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50万以内最好的车”,你会想到什么?
奔驰?宝马?还是某位网红博主口中“封神”的本田飞度?
曾几何时,飞度头顶“代步神器”、“保值王”、“空间魔术师”的光环,月销轻松破万,年轻人买它甚至被视作“人生小成就”。
可就在2025年7月,全国销量榜单上,飞度只卖出75台,排名第76位。
从月销过万到两位数,不过短短三四年。
是新能源杀死了飞度?
表面看似乎如此。
比亚迪海鸥、五菱缤果等纯电小车,一公里电费几分钱,智能大屏、语音控制、倒车影像全配齐,价格还比飞度便宜两三万。
但同样被新能源冲击,轩逸、朗逸们月销仍稳在2.5万辆上下,连凯美瑞、帕萨特也没“断崖式暴跌”。
为何偏偏飞度跌得最惨?
真相一:飞度的“神技”彻底失效了
飞度曾靠三招封神:省油、能装、开不坏。
可如今,省油?电车每公里成本不到油车1/5;空间?海鸥轴距比飞度还长10公分;耐用?新能源三电终身质保已成标配。
更致命的是,2025年的年轻人要的不再是“用十年”:智能座舱、辅助驾驶、科技感才是刚需,而飞度连中控屏都要选装。
真相二:价格涨了,价值却崩了
“7万买飞度是精明,10万买飞度是犯傻。”
新一代飞度起售价逼近10万,但坐进去仍是织物座椅、机械钥匙、塑料方向盘,后防撞梁甚至被曝减配。
反观同价位的秦PLUS DM-i:混动油耗3.8L、L2级智驾、旋转大屏,飞度拿什么比?
真相三:安全神话被撕破
“省油不省命”的质疑近年不绝于耳。
为降低车重省油,飞度连后防撞梁都省略,车身刚度在同级垫底。
当懂车帝等平台反复曝光碰撞测试差距,年轻人用脚投票:“我选海豚,至少六个气囊。”
飞度没变,变的是市场。
当自主品牌用新能源击穿“省油耐用”的技术壁垒,当智能配置成为入门标配,飞度那套“经济适用”逻辑彻底过时了。
它仍是那台好开的GK5,但2025年的马路上,连五菱宏光都装上了激光雷达。
一个时代的退场,从来悄无声息——直到销量揭开真相。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