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度刚到,就听说特斯拉终于推了2025年度头个正规OTA更新。我身边有个特斯拉老车主老刘特别激动:这下我22年之前买的Atom车机能动真格的了。我心想,等得好苦,特斯拉这次算是给老车换了部脑子——虽说晚了点,但总算没弃了这拨客户。毕竟,给5年前的车直接系统升级,这事儿放谁家都不容易。
翻看我记的笔记,这回更新内容确实扎实。锁车后点烟器还能继续通电,不用担心老婆一会开车找手机充电口了。还有那个新上线的行车记录仪界面,操作直观多了,老款真的是差远了。以前见过几个车主吐槽,界面老旧,操作生涩,这下总算算是正儿八经跟上时代了。
娱乐功能升级部分我倒觉得更有意思。老朋友小李是音乐发烧友,前阵子跟我抱怨说:均衡器只一套设置,调来调去也没感觉对口味。这回OTA支持多组均衡设置了,音乐类型直接切换,按说满足了音乐党各种小众喜好。看起来特斯拉是真的开始听用户声音,毕竟不同音乐风格均衡参数不能一刀切,连调音师都得根据曲风调整设备。再加上氛围灯能跟音乐节奏闪烁,甚至颜色还能自动跟封面色系切换——这不就是把派对气氛直接带进车内嘛。
顺带一提,这次新增的飞鱼视听功能,能直接刷抖音和头条,我试了一下。手没法老离开方向盘,这玩意儿设计得挺贴心,方向盘上的按钮就能切换,下车前刷刷视频倒也解解闷儿。说到这里,我不禁好奇,大家平时开车时真会花那么多心思在娱乐上吗?看着这功能,说不定年轻用户就是图这个。不过安全与娱乐的平衡,特斯拉还是得好好拿捏。
说起安全,我得特别强调,这次升级后智驾辅助要手动重新开启。更新会自动把定速巡航和车道保持设置回默认关闭状态,还得再同意一次新的许可协议。听某修理工说:这次对施工区和锥桶的责任划分,终于有细则了。这事儿不大惊人,但蚊子再小也是肉,也代表特斯拉对责任归属更谨慎了。我以前可能会说这有点小题大做,但想了想,自动驾驶越复杂,明确责任准则也就越重要了。
还有个改变很明显,就是启用了驾驶室内摄像头检测司机目视前方。蓝色警示提醒会时刻盯着司机眼神,这招真是有点无孔不入。老王跟我抱怨:我还没坐稳,那摄像头就盯着我了,烦不烦啊。我也觉得这设计挺折腾,再加上现在AP的障碍识别能力还算不上牛,保持目视确实是降低事故发生率的简单粗暴方法。没细想过,感觉这策略像是在让人被管护更紧一点,但安全毕竟不是闹着玩的权宜之举。
说到硬件,红绿灯识别终于下放到所有车型,包括HW3.0版本,这点别看着小,它相当于给老车装上了新眼睛。不过目前只能识别,不能自动实现红灯停绿灯行,这倒是有点遗憾。相比几个同价位纯电竞争对手,比如某品牌的辅助驾驶,特斯拉这波显得更保守——我一度以为特斯拉会把这些交互做得更智能。可事实告诉我,保守点也许是职场里难得的稳健,不然强推功能还得瞎折腾。
偏题说说,前几天朋友吐槽自家EV的供应链乱象:我家这车纯进口芯片,居然能被卡住几个月,修理工直接耍贫嘴说跟芯片供应商谈判像跟小孩抢糖吃一样难。这让我想到,特斯拉这次更新能推稳定版也算不简单,背后供应链和研发协调绝对是超大工程。打个比方,开发新驱动软件就像是家里装修,所有的管线、电器都得实时配合,漏一个插座都麻烦。老特斯拉车主们能收获全面升级,说是体验新车一样,听着也挺安慰的。
小计算一下,我估摸着这次OTA推送成本占整体车型贡献率的不到1%(毕竟推送成本低,但研发、测试、法律审核多头开销显著),短期看亏本没错,长期保证用户满意度或许能拉升保值率。开玩笑说,其实5万公里内的维护成本只比换电池贵点,这样折腾下来用户心态如何?还真的得看后续怎么维护。
说了这么多,心里其实还藏着点小疑问:要是今天技术没法更加激进,那特斯拉的演进还是不能光靠一次又一次的OTA吗?换句话说,靠软件升级维持竞争力,真的能撑到下一代硬件推出来的那一天吗?你有没有遇到过更新后觉得改得跟没改一样的情况?我自己就遇过,特别尴尬。(这段先按下不表)
2025年最后一个季度的这波更新,对老车主是个温和的惊喜,但对行业震动没多大,特斯拉还真得想办法让创新飞得更快点,不然市场风云变化时,光靠OTA撑门面怕是撑不过来。你怎么看这场迟到的特斯拉OTA革命?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