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一辆新车,对咱们普通家庭来说,绝对算得上是一件大喜事。
尤其是花三十多万,买一辆奔驰,那不光是为了代步,更是对生活品质的一种追求,图的就是一个安全、舒适和省心。
可要是这辆承载着家人希望和幸福的豪车,转眼就变成了随时可能在路上“撂挑子”的定时炸弹,那这份喜悦恐怕就要变成彻头彻尾的惊吓了。
最近,福建的张先生一家就摊上了这么一件让人揪心的事,他们新买的奔驰C260L,在高速上以接近120公里的时速飞驰时,毫无征兆地全车断电熄火,险些酿成大祸。
这件事一出来,很多人都在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世界顶级汽车品牌,怎么会出现这么低级又致命的故障?
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张先生为了让母亲出门方便,也是一片孝心,花了32万元在福建莆田的利星行4S店,买下了这辆奔驰C260L。
提车回家,一家人高高兴兴,觉得这钱花得值。
可谁能想到,这好心情连一个星期都没能保持住。
仅仅三天之后,新车的仪表盘上就亮起了一个让人不安的警报灯——电池故障。
新车刚落地就出毛病,搁谁心里都得咯噔一下。
张先生赶紧联系4S店,对方给出的解释听起来很“专业”:说是系统问题,只需要做个软件升级就能解决。
在如今这个什么都讲究智能化的时代,“软件升级”听起来就像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大家对这种说法也渐渐习惯了。
张先生一家当时可能也觉得,大品牌嘛,有点小小的软件兼容问题也正常,升级一下就好了。
然而,现实很快就证明,这根本不是一次简单的“软件升级”能解决的问题。
在接下来的四个月里,同样的电池故障警报,就像一个不请自来的讨厌亲戚,反反复复上门了五次。
每一次报警,张先生都得把车开回4S店检查,而4S店的处理方式也基本都是老一套,不是软件升级就是系统调试,始终没有一个能根治的办法。
更让人无法理解的是,负责对接的销售人员竟然还跟张先生说:“这个故障跟安全没关系,您放心,车可以正常开。” 这句话简直让人匪夷所思。
汽车的电力系统,尤其是关乎到动力输出的电池部分,是整辆车的中枢神经之一,它反复报警,怎么可能跟安全没关系?
这就好比飞行员告诉乘客,飞机的引擎有点小毛病,但不影响安全,可以正常起飞一样,谁听了能放心?
怕什么来什么。
就在不久前,张先生一家人开着这辆被销售人员认证为“可以正常开”的奔驰车,从杭州上高速回莆田。
当时路况不错,车速保持在将近120公里每小时。
就在这时,最恐怖的一幕发生了。
没有任何抖动,没有任何异响,没有任何预警,整辆车的仪表盘瞬间全黑,发动机熄火,车里所有的灯光和电子设备全部失灵。
一瞬间,这辆奔驰车就从一个精密的工业品,变成了一块在高速上失控滑行的铁疙瘩。
张先生事后回忆起来,声音里都透着后怕:“我们当时直接就瘫在快车道上了,方向盘变得死沉,刹车也踩不动了,眼看着后面就是一辆大货车,当时全家人的魂都快吓没了。”在那种千钧一发的时刻,真的是靠着驾驶经验和万幸,才把车子勉强滑行到了紧急停车带,避免了一场车毁人亡的惨剧。
经历了这场生死时速,张先生一家再也不敢相信4S店的任何说辞。
这辆车现在停在杭州的奔驰4S店里进行检修。
面对媒体的介入,莆田的4S店终于给出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案:他们承认是车辆的48伏电池有问题,提出可以免费更换新的电池,并赔偿车主因此产生的一些损失。
听起来似乎是找到了问题的根源,但张先生坚决不同意。
道理很简单,一个已经让你差点丢了性命的东西,你会因为对方说“这次修好了”就轻易再把它绑在身上吗?
信任一旦崩塌,就很难重建。
这已经不是换一个零件就能解决的问题了,而是这辆车在设计或制造上是否存在根本性的安全缺陷?
谁能百分之百保证,换了电池之后,不会再有其他部件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我们来深入了解一下这个所谓的“48伏电池”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说白了,它就是近几年很多汽车品牌为了节能减排搞出来的一个“轻度混合动力系统”。
传统的汽车用的是12伏的电瓶,主要负责点火和给车上的收音机、车灯这些供电。
而这个48伏系统更强大,它能辅助发动机,让车子启动更平顺,滑行的时候可以关闭发动机更省油,甚至在需要的时候还能提供一点额外的动力。
技术听起来很先进,出发点也是好的。
但问题在于,任何新技术在推广初期,都可能存在不稳定的风险。
在网上随便一搜就能发现,不光是奔驰,其他一些品牌的车型在用了这套48伏系统后,也出现过不少类似的问题,比如电池故障报警、行驶中失去动力等等。
它和整车的动力、转向、刹车系统都紧密相连,一旦它“罢工”,后果就是灾难性的,直接导致全车瘫痪,这和“跟安全没关系”的说法简直是天壤之别。
所以,4S店最初反复用“软件升级”来搪塞,无异于对车主的生命安全不负责任。
根据我们国家的《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汽车三包”,里面有明确的条款。
比如,因为严重的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