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配置,凭什么要我三千块?
估计最近想换电动车的人,走进那些装修得锃亮、广告打得震天响的雅迪、爱玛专买店,心里都得冒出这么一句。导购员嘴里念着经,什么人体工学,什么品牌基因,但你盯着那800W的电机、前碟后鼓的刹车、还有得掏钥匙解锁的古早设计,再看看那五六十公里的续航,怎么算都觉得这钱花得有点憋屈。难道预算卡在三千,就活该被当成韭菜,只能买个品牌标,然后忍受一身的基础配置?
这事儿就怪了,当你以为自己只能在丐版里挑挑拣拣的时候,一些你可能压根没太注意过的牌子,早就把战火烧到了另一个维度。你信不信,不到两千八,有人直接给你塞进一个1500W的超导电机,最高时速能拉到65公里每小时。我说的就是那个欧派小鲨系列的枭龙极速版,这名字听着有点中二,但配置是实打实的凶猛。这还不算完,它还给你配上了TCS防侧滑和CBS前后双碟联动刹车。这套东西,在一线品牌那里,没个四五千你都别想看到。等于说,你花着买基础款的钱,直接拿到了人家性能版的配置,这感觉就像买了个经济舱,结果被告知可以免费升头等。
这背后其实就是个简单的道理,品牌溢价。那些头部品牌每年砸在广告和明星代言上的钱,最后从哪儿来?还不是从每一辆车的利润里。你花的钱,有相当一部分是为那些光鲜的广告和门店租金买了单,而不是为你的车子本身。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想在马路上体验速度与激情,大部分人图的还是个安稳实用。你要是觉得65公里的时速有点过了,就是想上下班代步,安安稳稳的,那绿驹的牛仔可能更对你的胃口。这车才两千六百多,但给的东西一点不含糊。72V20AH的电池配个800W电机,日常通勤绰绰有余。夜里骑车最怕灯光不够亮,它那个LED双透镜大灯,铺路效果很实在,心里能踏实不少。最让人省心的是,它支持手机蓝牙和微信小程序解锁,车子放楼下,人走到跟前自动就感应启动了,再也不用在大冬天里哆哆嗦嗦地翻钥匙,那种体验用过就回不去了。你拿这个配置去问问一线品牌,他们会客气地把你引向三千五百元以上的区域。
还有一种人,他们的焦虑不来自速度,而来自续航。住的地方离公司远,或者干脆就是个外卖小哥,一天到晚都在路上跑,最怕的就是电量见红。斯波兹曼的星辉系列就是冲着这个痛点来的。入门版三千块钱上下,给的是1200W的高性能电机和72V20Ah的铅酸电池,综合续航稳稳超过70公里。这还没完,它的电机爬坡能力很强,最大能上12.8度的坡。这意味着什么?就是你再也不用担心进出地下车库时,因为动力不足而在半坡上尴尬地倒溜了。那种窘迫,经历过一次就不想再有第二次。而且这车还提供了好几个版本,从最基础的到带陡坡缓降、防侧滑的高配版,丰俭由人,你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来选,不用为一堆自己根本用不上的功能花冤枉钱。
所以你看,电动车这个行业,早就不是一分价钱一分货那么简单的逻辑了。信息不对称,让很多真正把成本花在产品上的好东西被埋没了。下次当你再走进一家电动车店,看着那虚高的价格和寒酸的配置时,不妨多走几步,去看看那些名字没那么响亮的牌子。
你会发现,原来你的预算,本可以让你拥有超乎想象的体验。所以,你到底是想为实实在在的配置掏钱,还是为那些铺天盖地的广告买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