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北苍茫大地上祁连山如同一条沉睡的巨龙。 5月22日我开着全新揽境冲进洪水河大峡谷两侧是百米高的垂直崖壁脚下是坑洼的碎石路。 刚下过雨陡坡上的泥浆让轮胎直打滑揽境的4Motion四驱瞬间把动力甩到抓地力强的轮子上车身稳稳攀上坡顶而就在前一天同行的某新势力增程车因电量耗尽在类似路况中动力衰减得像个气喘的老人。 ”
西北自驾没电的增程车成了“拖油瓶”
这次横贯祁连山的车队从西宁开到嘉峪关沿途经过雪山、峡谷和非铺装土路。 最现实的问题是:整趟行程除了嘉峪关酒店几乎找不到充电桩。 增程车满电时动力充沛可一旦电量耗尽油耗飙到10L/100km以上加速也变得绵软无力。 而全新揽境的2.0T高功率发动机全程输出200kW高原超车时深踩油门推背感随叫随到。
加油5分钟 vs 充电半小时
在海拔4000米的达坂山垭口寒风卷着雪粒砸向车窗。 揽境的涡轮增压毫无高原衰减加油3分钟满血复活。 同行电动车主正裹着羽绒服在低温中苦等充电零下环境让电池续航缩水近半快充功率还打了对折。 一位车主吐槽:“规划充电路线比爬山还费神! ”
第五代EA888:8个油的“大胃王”
对于车长超5.1米、体重近2吨的大家伙揽境实测综合油耗仅8L/100km。 秘诀在于新发动机的ACT可变气缸技术:高速巡航时自动关闭两个缸配合74L超大油箱续航轻松突破900公里。 从肃南县到嘉峪关的382公里戈壁路段车队甚至没进加油站。
碎石路上德系底盘教做人
穿越洪水河峡谷时连续炮弹坑让乘客紧抓扶手。 揽境前麦弗逊+后多连杆悬架把颠簸过滤得七七八八61个声学包零件和双层玻璃隔绝了车外风声。 反观某国产增程SUV电池包压得底盘下沉过沟坎时“哐当”的金属撞击声听得人心惊。
三排座秒变“大床房”
当车队遭遇暴雪被困山口揽境车主放倒座椅形成2米进深纯平空间三口之家裹着睡袋躺平过夜。 而某新势力六座车因电池布局第二排地台凸起8公分乘客只能蜷缩着凑合。 “省下千元房费”的揽境车主在零下气温开着发动机暖风睡到天亮电车车主却因怕耗光电量不敢开空调。
智能配置? 油车这次没输
盘山公路上揽境的IQ.Pilot自动过急弯时方向盘修正得比老司机还细腻。 语音助手能听懂“打开天窗并导航到最近加油站”的指令哈曼卡顿音响放起藏区民谣时冰川融水正从窗外流过。 这些体验打破了“油车不智能”的偏见。
V6老司机的暴言
开2.5T V6版本的老车主在悬壁长城下直言:“增程车就像带充电宝的手机插着线才能高性能。 而我的揽境爬45度坡时500N·m扭矩全数爆发变速箱连降三挡的轰鸣声比电动车模拟声浪热血十倍! ”
加油站的“降维打击”
归程前统计显示:全程1863公里增程车平均补能耗时47分钟/次最长充电等待2.5小时;揽境车主每次加油不超过5分钟。 经过玉门无人区时唯一的中石油加油站前排起电动车长队他们得等唯一快充桩空出来而油车已加满油冲向夕阳。
(最终行程油耗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