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高速G2服务区,月跑8000公里的网约车老板指着伊兰特说:这车有个地方,合资品牌4S店从来不会主动跟你提
加满一箱油,从北京跑到南京,表显续航还剩120公里。
我第一次见到这个数据的时候,还以为油表坏了。旁边加油站的师傅探过头来看了一眼:“现代的?这油耗可以啊。” 他接着补了句:“不过你这开法,是真省。”
开法倒是普通开法,定速巡航110,没急加速也没地板油。关键在于这台1.5L发动机用的那套气门技术,名字记不太清了,好像叫什么CVVD。简单说就是气门开合的时间能根据工况自己调,该省油的时候真省,该给力的时候也不会肉得踩不动。
去年在广州那边试驾过一次,当时对这车没啥感觉。销售说得天花乱坠,什么平台技术、智能配置,听着都挺虚的。真正让我改观的是今年春节,一朋友买了台开回老家,我蹭着开了趟长途。
高速上那个静音水平,是真没想到。车窗关严实,开到100码,副驾的人正常说话完全没问题,不用提高音量那种。后来专门问了下,说是前挡风玻璃比普通车厚一圈,车里塞了一堆吸音棉。这种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体验差别挺明显,跑长途不会那么累。
底盘质感这块,我开过卡罗拉和雷凌,也开过轩逸。伊兰特给我的感觉介于日系的软和德系的硬之间,过坑洼路面不会咣当咣当,但也不是那种软绵绵没支撑的感觉。跑国道的时候遇到连续弯道,车身侧倾不算大,方向盘指向也还算清晰。这个价位能做到这样,算是用心了。
内饰设计没啥好说的,双联屏该有的都有,语音识别能听懂人话就行。倒是有几个小细节,比如后排座椅冬天能加热,比如中控台那些常用按键都是实体的,调空调不用盯着屏幕点来点去。这些东西平时可能感觉不出来,但用久了会觉得顺手。
动力够不够用,这个得看你怎么开。市区代步完全没问题,红绿灯起步也不会被后面按喇叭。要说暴力超车那肯定不行,毕竟排量摆在那儿。1.5L自吸的调性就是这样,平顺省油为主,激情驾驶不是它的强项。
油耗这个事儿,我专门记录过一段时间。市区工况大概5.5个油,高速能到4.7左右,综合下来5个出头。这个数据在同级别合资车里算是不错的,养车成本能省一些。当然了,每个人开车习惯不一样,你要是天天地板油,那油耗肯定上去。
空间表现中规中矩吧,后排坐三个成年人不算挤,腿部空间够伸展。后备厢装东西还行,放四个登机箱没问题。有次帮朋友搬家,把后排座椅放倒,塞了一堆杂物,空间利用率还可以。
价格这块不太好说,各地优惠幅度不一样。我那朋友当时落地好像10万出头,具体多少记不清了。有些店会送保养或者延保,这些东西算下来也值几千块钱。如果预算卡在这个区间,倒是可以去店里看看实车,试驾感受一下。
开了这么久,最大的感受就是这车没啥明显短板。你要说它哪里特别突出,好像也没有,就是各方面都做到了该有的水平。对于大部分买家用车的人来说,可能就需要这种均衡感——不用样样第一,但也别在关键地方拉胯。
最后说一句,车这东西还是得自己去体验。我说再多也是我的感受,你开车习惯和我不一样,在意的点也不同。抽个时间去试驾跑一圈,看看合不合胃口。反正试驾又不花钱,多看多试总没坏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