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充电“抢桩大战”,城市里真香,上高速却一夜没轮到

国庆高速服务区充电桩排到五十多号,有车主睡醒一觉还没轮到,国家电网通报全国超三分之一服务区充电桩满负荷运转,这一幕把城市里“真香”的新能源车瞬间拉回现实

如果你这两天上过高速,八成见过“叫号充电”

国庆充电“抢桩大战”,城市里真香,上高速却一夜没轮到-有驾

像餐馆排队那样,拿号、等广播、挪车

京哈高速凌海服务区在9月30日深夜叫到54号、55号,工作人员拿着喇叭一遍遍喊;

湖南一处服务区10月1日凌晨叫到49号

有车主苦等三小时才插上枪,插上那一刻像捡回一条命

北京、杭州、武汉、长沙、广深周边的服务区,从9月30日晚到10月1日凌晨普遍要等1到4小时

甘肃一些服务区也启动了叫号机制,说明这不是个别现象,是全线拥堵的共性问题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人太多、桩太少、分布不均、设备还不够给力

官方预测这次国庆自驾出行达18.7亿人次,占到出行总量的八成左右,新能源车约1400万辆涌上路,想想这个基数,哪里能不排

截至2025年8月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1734.8万个、换电站4946座,高速服务区的充电设施覆盖率接近100%,但桩只有6.6万个,占全国总量还不到1%

平日够用,假期立刻吃紧

城市里为什么大家都夸新能源真香,因为便宜、省心、限号不堵你

一公里电费一毛左右,每天通勤50公里以内,纯电、混动都很舒服,插混还能油电双修,绿牌在一些城市也比油车自由

但把车开上高速,优势就被扯开缝

油车加油几分钟,电车快充也要半小时,遇上排队就没谱,这个时间差在高峰被无限放大,情绪也被无限放大

更扎心的是,一些服务区桩老化,标120kW实际掉到60kW,快充变“慢慢充”

不同车型的400V、800V架构混在一起,400V车型占着800V超快充的枪,系统也不会“请”你挪走,资源就这么被白白耗掉

有朋友跟我吐槽,隔壁枪是多头分流

国庆充电“抢桩大战”,城市里真香,上高速却一夜没轮到-有驾

特斯拉Model 3P去第三方站时常被隔壁分走功率,干脆有人“人肉占桩”,站在旁边不让人插枪,这种自救挺丑但当时又很现实

而增程式车型的争议也来了,理想L7、问界M7这类因为电池不大、车重又不低

高峰时段一占桩就是一小时起,纯电车主不满的情绪就堆在风口上

你以为只有你在等,其实调度也在拼命救火

国家电网10月1日的数据显示,超三分之一服务区满负荷运转

同样在京港澳,郑州东服务区一天充了1500车次,旁边许昌服务区只有300车次,这种“冷热不均”的结构性拥堵,和桩的布局、品牌兼容、入口引导都有关系

湖南高速在30对重点服务区安排运维人员值守、发号码牌,还投放了19台移动充电设备;

湖北交投新能源干脆启动“全员下沉提枪充电”,动态设置SOC上限、提供充电导航服务,意思是让每辆车先充到够走、而不是充满

别说,缓解在发生

江苏试点“峰谷平”三档电价,鼓励夜里充电,多充一点是实打实的便宜;

特斯拉在一些超充站上了“线上取号+到站即充”,广东计划在2026年前在全省服务区推广这种模式;

国家电网也给了时间表,计划2026年前在全国高速服务区部署1000台移动充电机器人,顶峰时段像增援部队一样插上就干

放眼更大的盘子,深圳已经建成1057座超充站、48.7万个充电桩

充电站、充电枪数量全面超过加油站和加油枪,这在国内是个信号:补能的主战场会慢慢从“可用”走向“好用”

我还想起一个很科幻的消息,重庆礼嘉智慧公园建成了全球首条无线充电道路,车以60公里时速行驶能做到每小时11kW的动态补能

如果类似技术能铺到高速,出行高峰的补能方式可能真的会被改写

当然这还在试点阶段,离大规模落地还有路要走

国庆充电“抢桩大战”,城市里真香,上高速却一夜没轮到-有驾

有观点值得抄在笔记本上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杨中平说,我们已经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覆盖最广、类型最全的充电服务网络,这个判断我认同,量级摆在那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的陆旭东提醒,高速公路的服务设施要提升服务能力,收费站转型为综合能源站是未来的重要方向,这句话像给出了施工图

还有企业界的声音

领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周强提出用柔性直流互联设备去应对“潮汐现象”,把暂时闲置的能力灵活挪过去,这种电网层面的灵活性恐怕才是硬解

我们也别把锅都甩给系统

开电车上路,自己的应急能力得跟上

能错峰尽量错,夜里充电排队少还享谷电价;

出发前尽量满电,导航里筛选液冷超充的服务区,到了现场看队伍太长,就别死磕,国庆高速免费通行,先下高速,收费站三五公里外常常就有社会充电站,可能更省时间

高速行驶把车速控在90到100之间

动能回收开到最高,下坡松油门都是在“捡电”,续航能多出10%到15%

真电量告急,最低限速靠右开、打双闪、空调暂时关

把这段路当作一次“保电冲刺”,撑到下一桩再慢慢调节

现实也在给我们上课

江苏交通部门统计,这个国庆服务区充电桩日均使用时长达到12小时,是平时的4倍

不是每个服务区都“顶得住”这样的强度,很多桩平时闲、节日爆,这种“潮汐型”需求才是难点

从地区看,山东、江苏在做设备升级,把单枪从60kW提到80kW,速度提了35%;

国庆充电“抢桩大战”,城市里真香,上高速却一夜没轮到-有驾

上海试水移动充电机器人,这都是向前走的小步快跑,但“总量+效率+分布”的组合拳还得更猛烈

我们不是第一次经历“抢电”

2024年春节,高速服务区也排,很多车主被困在服务区,节后广东加快了建设,新增了两千多个超充桩,还上线了能实时更新桩位信息的导航工具

今年国庆的问题,应该也会倒逼一次系统性升级

看看国外

2024年美国劳动节,加州也排队,三小时是常态,还爆出争执

随后州政府宣布拨款10亿美元升级高速充电,计划在2026年前新增5000个超充桩

你看,解决路径很相似——用钱、用规划、用技术

说到底,城市里新能源的“真香”,和高速上“闹心”的同框,反而说明这条路没走错,只是还没走完

当下的体感是委屈的

但从1734.8万个充电设施的体量,到深圳的超充网络,再到移动机器人、峰谷电价、柔性互联,这些拼图正在填缝

我更关心的是“体验”的均衡,别让郑州东一天1500车次挤爆、旁边许昌却只忙到300

真正的调度与引导,不该只靠喇叭叫号,而要靠数据把车流疏散到对的桩上

也许我们离“到站即充、边跑边充”的那一天没那么远

但在那之前

每个车主做好充电计划、每个服务区做足应急预案、每个平台把信息透明起来

才是这几天最能救你的三件事

高速路上,能充上电,就是你的确定性

而确定性,才是长假里最珍贵的东西

信源资料
账号名称:新华网《1400万辆新能源车跑高速,充电桩够用吗?_》-2025年10月2日
账号名称:深港在线《太噩梦!高速抢电:睡醒一觉了还没轮到我 “四小时等待”,背后折射结构性矛盾!!》-2025年10月2日
账号名称:极目新闻《高速服务区国庆假期叫号充电,车主哀叹排到49号,平台:每车限充到80%》-2025年10月1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