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不一样的参与感,创作不易,感谢您的支持。
很多人都觉得,汽车属于高档消费品,卖一辆车赚不少钱。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和消费市场,大家想当然地认为,我们的车企赚得肯定很滋润。可一位权威专家一说出来,真相让人挺意外:中国汽车行业虽然年卖三千万辆车,但利润竟然比不上丰田卖不到一千万辆车赚的多!
这位专家是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的高管,他说的数据比较有分量。看看丰田2024年的财报,丰田一家公司的年利润,远远超过我国18家上市乘用车公司的总和,甚至不到一半。也就是说,我们卖的车多,但是赚的利润却很少,数字好看背后,现实很扎心。
这是为啥呢?丰田可不是盖的。它们有强大的规模效应,能靠大批量生产把成本压到极致。再加上精益生产方式——就像流水线上的艺术家一样,每一步都力求完美,浪费少,效率高。还有高效的供应链管理,让零部件准时送达,避免积压和浪费。正因如此,每辆车能赚更多钱。
反观我们的大多数国产车,大部分是中低端车型,售价普遍不高,利润自然有限。高端市场才是利润的“金矿”,但我们在那里还没真正站稳脚跟。
咱们汽车工业崛起其实才不过二十多年,起步晚,技术还不够成熟,国际上的影响力也有限。国内市场竞争特别激烈,就像打价格战一样,每家都拼命降价,想吸引更多买家。大家抢得你死我活,最后赔着赚着,利润被压得越来越薄。就像拼命跑步,结果只能原地踏步。
而真正赚大钱的品牌,大多是在国际市场搏杀,靠卖给别人挣钱。虽然我们的几个车企开始冲海外市场,但整体来说,还属于“赶超者”,比如欧美那些消费能力强的市场,我们品牌还不够硬,没人买单,也就赚不到太多利润。
中国人口多,内需巨大,汽车产量起来了,这已经是个好基础。现在更重要的是赶紧提升技术实力,积累专利经验,把每个细节都打磨精准,把车做得更懂人心,像爷爷奶奶用着都顺手,年轻人开着也有面子。技术如同汽车的护城河,越深越稳,别人越难进来。
等到我们也能在高级豪华车市场占有一席之地,那咱们的竞争力才算真正强大起来。
汽车制造本来就是制造业里赚得相对多的行业,可现在中国汽车的整体利润率还这么低,那别的制造行业的盈利状况肯定更难看。我们还要从“造大国”变成“造强国”,就不能只靠卖车的数量,而是得多做“加法”,让产品更有价值,让消费者愿意多掏钱。
企业只有提升产品附加值,同时打出硬气的市场竞争力,才能在全世界的汽车市场上站稳脚跟,不被轻易取代。这条路虽然不简单,但只要走中国汽车行业肯定能逆袭,带着我们一块飞得更高更远。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