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克09对比揽巡:2.0T全时四驱,空间更大,家用燃油SUV新选择
前阵子和朋友在小区门口碰头,他正愁着换车的事。新能源是潮流没错,可他家里人口多,还喜欢自驾去郊外露营、偶尔进山钓鱼,对续航和通过性要求高。他说:“电车充电不方便,还是想买台靠谱的大SUV。”聊着聊着,我们把目光锁定到了领克09身上。
其实关注燃油中大型SUV的人不少,我自己也是从小排量轿车一路开到七座SUV的。身边同事有一位去年入手了领克09 2.0T四驱全球版,到现在跑了两万多公里。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这台车真大!每次我们几个男生聚会出行,都能轻松塞下六个人加满满当当的装备,还不用担心后备箱放不下烧烤架、帐篷这些杂物。这种“装得下全家人+半个家的行李”的体验,是很多紧凑型或者五座城市SUV给不了的。
回到选购本身,现在终端优惠后,领克09起步价能做到22万多点,比之前看过的大众揽巡便宜了一截,但配置却一点都不含糊。我记得那天试驾回来,同事专门拿数据对比了一遍——动力这块,两款都是2.0T发动机,但领克09最大功率187kW,比揽巡高出了25kW;扭矩一样都是350N·m,不过8AT变速箱换挡平顺性更好些,而且还有48V轻混系统帮忙降低油耗。官方百公里加速8秒出头,对于这么大的体格来说挺有冲劲。而且最高时速215km/h,在高速路段超个车完全够用。
再说底盘结构,这是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一点。同级别车型很少见双叉臂前悬挂,大部分还是麦弗逊为主。朋友第一次开的时候就觉得方向指向精准,高速变道或转弯不会发飘。有一次赶上下雨天,他带我们去山里采蘑菇,一路泥泞碎石,全时四驱+中央差速锁让他信心十足。“以前开的老途观遇到这种路面早就打滑熄火了,”他说,“现在直接切雪地模式,就像开坦克一样稳。”
辅助驾驶功能方面,这几年国产品牌真是越做越细致。不夸张地讲,有时候你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买了一辆豪华品牌旗舰。例如540°全景影像、自动变道辅助这些配置,对新手司机特别友好。我妹刚拿驾照那会儿借来练手,说倒库泊位基本靠它搞定,再也不用旁边人喊“左一点右一点”指挥半天。此外主动疲劳检测也很实用,上班族经常夜间长途返程,有提示总归安心不少。
智能化这块我琢磨过,现在大家都离不开手机互联,谁还愿意忍受卡顿慢反应?同事演示给我看过他的12英寸中控屏+12.3英寸液晶仪表,还有6英寸副屏操作空调导航啥的分工明确。一句语音唤醒,多任务同时响应,不需要反复喊唤醒词——这个细节体验拉满。另外K歌功能和BOSE音响是真的适合家庭聚会,自驾途中孩子们唱歌闹腾起来,也算是一种独特乐趣吧。
空间布局一直是大多数人关心的问题。我爸妈偶尔跟团旅游回来,总吐槽旅行社安排的小巴士又挤又闷。如果有一辆7座灵活布局的大SUV,无论接送亲戚还是假期自驾游,都省去了租车折腾。而且第二排标配加热功能,北京冬天坐进去暖呼呼的不怕冻腿;前排按摩通风也算高级享受了。有次公司组织团建,我负责接送同事们,从市区一路跑到郊区农家乐,中途堵了两个小时,高德地图报堵的时候大家轮流躺平睡觉,一点没觉得累。这就是舒适性的意义吧,不仅仅是宽敞,更是一种可以随意调整姿势、不被拘束的小自由。
保值率其实也是很多老司机绕不开的话题。一开始听说自主品牌三年能做到66%保值还挺惊讶,要知道以前咱们认知里合资才抗跌。但最近几年行情确实变了,看二手市场上的成交记录,同样年份、类似公里数条件下,领克09挂出来基本不会压价太狠。有熟悉二手行情的人评价:“这台SPA架构出来的新平台稳定性不错,大件耐造,用三五年再卖掉亏损有限。”
外观内饰各花入各眼,我个人偏爱简洁带层次感那类设计,比如贯穿式出风口、多材质拼接,让整个内舱氛围显得精致又年轻一些。如果你喜欢传统机械门把手,那可能更习惯大众系。不过像顶配HUD抬头显示、面部识别等科技元素,也是年轻家庭用户越来越重视的新鲜玩意儿——安全与便利兼顾,总归不是坏事嘛!
日常养护成本这一块,根据实际经验来看,每1万公里做一次基础保养(机油机滤),价格跟主流合资差距不大。如果遇上什么小磕碰、小剐蹭,本地4S店零件供应及时,没有拖延修理时间的问题。同学曾经撞断一个后视镜壳,以为要等半个月结果三天就搞定,这效率让我刮目相看。另外原厂赠送几次基础保养,对于首任用户来说算是不小福利。
最后回想一下,为啥越来越多人在20-25万元预算档考虑这样一台国产中大型燃油SUV?除了空间和动力,更重要的是它把“日常通勤—周末远足—假期长途”这些场景全部覆盖住。不管是一家老小集体行动还是哥几个野外撒欢,你都不用纠结装载能力,也无需担忧复杂路况吃力。从某种程度上讲,它已经不是单纯代步工具,而成了一段生活方式里的伙伴,有烟火气、有温度、有故事沉淀下来——哪怕只是某个普通傍晚,把一家人的笑声装进回家的路上,也值得珍惜收藏。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购车建议或定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