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没有注意到,最近街边的4S店好像换了一副新面孔?过去那些熟悉的燃油车品牌标志,正在悄然被一个个充满科技感的新能源Logo替代。这种变化不仅仅是门头的更迭,更是整个汽车行业正在经历的一场深刻变革。我身边一位经营多年4S店的朋友告诉我,他刚刚把旗下的奔驰门店转型为新能源品牌授权店,短短几个月,经营状况就实现了逆势上扬。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报告,2023年上半年,汽车经销商面临了不小的挑战。仅有25%的经销商完成了半年销量目标,超过半数的经销商处于亏损状态。这主要是由于汽车消费需求恢复缓慢,终端交易价格持续下探。然而,在这看似严峻的市场环境中,却有一抹亮色——豪华品牌和新能源车型展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近半豪华品牌经销商实现了盈利,新能源车型更是成为市场增量的主要来源。
我那位转型做新能源的朋友给我算了一笔账:以前卖一辆奔驰车,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和价格持续走低,平均每辆车要亏损近2万元。而现在代理新能源品牌,不仅单车利润可观,而且厂家直营模式大大降低了库存压力和资金占用成本。更令人惊喜的是,他的销售团队中有人月薪甚至能达到3万元,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这种转型并非个例。中升控股在2022年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增幅达到了69.4%,在深圳、青岛等城市建立了小鹏新车交付中心和商超店。永达汽车也与多个国内头部新能源品牌展开战略合作,2022年成功发展了36家新能源销售服务网点。这些行业领军企业的动向,清晰地指明了市场发展的方向。
从数据来看,2017年至2022年间,中国燃油车销量减少了约700万辆,而新能源汽车增加了447万辆。燃油车的市场占比从2017年的94%下降到2022年的72%。这种此消彼长的趋势在2023年进一步加速,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
为什么新能源车型能够实现这样的增长?首先是技术突破带来的产品力提升。新一代增混电池纯电续航已经超过400公里,支持快速充电,同时保留了加油的便利性,彻底解决了消费者的续航焦虑。插电混动车型在馈电状态下的油耗可以低至3L/100km,综合使用成本远低于传统燃油车。
其次是政策支持力度的持续。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将延续至2027年,而燃油车则面临碳排放税等限制措施。从长期使用成本来看,电动汽车5年使用成本比燃油车低6-7万元,经济性优势明显。
当然,燃油车在特定场景下仍有其优势。在北方极寒地区,电动车的续航衰减仍然比较明显;在充电基础设施不足的偏远地区,燃油车或混动车型可能仍是更优选择。但总体而言,新能源替代传统燃油车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
对于经销商来说,转型之路也充满机遇。长城哈弗计划在年底建立800家新能源经销商;吉利银河系列将采用直营和经销商并行的销售模式;奇瑞iCAR品牌正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体验服务中心。这些举措都为传统经销商转型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机会。
在这场行业变革中,消费者也成为受益者。新能源汽车不仅带来更低的使用成本,也提供了更智能的驾乘体验。直营模式的推广让价格更加透明,服务更加规范,彻底改变了传统4S店的销售模式。
展望未来,随着增混电池等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燃油车与电动车的界限将越来越模糊。汽车行业正在朝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方向快速发展。对于经销商而言,只有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拥抱变化,才能在这场行业变革中抓住机遇,实现新的发展。
正如汽车分析师王坤所说:“在这个汽车行业变革的时代,经销商也同车企一样经历转型。只有紧跟时代,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才能不被淘汰。”这句话不仅适用于经销商,也适用于整个汽车产业链的每一个参与者。让我们共同期待汽车行业更加美好的明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