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省下3000块保费的老司机,一场暴雨后赔了8万修车费
最近朋友圈里不少老司机都在炫耀自己的“省钱秘籍”车险只买交强险和三者险,一年保费不到2000块。 这个数字诱人,比全险省了将近一半的钱。
上个月广州暴雨,一位开了15年车的老师傅就栽在这上面了。 他的雅阁被水泡了发动机,维修费报价8万,保险公司一分不赔。 他没买车损险,只能自己掏腰包。
交强险的赔偿额度低得吓人。 撞伤人最多赔18万,现在医院里住一个月可能都不够。 要是撞了豪车,交强险那2000块财产损失赔偿,连个后视镜都换不起。
三者险倒是能补充交强险的不足,只赔别人不赔自己。 自己的车撞坏了、被偷了、被树砸了,保险公司都不会管。 去年郑州大水泡了那么多车,没买车损险的车主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车变成废铁。
老司机们总觉得自己技术好不会出事。 可路上新手那么多,你不撞别人,别人可能撞你。 一旦出事,修车费动辄上万,这些钱都得自己出。
车龄超过6年的老车,可以考虑不买车损险。 三者险一定要买够,现在路上豪车多,建议至少200万保额。 一线城市最好买到300万,多花两三百块钱,能避免倾家荡产的风险。
新手司机和新车千万别学老司机只买基础险。 第一年出险率最高,修车成本也高。 全险虽然贵,能省去很多后顾之忧。
保费上涨让很多人想省钱,省钱要有分寸。 车险中最不该省的就是三者险保额。 多花几百块把保额从100万提高到300万,关键时刻能救一个家庭。
不同地区车险选择也有讲究。 大城市交通复杂,事故率高,建议买全险。 小城市交通压力小,可以考虑基础险种组合。
车险不是越省钱越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定。 开车频率高的上班族,每天通勤几十公里,出险概率大,保障要齐全。 偶尔开车的可以选择基础保障。
保险公司推出的各种附加险也不是都要买。 比如划痕险对老车就没必要,玻璃险对地下停车场停车的车主也不太需要。 涉水险对南方多雨地区的车主就很有必要。
车险保费和出险记录挂钩。 连续三年不出险,保费能打六折。 相反,一年出险两次,保费就可能上涨25%。 保持良好的驾驶习惯,才是真正的省钱之道。
保险销售通常会推荐全险,佣金高。 车主自己要会算账,根据车价、车龄、驾驶习惯来选择合适的险种。 10万以下的车龄高的车,可以考虑不买车损险。
二手车过户后保费上涨是普遍现象。 很多车主为了省钱只买交强险,这是非常危险的做法。 至少应该配齐三者险,这是对他人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车险理赔数据表明,车损险使用频率最高的是新手司机和车龄1-3年的车辆。 5年以上的老车出险率下降,这也是老司机敢不买车损险的原因之一。
雨季来临前,车主应该检查自己的保险是否包含涉水险。 发动机进水维修费用极高,没有保险保障的话,可能意味着要承担数万元的损失。
车上人员责任险往往被忽视。 其实这个险种保费不高,能保障司机和乘客的安全。 是经常带家人朋友出行的车主,这个保障很有必要。
保险费改后,保费定价更加个性化。 出险少的车主能享受更大优惠。 这也促使更多驾驶技术好的车主选择基础险种,降低保险支出。
保险公司数据显示,只购买交强险和三者险的车主群体中,老司机占比超过60%。 他们平均驾龄在8年以上,近三年无出险记录。
车险的选择反映了一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 愿意承担自车损失风险的车主,可以把省下的保费用于其他投资。 对风险承受能力弱的车主来说,全险是更稳妥的选择。
修车成本逐年上涨,零部件价格和工时费都在增加。 这意味着自费修车的负担越来越重。 车主在决定不购买车损险前,应该了解常见维修项目的价格。
二手车价值评估对车险选择很重要。 车辆现值低于10万元时,车损险的性价比开始下降。 低于5万元时,可以考虑不购买车损险。
保费支付方式也影响车主的选择。 一次性付清全年保费压力大,分期付款虽然有利息,能缓解资金压力。 不少车主预算问题选择减少险种。
车险条款中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 比如三者险不赔司机和车上人员,车损险不赔自然磨损。 车主购买前要仔细阅读条款,避免理赔时产生纠纷。
不同保险公司的价格和服务差异很大。 买车险不能只看价格,还要看理赔速度和服务质量。 大型保险公司网点多,理赔快,价格可能稍高。
车险续保时保险公司会给出优惠方案。 老客户通常能享受额外折扣,这是留住客户的一种方式。 车主可以借此机会优化自己的保险组合。
年龄和驾龄对保费有直接影响。 25岁以下年轻司机保费最高,25-55岁司机保费逐渐降低,55岁以上又会小幅上涨。 驾龄越长,保费优惠越多。
车险中的不计免赔条款很重要。 购买不计免赔险后,保险公司会承担全部理赔金额。 否则车主需要自己承担一定比例的修车费用。
车险理赔记录会共享给所有保险公司。 一次理赔可能影响未来三年的保费。 小额损失自费处理可能更划算,这需要车主权衡利弊。
节假日出行前应该检查保险是否齐全。 长途驾驶风险增加,充足的保障能让人更安心。 是自驾游时,陌生的路况增加了事故概率。
车险购买时间也有讲究。 提前续保通常有优惠,拖到最后一刻可能错过优惠期。 也不要提前太久,避免保险周期过长影响下一年优惠。
电动汽车保险和燃油车有所不同。 三电系统的维修成本高,车损险对电动车更重要。 电池损坏的维修费用可能高达数万元。
停车环境对保险选择有影响。 有固定地下车位的车主可以考虑不买盗抢险。 停在路边的车最好购买全险,包括盗抢险和划痕险。
车险理赔流程需要了解。 出险后要及时报案,保留现场证据。 小的刮蹭事故可以通过快速理赔处理,节省时间和精力。
保险销售的话术要有辨别能力。 “全险最省心”不一定适合每个人。 车主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保险组合。
车险保费计算很复杂,考虑因素包括车型、车价、车主年龄、驾驶记录等。 同样的车,不同人开保费可能差一倍。
车险中的指定驾驶员条款能降低保费。 非指定驾驶员开车出险时,理赔金额会打折扣。 家庭多成员用车的车主不适合这个条款。
车险改革后,交强险保额提高到了18万。 这个数字在大城市仍然不够用。 重大事故的赔偿金额往往超过百万,三者险必不可少。
车险投诉数据表明,理赔纠纷多集中在车损险和三者险。 车主对保障范围理解不清,导致理赔时产生争议。 购买前咨询清楚很重要。
车险中的代位追偿权很有用。 对方全责不赔钱时,自己的保险公司可以先赔付,然后向对方追偿。 这个条款保障了车主的权益。
车险购买渠道越来越多。 除了传统保险公司,互联网平台价格更透明。 要注意辨别平台可靠性,避免买到假保险。
车险保单要及时更新。 车辆过户、改装、使用性质变化都要通知保险公司。 否则出险时可能被拒赔。
车险中的免赔额条款需要关注。 选择较高的免赔额可以降低保费,小事故就要自费处理。 这个要根据个人经济状况决定。
车险折扣活动时常有。 安全驾驶奖励、无理赔优惠等都能省钱。 车主可以关注保险公司的促销信息。
车险不是万能的。 故意事故、酒驾、无证驾驶等情况保险公司都不赔。 安全驾驶才是最好的保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