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军车亮相成都车展,星愿实力抢镜,亮点多到爆!

如今的汽车市场,尤其是新能源领域,用“神仙打架”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特别是在小型纯电动车这个赛道上,各大厂商你追我赶,价格战、配置战打得是热火朝天。

消费者们看花了眼,也渐渐产生了一种疑问:这些小车除了便宜、能跑,还能给我们带来什么真正不一样的东西吗?

冠军车亮相成都车展,星愿实力抢镜,亮点多到爆!-有驾

是不是为了控制成本,很多体验上的东西就必须妥协?

就在大家习以为常的时候,前不久在成都车展上亮相的吉利星愿,似乎给出了一个响亮的、不同的答案。

这款车一经亮相就吸引了大量的目光,很多人讨论它,不仅仅是因为它的设计,更是因为它身上那些通常不会出现在这个级别车型上的“硬核配置”,让人感觉吉利这次是下定决心要重新定义一下,一台精品小车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

我们先从一台电动车最根本的地方说起,那就是电池和驱动系统,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三电”。

这部分是电动车的核心,直接关系到我们日常用车的方方面面,比如能跑多远、充电快不快、在各种天气下表现稳不稳定。

很多同价位的小车,为了把价格做低,往往会在电池技术上做一些取舍。

但是吉利星愿一上来就拿出了十足的诚意,它全系都用了来自宁德时代的高密度电芯。

这个“高密度”是个什么概念呢?

我们可以通俗地理解为,在同样大小和重量的一块电池里,星愿能储存的电量更多。

冠军车亮相成都车展,星愿实力抢镜,亮点多到爆!-有驾

它的能量密度数据达到了每公斤185瓦时,这在行业里属于相当领先的水平了。

反映到实际用车上,就是它的续航里程非常扎实,官方公布的两个版本分别是310公里和410公里,这个续航水平对于绝大多数人的城市通勤、接送孩子、周末去郊区转转来说,是完全足够了,不会让人产生太大的里程焦虑。

光有好的电芯还不够,如何让电池在各种环境下都能发挥出最佳性能,是另一个大难题。

相信很多开过电动车的朋友都有体会,一到冬天,尤其是在北方,续航里程就打折扣,让人心里没底。

夏天开着空调,看着电量往下掉,也挺揪心。

这是因为电池的活性对温度非常敏感。

针对这个问题,星愿配备了一套在同级别车型里极为罕见的液冷式温控系统。

这套系统就像是给电池装上了一个精密的“空调”,天冷的时候能给电池加热,让它快速进入工作状态;天热的时候又能给它降温,防止过热影响性能和寿命。

根据官方的说法,从零下三十度的严寒地区到零上五十五度的酷热地带,这套系统都能保证电池组稳定工作。

冠军车亮相成都车展,星愿实力抢镜,亮点多到爆!-有驾

这意味着,无论你生活在中国的哪个城市,星愿的续航表现都会更加稳定可靠,不会因为季节变化而出现巨大的落差。

在充电方面,它的表现也相当亮眼,快充能力很强,只需要大约21分钟,就能把电量从30%补充到80%。

这个速度意味着,我们可能就是去服务区上个厕所、买瓶水的工夫,车子就已经补充了足够跑很长一段路的电量,极大地缓解了长途出行时的补能焦虑。

解决了核心的续航和充电问题,我们再来看看星愿在实用性上做了哪些创新。

对于小型车来说,空间永远是用户最关心的话题之一。

因为车身尺寸的限制,储物空间往往捉襟见肘,尤其是后备箱,放一两个大点的行李箱可能就满了。

而星愿的设计师们想出了一个非常巧妙的办法,他们在车头传统发动机的位置,设计出了一个容积达到70升的前备箱。

这在同级别的小车里几乎是看不到的。

70升有多大?

实际测试显示,一个标准的20英寸登机箱可以很轻松地放进去。

冠军车亮相成都车展,星愿实力抢镜,亮点多到爆!-有驾

这就大大拓展了车辆的储物能力,以后全家出门旅行,可以把登机箱放在前面,后备箱就能腾出来放更多的行李或者土特产,实用性大大增强。

车内的乘坐空间也经过了细致的优化,它的后排地板是完全平整的,这样一来,即便后排坐三个人,中间的乘客脚下也会非常舒展,不会有那种蜷缩着腿的憋屈感。

更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后排腿部空间数据达到了890毫米,这个数据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了一些更高级别的紧凑型轿车。

这说明吉利在设计这款小车时,是真正把后排乘客的舒适性放在了重要位置,而不是简单地把它当成一个只能应急的座位。

最后,我们来聊聊一台车的“行驶品质”,也就是开起来和坐起来的感受。

过去,人们对小车的印象就是“能开就行”,对于操控性、舒适性不会有太高的要求。

但星愿显然不想止步于此。

它采用了后置电机的驱动布局,这种布局能让车辆前后的重量分配达到非常均衡的50:50比例。

这样做的好处是,车子在转弯、变道时会感觉更稳定、更灵活,驾驶起来更有信心。

冠军车亮相成都车展,星愿实力抢镜,亮点多到爆!-有驾

再加上它仅有4.95米的转弯半径,在城市里那些拥挤的街道或者狭窄的停车场里,掉头、停车都会变得异常轻松,开起来非常灵动。

然而,最能体现吉利造车“厚道”之处的,还是它的底盘悬架。

在这个价位的车型中,后悬架普遍使用的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架,这种悬架在经过减速带或者不平整路面时,车身后部的颠簸感会比较明显,影响乘坐舒适性。

而星愿竟然全系标配了成本更高、结构更复杂的多连杆式独立后悬架。

独立悬架的优势在于,左右两个车轮在跳动时互不干涉,能够更好地吸收和过滤来自路面的振动。

根据实测数据,这套悬架能够过滤掉路面超过九成的颠簸,使得后排的跳动幅度被控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舒适性相比同级的扭力梁车型提升了大约40%。

这种在看不见的地方下功夫的做法,换来的是实实在在的乘坐品质提升,让坐在这台小车里的人,也能享受到一种越级的安稳和舒适。

总的来看,吉利星愿的出现,给小型纯电车市场带来了新的思考。

它不再是简单地用低价去吸引消费者,而是通过在电池技术、空间利用、驾乘品质等每一个核心环节上的扎实用料和创新设计,去满足用户对一台精品小车的所有期待。

从宁德时代的电芯到液冷温控,从创新的前备箱到越级的后独立悬架,这些配置的堆叠,背后反映的是中国汽车品牌对市场需求的深刻理解和强大的技术整合能力。

它证明了,即便是小车,也完全可以做到面面俱到,为用户提供一个高品质、全场景的出行解决方案。

这样的产品,无疑会给整个细分市场树立一个新的标杆,推动行业向着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