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万的国产车,两个月干掉1万台订单,这事儿要说没点奇幻色彩,我都怀疑自己是不是还醒着。
8月4号,朋友圈、微博、各种群都在刷“余承东掀桌子”那一幕,像极了足球场上最后补时绝杀,所有人都不敢喘气。
劳斯莱斯、宾利一年的销量,还没尊界S800俩月卖得多。
你说这叫不叫“国产反杀”?
反正在我这,已经不是什么段子,而是真刀真枪地写进了车圈的历史。
发布会那天其实闹得挺有意思,前排大佬们盯着价格表,眉毛飞到天灵盖。
70.8万起,顶配破百万,有人嘴角一歪,“国产,玩真的?”
两天后,订单蹭蹭涨,朋友圈都在打听,“这车到底啥来头?”
看着数据往上涨,我突然有点同情那些嘲笑国产的老炮儿——这脸打得,比冬天的西北风还脆。
其实买单的那波用户,真不是你以为的“情怀党”。
70%冲的都是顶配,101.8万,眼都不眨。
你说是信仰?
信仰能让人掏腰包这么果断?
还不是被技术给卷服了。
800V雪鸮增程、三电机、120码爆胎照样走直线,L3级ADS4.0,激光雷达比造车新势力的全车加起来还贵。
别说迈巴赫的“老板座”,尊界的星空顶和零重力座椅,坐上去直接怀疑人生。
你要还觉得这只是噱头,那建议你先去体验一把。
说江淮把合肥工厂推倒重来的那段,怎么说呢?
真是拼命三郎。
四大车间全换成德国4.0标准,一条线能玩纯电也能玩增程,60秒一台新车下线,良率能到96%。
这操作,老厂房的砖头都得瑟瑟发抖。
华为那边也不含糊,终端BG工程师直接搬家到江淮,黑河到吐鲁番,三百万公里测试,把紧急避障拉到80码。
余承东那句“今天不颠覆,明天就被颠覆”,要搁在剧里是煽情台词,现实里是拍桌子的狠话。
其实车圈里的反应和球场上的“倒钩”进球差不多,先是一阵死寂,然后炸锅。
有人说营销玩得溜,有人翻旧账质疑能不能长久。
还有人捏着鼻子说,国产豪华是不是下一波泡沫?
你说谁对谁错?
我看都挺有意思。
刚好,问界M9第二年保险费才5000,雅阁都没这么便宜。
保险公司都快哭了,事故率低得离谱,算法和数据把油车豪华品牌打得没脾气。
尊界直接把这套玩法搬到百万市场,车主笑开花,保险公司直摇头。
我最关心的,其实是那些老板们。
家里一排S级7系A8,买尊界不是为了装逼,是为了尝鲜和省时间。
身份标签成了科技标配,连奔驰最大经销商都把北上广深的黄金门店换成鸿蒙智行旗舰店。
卖一台尊界顶两台S级的利润,经销商精明得比谁都快。
你说这波到底是技术革命还是市场嗅觉?
反正利润先赚了再说。
朋友圈里,经常有人问我,国产豪车真有戏吗?
说实话,这事跟当年姚明进NBA那会儿有点像,谁都不信中国人能在顶级赛场扎根。
可一晃十几年,姚明成了传奇。
尊界S800是不是下一个“姚明”?
现在下定论太早,但至少给了中国制造一张新名片。
不信你去看,有多少人还在拿车标炫耀,又有多少人在朋友圈晒自己“科技玩家”的身份。
说到“国货崛起”,社交媒体上的争论从没消停过。
有人酸,华为就会玩“科技勋章”;有人怼,国产豪华再卷,迟早玩成一地鸡毛。
我倒觉得,像极了楼下奶茶店刚开业,排队打卡的全是想尝鲜的。
喝多了还留不留人,那就得看真本事了。
圈层认同不是一夜建起来的,特斯拉刚进中国那阵也是神坛,现在还不是天天跟比亚迪掰手腕。
合肥那场仪式感动了不少人,七年亏损换来这一把梭哈。
中国制造终于站到了“高端俱乐部”的门口。
你说逆袭能不能持续?
我真不好说。
豪门、技术、市场、情怀,搅在一起,像一锅麻辣烫,谁都想多捞点料。
有时候我在想,这场大戏最后会变成什么样?
也许明年,榜单上就不见了劳斯莱斯的影子,也可能国产又被资本收割了一波热情。
写到这,得问问你们了。
要是百万豪车不只是身份象征,而是科技玩家的新宠,你愿意为国产买单吗?
还是说,你更关心谁能把保险公司逼疯,或者哪家经销商能率先换招牌?
留言区见,今天不掀桌子,明天就只能围观别人掀桌子——你说,这届国产到底能卷多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