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那一下,泰州把徐州踢得愣神,现场一阵轰鸣,估计有球迷差点把爆米花撒地上。谁要说“低开高走”是吹牛,现场那半场高压就像电钻,徐州后卫站着都心虚。只不过泰州还是那个熟悉的味道,主力榨干,轮换没戏,体能撑到下半场,球员表情就是“兄弟,快递到家门口了你能替我签收吗”的无奈。教练组仿佛在和命运对赌,明知道这摊子人不够,愣是敢一条路走到黑。
赛季初那会儿我是真替泰州捏把汗。南通、盐城轮番上阵,泰州像刚下厨房的新手,一锅炒糊了,连带着扬州那场最该进账的分也掉地上了。场边球迷一边看一边碎碎念,仿佛自家孩子丢了钥匙。那几场的数据不忍直视,控球像是在借别人的,射门全靠蒙,防线一抖就漏风。你以为他们要一直低迷?泰州偏不服气,硬是从泥里抠出两场胜利,镇江、宿迁各领一记闷棍,这才把自己从“陪跑”拉回到应有的位置。
其实泰州这批年轻人,身上带着点“野生”的气质。首发阵容一字排开,脚下生风,冲劲足得像刚拆封的电池,不怕摔不怕疼。那场赢徐州的上半场,传控、抢断、推进,数据全线飘红。可到了下半场,体能掉队,节奏一乱,现场气氛都跟着拉低半格。这样单边拉扯的比赛,跟老戏骨徐州比,泰州还差点火候。首发争冠级,替补“半成品”,这味儿你懂的。
轮换问题怎么破,泰州一时半会儿真没招。高位逼抢是好看,拼命三郎式打法,球迷看着带劲,球员喘得心慌。细看他们的赛程,连云港、淮安、常州不算硬骨头,但谁敢说稳?上赛季青岛海牛不也被现实教育了?国内赛场翻车的故事,一年到头都能编成段子。心理抗压这档子事,泰州球员有时候还真顶不住。比分落后,动作变形,脸上写满“我是谁我在哪”。这不是单纯训练能解决的,得靠多吃亏多吃苦。
说球迷,泰州这地界的观众挺接地气。输了球骂两句,赢了球请客,谁也不玻璃心。城市资源有限,球员大多本地娃,拼得是团结和倔劲。和那些大城市的豪门队不一样,泰州的孩子们更像街头小子,没人指望你做天才,但谁都盼着你别认怂。那种“跌倒了拍拍屁股继续跑”的场面,随时都能看到。想起多年前看过的辽足,一样的草根气质,一样的不服输,区别是辽足后来没熬住,泰州现在刚好到了拐点。
再说一句,泰州的打法绝不是一成不变。前半赛季,教练组还在玩命高压,后面几场开始收着踢。节奏一收,效果立竿见影。最近两场,传球成功率和防守对抗明显提升。要是再有点板凳深度,真能给江苏本地足坛搅个天翻地覆。这点上,泰州和当年舜天冲超时的气场有点像,都是靠死磕和团结,没太多花里胡哨。
轮到大家关心的“前八”问题,说实话,纸面上泰州有戏,真刀实枪还得看现场。剩下的对手实力一般,但足球这东西,谁敢拍胸脯?轮换不补,心理不稳,泰州随时可能翻车。去年大连人、今年海牛,哪个不是教科书级别的翻车案例?所以别把话说死,咱就看泰州自己能不能把这口气顶下去。
借这个事儿多说一句,其实中国足球这几年,心理崩盘的队伍太多了。申花当年阵容看着吓人,关键时刻全队能给你表演集体断电。泰州要想进前八,光靠拼命还不够,心理过得去才行。教练组要真有本事,不如多琢磨琢磨怎么让孩子们顶住压力,别只会高喊口号。
有意思的是,每次泰州比赛现场,总能看到那些穿着球衣的小孩,跟着大人一起喊加油。你说这城市的足球氛围浓不浓?我看比很多大城市都实在。别家豪门忙着签大牌,泰州还在自家菜市场淘人才。说句玩笑话,他们的青训营估计就是街头五人制,踢得起劲就算人才。可不就是这样,才能蹦出点不按套路出牌的狠角色。
说回比赛,泰州这波“低开高走”里,藏着点中国足球的影子。跌跌撞撞、磕磕绊绊,最后还是得靠自己。你要说他们能不能进前八?纸面上八九不离十,实际还得看能不能把主力和替补揉成一股劲。要是真进去了,估计现场球迷能嗨到天亮。要是又掉链子,大家还是那句话:下场再来。
现在留言区估计已经开始吵了。你觉得泰州还会不会继续爆冷?是不是又要给人惊喜一击?还是说,前八只是个美好愿望?反正足球没有剧本,明天会发生啥,谁知道呢。等着吧,下场球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