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听到一款国产电动轿车的起步价接近八十万元的时候,心里难免会嘀咕一下,这到底是一辆什么样的车,凭什么能卖到这个价位?
这个价格已经可以买到很多传统意义上的豪华品牌汽车了。
今天我们要聊的这台车,就是蔚来ET9。
它带着一系列非常亮眼的参数出现在我们面前,比如900V高压快充、四秒出头的百公里加速、超过三米二的超长轴距,还有车身上那三颗醒目的激光雷达。
这些配置听起来确实很顶级,但普通消费者关心的是,把这些最好的东西都堆在一起,开起来、坐起来究竟怎么样?
这台车究竟是为谁准备的?
首先,对于一台定位在行政级别的豪华轿车,开起来稳不稳,坐起来舒不舒服,可以说是最重要的评判标准。
蔚来ET9在这方面下足了功夫。
它全车都采用了双电机四轮驱动,总共能输出超过七百匹的马力,这让它从静止加速到一百公里的时速只需要4.1秒。
这个速度对于一台车长超过五米三的大车来说,已经是非常惊人了,意味着在路上超车并线会感觉信心十足,动力储备非常充裕。
但是,对于这个级别的车主来说,单纯的快并不能完全打动他们,更重要的是行驶过程中的那种从容和安稳。
蔚来ET9真正的核心技术,体现在它的底盘上。
它标配了空气悬挂,这个悬挂可以根据需要调节车身的高低和悬挂的软硬,想舒适一些就调软,想开得有支撑性一些就调硬。
同时,它还配备了后轮转向系统。
这个功能对于一台大车来说非常实用,能让它在掉头或者进入狭窄车位时,感觉像一台小车一样灵活,大大降低了驾驶难度。
而最关键的,是一套被称为“魔毯”的智能悬挂技术。
简单来说,这套系统就像给汽车装上了一双能预判路况的眼睛,它可以通过车头的摄像头和雷达提前扫描前方的路面,如果发现有减速带或者坑洼,系统就会提前指令悬挂做好准备,以最柔和的方式通过。
这样一来,车内的乘客几乎感觉不到明显的颠簸,车辆就像在平地上滑行一样,这种高级的行驶质感,正是它敢于定价高端的关键所在。
无论是自己开车的企业经营者,还是更常坐在后排的乘客,ET9都力求提供一种平稳、安静且高级的感受。
然而,当我们被它出色的行驶品质所吸引,满怀期待地打开车门,想看看它作为一辆家用车表现如何时,就会发现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
ET9的车身尺寸非常大,车长达到了5325毫米,轴距更是有3250毫米,这保证了车内空间异常宽敞。
一个身高一米七五的成年人,不管坐在前排还是后排,腿部和头部空间都非常富裕,完全不会有任何局促感。
但问题来了,蔚来ET9是一台标准的四座车型。
这个设计就明确了它的使用场景。
如果是一个典型的三口之家,那么每个家庭成员都能享受到独立而尊贵的乘坐体验,空间奢侈得像飞机的头等舱。
但如果家里是二胎家庭,或者需要偶尔带上老人一同出行,那么五个人就坐不下了。
这个四座布局,直接决定了它无法满足大部分需要五人或以上同时出行的家庭的基本需求。
所以,它更像是一台主要服务于商务人士或者社会精英的行政座驾,同时也能兼顾到核心家庭成员的高品质出行,而不是一辆以满足全家老小集体出行为首要目标的“家庭保姆车”。
不过,在它设定的使用场景内,ET9的细节考虑还是比较周全的。
比如它有一个容积达到105升的前备厢,这是一个非常实用的设计,可以把孩子的书包、运动装备或者刚买的生鲜食品放在里面,避免弄脏车厢或者让车里有异味。
544升的后备厢也足够大,放下几个行李箱或者一辆折叠婴儿车都绰绰有余。
车内的充电接口数量也很充足,前排后排都有,并且支持快充,解决了全家人电子设备充电的难题。
车内的四张独立座椅都使用了高级的Nappa真皮包裹,并且都带有加热、通风和按摩功能,后排的行政座椅甚至还有腿托,可以调节成非常舒适的半躺姿态。
另外,车载冰箱、四区独立空调和香氛系统这些配置,也大大提升了出行的舒适度和便利性。
在技术层面,作为一台纯电动车,续航和充电效率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ET9搭载了102千瓦时的电池组,官方公布的CLTC工况续航里程是650公里,这个续航水平对于城市通勤和周边游来说是足够的。
而它真正的亮点在于支持900伏高压快充平台。
这个技术通俗地讲,就像是把给水池注水的水管口径加大了好几倍,在支持相应技术的充电桩上,它能以非常快的速度补充电量,大大缩短了长途旅行中在服务区等待充电的时间,有效缓解了里程焦虑。
在智能化方面,车内那块15.6英寸的中控大屏显示效果非常出色,配合高性能的高通骁龙8295P芯片,整个车机系统运行起来非常流畅。
全车35个扬声器组成的音响系统,也能在旅途中提供沉浸式的影音体验。
而在辅助驾驶方面,蔚来ET9的硬件配置也相当高,全车配备了3个激光雷达、11个摄像头以及多个超声波和毫米波雷达,这套强大的感知系统为实现更高级别的辅助驾驶功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能够在高速公路等场景下有效减轻驾驶员的疲劳。
当然,在接近八十万这个价位,蔚来ET9也并非没有对手。
市场上同样出现了一些实力强劲的竞争者,比如由华为深度赋能的尊界S800系列等车型。
这些竞争对手在某些方面甚至展现出了更强的产品力,比如它们的车身尺寸更大,同时提供了五座和四座两种布局选择,更能满足中国家庭的多元化需求。
在能源形式上,它们不仅有纯电版,还提供了增程式版本,后者通过一个内燃机发电,彻底解决了长途续航的焦虑问题。
在智能化方面,它们搭载了华为的全套技术,包括鸿蒙车机系统和配备了更多激光雷达的HUAWEI ADS辅助驾驶系统,形成了强大的生态优势。
这种来自国内顶尖科技公司的直接竞争,也让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变得异常激烈。
这表明,中国的汽车工业正在集体向上突破,通过不同的技术路线,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高品质、高科技的选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