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能回收别乱用,换电池花几万,这三招让电池少衰减20%

现在开电动车的朋友是越来越多了,大伙儿凑到一块儿,聊得最多的恐怕就是电池了。

这玩意儿可是电动车的心脏,金贵得很,换一下好几万块钱就没了,谁不心疼啊?

于是乎,各种关于怎么用电池、怎么充电的“小道消息”就满天飞。

动能回收别乱用,换电池花几万,这三招让电池少衰减20%-有驾

其中一个让很多人心里直犯嘀咕的问题就是:那个“动能回收”功能,特别是开到最强档的时候,一松电门车子就跟踩了脚刹车似的,这不就等于一直在给电池充电吗?

这么反反复复地充,会不会把电池给“折腾”坏了,让它提前下岗?

这个疑问相当普遍,毕竟在咱们的传统观念里,任何东西都经不起这么来回折腾。

今天,咱们就站着普通老百姓的视角,用大白话把这个事儿从里到外好好聊个透彻,看看这动能回收到底是省钱的宝贝,还是伤电池的祸害。

首先,咱们得把一个最关键的概念搞搞明白,那就是电池的寿命到底是怎么计算的。

很多人以为,充一次电就算一次,那动能回收走走停停一天充个上百次,电池寿命岂不是几天就用完了?

这个想法可就大错特错了。

电池厂商和科学家们衡量电池寿命,用的是一个叫“完整循环次数”的指标。

什么叫“完整循环”?

打个最简单的比方,就好比一个水桶,你把它从装满水的状态,用到一滴不剩,然后再重新给它加满,这个从“满”到“空”再到“满”的完整过程,才算一个循环。

你的手机电池也是一个道理,从100%用到自动关机,再充满到100%,这才消耗掉一个循环寿命。

而动能回收呢?

它每次回收的电量其实非常少,你松一下电门,可能也就给电池补回了1%甚至更少的电量。

这一天下来,东拼西凑的,把所有动能回收的电量加起来,可能连总电量的10%都不到。

这就像你一天里渴了就喝一小口水,而不是等渴得不行了再一口气灌下一大壶。

对于电池来说,这种零敲碎打的补电,连半个“完整循环”都凑不齐,所以担心它会快速消耗循环次数,那真是有点杞人忧天了。

接下来咱们再聊聊充电的方式。

动能回收别乱用,换电池花几万,这三招让电池少衰减20%-有驾

给电池充电,其实跟人吃饭一样,讲究个“温柔”。

你用那种超级快充桩,电流非常大,就像用高压水枪往一个气球里灌水,虽然速度快,但对气球的冲击肯定不小,时间长了容易出问题。

咱们家用的慢充桩呢,功率小一些,电流也温和,就像用家里的水龙头慢慢放水,对电池就友好得多。

那动能回收属于哪一种呢?

它虽然在松开电门的一瞬间,产生的功率可能不低,甚至比家充桩还高,但关键在于它的时间极其短暂,往往就是几秒钟,甚至一两秒的事。

这个过程更像是一个高手用手指在你身上轻轻点了一下,力道虽然集中,但一触即收,并不会造成什么“内伤”。

相比于充电桩持续几个小时的稳定“输出”,这种“蜻蜓点水”式的充电,对电池内部化学物质的扰动要小得多得多。

更何况,现在咱们国产车的电池管理系统(BMS)已经非常智能了,它就像一个时刻盯着电池的“私人医生”,会实时监测电池的温度、电压和健康状态。

一旦发现电池状态不适合充电,比如温度太高或者电量快满了,它就会自动降低甚至关闭动能回收的强度,根本不会让电池受到任何委屈。

说完了动能回收不伤电池,我们再来看看为什么它反而是个“养生大师”。

锂电池这个东西,其实有个“怪癖”,它最害怕的就是“过充”和“过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别总等电量耗光了再充,也别每次都非要充到100%满。

这种极限操作,会让电池内部的锂离子进行长途奔袭,每一次都会造成一些微小的、不可逆的损耗,日积月累下来,电池的容量就慢慢下降了。

而动能回收带来的,正是一种被科学家们证实对电池最有利的模式——“浅充浅放”。

它让电池总是在一个比较舒适的电量区间里,比如30%到80%之间,进行小范围的能量交换。

这就像一个懂得养生的人,从不暴饮暴食,而是坚持少食多餐,让自己的身体始终保持在一个不饥不饱的健康状态。

电池在这样的工作模式下,内部的活性物质能保持得更好,衰减速度自然也就慢下来了。

这不是凭空瞎说,是有真实数据佐证的。

动能回收别乱用,换电池花几万,这三招让电池少衰减20%-有驾

有专业机构做过长达20万公里的对比测试,一台车习惯使用动能回收,另一台则很少用。

结果显示,经常使用动能回收的车辆,其电池衰减率只有11.7%,而那台少用的,衰减率却达到了13.2%。

这1.5%的差距,看起来不大,但换算成实际续航里程,可能就是十几二十公里的差别,这在关键时刻可是能派上大用场的。

当然了,说动能回收好,不代表我们就要无脑地把它开到最强档。

想让它发挥最大功效,还得讲究点方法。

在市区里开车,路况复杂,走走停停,开个中等强度的回收就挺好。

这样既能有效回收能量,增加续航,又不会让车子一松电门就“点头”,影响乘坐的舒适感,开起来也更平顺。

如果是在那种很长的下坡路段,比如从山上开下来,或者下到商场的地下停车场,那可就是动能回收大显身手的时候了。

这时候果断把回收强度调到最高,你会发现基本不用怎么踩刹车,车速就能被很好地控制住,同时仪表盘上的续航里程可能还会不降反增,这白捡的电,不要白不要,还能大大减少刹车片的磨损,省下一笔保养费。

还有一点要注意,冬天气温低的时候,电池活性会降低,刚启动时动能回收的效果会打折扣。

可以先开一段路,或者开会儿暖风,等电池“热身”以后,回收效率就会恢复正常了。

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在两种特殊情况下,强动能回收确实需要我们谨慎使用,甚至关闭。

第一种情况,就是电池电量刚刚充满,在95%以上的时候。

这时候电池已经“吃饱了”,管理系统会自动限制动能回收,能量无处可去。

如果你还按照平时的习惯,提前松开电门想让车子减速,你会发现车子几乎没有减速效果,会继续往前滑行,这在需要刹车的时候是非常危险的。

所以,刚充满电出门的头几公里,一定要改变驾驶习惯,有意识地多用脚踩刹车来减速。

第二种情况,就是在下雨下雪天,路面湿滑的时候。

强动能回收的制动力是作用在驱动轮上的,在附着力很低的路面上,这种突然的制动力很容易导致车轮打滑,甚至车辆失控。

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为了那点回收的电量冒风险,绝对不值得。

这种天气下,最好是把动能回收调到最低,主要依靠我们自己的脚去控制刹车,这样更线性,也更安全。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