转动部件间形成油膜,减少摩擦损耗;同时带走摩擦产生的热量(如轴承温度可通过润滑油循环控制在60~80℃)。

-清洁与防腐:冲洗部件表面金属碎屑等杂质,并通过油箱过滤系统净化,防止部件锈蚀。

工作原理

-由主油泵或辅助油泵(如交流润滑油泵)提供动力,油经滤网、冷油器后以低压(0.08~0.15,MPa)输送至各轴承润滑点,形成油膜后回流至油箱循环使用。

-例:汽轮机主轴与支持轴承间的油膜厚度通常为0.05~0.1,mm,需靠润滑油流量(如大型机组可达数百升/分钟)维持稳定。

典型特点

-低压大流量:压力低但流量大,确保各润滑点充分供油,同时通过冷油器控制油温(入口油温一般35~45℃)。

-油质敏感性:需具备良好的抗泡沫性和黏温特性(温度变化时黏度波动小),避免油膜破裂。

常见问题

-油泵故障或油压低会导致轴承温度升高,甚至烧瓦;油中进水乳化后润滑性能下降,需及时脱水处理。

保安油(安全油)

核心功能

-作为汽轮机保护系统的“触发开关”,用于控制主汽门、调节汽门的紧急关闭。正常运行时维持压力,当机组出现超速、振动超标等异常时,保安油泄压,阀门在弹簧力作用下瞬间关闭(关闭时间<0.5秒),实现紧急停机,防止设备损坏。

工作原理

-保安油通常由调节油分支供给(压力与调节油相近,约1.4~2.5,MPa),通过保安电磁阀、危急遮断器等部件控制油路通断。

-例:当汽轮机转速超过额定值110%~112%时,危急遮断器飞锤飞出,撞击脱扣杠杆,使保安油泄压,主汽门迅速关闭切断进汽。

典型特点

-安全联锁性:压力直接关联机组保护逻辑,其建立与消失需严格符合安全规程(如启机时先建立保安油再开主汽门)。

-可靠性要求:系统需独立于调节油、润滑油,避免因其他油路故障影响保护功能。

常见问题

-保安油泄漏会导致误动作停机;电磁阀卡涩可能使保安油无法正常泄压,导致保护失灵,需定期进行联动试验。

三者的协同关系

-调节油负责“精准控制”,润滑油保障“设备运行”,保安油实现“安全保护”,三者通过油路设计(如保安油源自调节油,润滑油由主油泵从油箱抽取)形成互补,共同确保汽轮机安全、稳定运行。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