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信吗?本田巡航车都降价了,销量却没怎么涨。就说那CM300,从3万多降到2万以内,按说该被抢疯了,可买的人还是不多。另一边CM500卖快6万,反倒还有人愿意掏钱。这到底是咋回事?
先看看这奇怪的现象。CM300价格几乎腰斩,按理说性价比飙升,可消费者不买账。有人说它看着就过时,骑着不舒服。而CM500价格居高不下,想买的人不少,却总嫌太贵。这一冷一热,把本田巡航车的定价困局摆得明明白白。
再看看大环境,国产中排巡航车这几年可是真发力。2025年,450-500cc这个级别,国产车占了四成还多。关键是价格,才是进口车的一半。就像春风450CL-C,才2.2万,谁看了不心动?
为啥CM300降价了还不好卖?先说说它自身的问题。那发动机,单缸286cc,动力20.4kW,跑起来震得人胳膊都麻。现在国产车基本都有TCS、TFT仪表这些,它却没有。再看设计,车身瘦瘦的,有人调侃说骑上去像“骑狗姿态”。油箱才11.4L,加满油跑不了380km,出门玩还得老想着找加油站。
再看看对手们,那可真是不给情面。豪爵TR300,双缸298cc,油箱16L,价格和CM300差不多,配置却高不少。钱江闪300S,V缸发动机,还有AMT自动挡,同样的价钱,谁不选配置高的?现在年轻人买车,不再只看牌子,更看重性价比。本田那点品牌光环,在“高配低价”的国产车面前,越来越不管用了,年轻人都跑去买国产车了。
那CM500为啥更该降价呢?先说市场情况,500cc的国产巡航车不算多,无极CU525卖2.68万,奔达黑旗500卖2.99万,可它们都不是纯正的日式巡航风格。CM500的直列双缸引擎(34kW),运行起来平顺,车身也饱满,这点还是有优势的。
但它定价太高了,5.98万,配置却跟不上。没有TCS,也没有胎压监测,看看同价位的国产车,这些配置基本都是标配。市场调研显示,大家觉得它值4.5万左右,就像川崎ELIMINATOR500降价后卖3.98万,这价格就很有竞争力。
本田定价策略问题不小,有点太傲慢了。CM500还用着四年前的设计,CL500换代了,配置也没怎么升级。2024年,本田在华燃油车销量降了29%,可电动巡航车影子都没见着,电动化步伐太慢了。
而国产车这几年进步飞快,春风、钱江这些品牌,靠着“多堆配置、加大排量”,500cc以上的车型占比都到15%了。消费者也变聪明了,不再盲目迷信品牌,而是会对比参数。本田车可靠性好,但配置差太多,这点优势也被稀释了。
那本田该怎么破局呢?CM500得先调整价格,现在老款清仓价4.28万就不错,能和川崎ELIMINATOR500好好竞争。配置上也得跟上,基础版保持原有机械性能,高配版加个TCS、可调减震,就像2025款加加热手把那样,给消费者更多选择。
产品线也得改改,现在350-500cc这个区间有空白,得推出双缸车型,定价2.5-3.5万,直接和国产车竞争。设计上也学学CM1100,弄得肌肉感强点,油箱加大到15L以上,车身比例再优化优化,骑着也舒服。
还有,得更懂中国市场。新本、五本要能自己做主搞研发,针对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快点改进。就像之前内置ETC模块,效果就不错,这种本土化的尝试要多来点儿。
说来说去,本田要是还慢慢悠悠地小打小闹,巡航车市场份额迟早被国产车抢光,现在CM300的市场占比已经不到10%了。
对消费者来说,要是就日常上下班骑,2万以内的CM300也能凑合。但要是玩车的,那得CM500降到4万左右才值得买,不然还不如选国产高端车型。
2025年对本田巡航车来说,是关键的一年。降价只能暂时缓解问题,就像止痛药,治标不治本。真正的解决办法,还是得对产品进行彻底革新,这才是能救命的解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