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说这政策的背景。现在都在讲环保和产业升级,想着减少污染,推动新能源车发展。可现行法律规定燃油车是跑到 60 万公里才报废,现在突然说要搞强制报废,五年期限一到就不让跑了,这合理吗?好多车主都犯嘀咕,这不是动了的私有财产嘛。你想啊,一辆 20 万的燃油车,开五年残值能损失超 10 万,搁谁心里不心疼?欧洲那边就聪明多了,人家搞渐进式转型,比如挪威,一步一步来,给大家适应的时间。中国这么多燃油车,一下子强制报废,显然不太现实。
再看看新能源车,虽说现在政策支持力度大,但它的短板可不少。就说充电吧,都知道加油方便,满大街都是加油站,可充电桩呢?2025 年虽说有 1374.9 万台充电桩了,但跟加油站比还是差远了。北京有位车主就跟我吐槽过,早高峰的时候抢充电桩比春运抢票还难,排队两小时是常事,这要是着急出门,简直能把人急疯。而且新能源车的技术也有硬伤,冬天续航衰减 30%,像有些车型,冬天本来续航就没多少,再一衰减,出门都得算着电量。电池衰减也厉害,三年后续航保留率平均就 70%,相当于三年后续航直接打七折。还有成本,维修成本比燃油车高 20%-30%,保值率也低,三年后残值就 40%,燃油车还能到 55% 呢。你说,要是你,你愿意换新能源车吗?
还有退役电池处理的问题,也让人头疼。2025 年退役电池规模能达 104 万吨,这电池要是处理不好,重金属污染可不得了。但反过来想,锂资源回收价值也挺高的。现在梯次利用做得不太好,储能领域应用占比不足 15%,不过再生利用技术有突破,镍钴锰回收率能达 99.6%。四川那边搞了个试点,建了区域中心,覆盖回收、检测、再利用全链条,还实践了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这倒是个好经验,要是能推广开来,说不定能解决不少问题。
那该怎么破局呢?政策上可以搞差异化淘汰,按排放分级管理,再弄点以旧换新的补贴,让车主们能得到点实惠。技术上也有好消息,宁德时代的半固态电池 2025 年底就能投产了,以后充电可能更快,续航也更耐用。还有智能充电网络,V2G 技术应用前景也不错,说不定以后充电能更方便。市场机制方面,电池银行模式和二手新能源车认证体系要是能建立起来,新能源车的使用成本和保值率问题也能缓解不少。
说白了,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各有优缺点,不能一刀切地强制报废燃油车。得让燃油车减排升级和新能源车技术迭代并行,建立个动态评估机制,每两年修订一下产业政策,这样才能找到平衡。作为普通车主,现在也别慌,先把这几笔账算清楚,看看自己到底适合哪种车。要是你,你是支持慢慢淘汰燃油车,还是觉得应该大力发展新能源车呢?来,评论区聊聊,说说你的想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