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投保为什么难,症结何在

新能源车投保为什么难,症结何在-有驾

在汽车产业向新能源加速转型的当下,新能源车的普及度与日俱增。然而,与之配套的保险服务却问题频出,投保难成为众多车主的心头之痛。

首当其冲的便是高昂的保费。中国银保信发布报告显示,新能源汽车平均保费比燃油车高出约21% 。以一辆价值20万元的新能源汽车为例,年保费可能比同价位燃油车多支出两三千元。这一差距背后,是新能源车较高的出险率与赔付率。

新能源车投保为什么难,症结何在-有驾

一方面,新能源车年轻车主居多,驾驶风格相对激进,且营运车辆占比高,使得事故发生率上升;另一方面,新能源车扭矩大、加速快,智能驾驶等新功能也需车主适应,进一步增加了出险风险。

除了高保费,拒保现象也屡见不鲜。江苏淮安的钱女士就遭遇了烦心事,她驾驶新能源车小心翼翼,一年未出险,续保时却被保险公司以“高风险”为由拒保。此后,多家保险公司均以“未通过系统审核”拒绝承保,让她陷入困境。张先生也有类似经历,只因行车里程数过高被系统判定有开网约车风险,保费大幅上涨且遭多家保险公司拉黑拒保。据调查,被拒保的新能源车主不在少数,原因包括车辆被系统判定风险过高、出险率高、车型品牌被划为“管控车型”等。

保险公司拒保的背后,是经营压力的现实考量。数据显示,新能源车险平均赔付率接近85%,综合成本率超过120%,承保亏损严重。新能源车维修成本居高不下,是导致这一局面的关键因素。其一,新能源车电池、电机和电控在整车成本中占比高,如电池系统碰撞后常需整体更换,大大增加维修费用;其二,新能源车多采用一体化压铸车身,修复难度大;其三,新能源车雷达、摄像头等精密电子仪器多,事故时易批量损坏。此外,新能源汽车目前仍未形成有效且低成本的维修体系,送修成本较高,保险公司在与主机厂、电池厂商议价时话语权不足。

在定价方面,新能源车也面临尴尬。目前新能源车投保按国家补贴前的车价计算,并非车主实际购买价格,这无疑推高了保费。

新能源车投保为什么难,症结何在-有驾

而且,保险公司条款和税率调整存在滞后性,难以跟上新能源汽车技术迭代和市场需求变化的步伐。同时,由于新能源汽车发展时间相对较短,事故数据积累不足,风险识别、精算定价、事故定损等机制尚不完善,保险产品设计和定价模型难以准确反映其风险特征。

面对新能源车投保难题,亟待多方合力求解。保险公司应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精准评估风险,实现差异化定价,避免“一刀切”。监管部门需加强监管,规范保险公司拒保行为,建立健全投诉举报渠道,保障消费者权益。汽车厂商也应优化车辆设计,降低维修难度和成本。如此,才能让新能源车保险回归合理,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