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下乡,老乡最关心车辆质量、售后服务、充电设施,补贴政策能否兑现,关系生活和用车体验,地方经验如何助力普及

江苏无锡阳山镇,周四下午两点半。我刚把方向盘摸了一下,还是微微有点温热——这车才开了半小时,电动车的温控比以前油车好多了。陈月浩站在车旁,一手撑着货箱盖,一手晃着几箱刚装好的水蜜桃:这车能装,跑三地一趟,路线精打细算,省心多了。

看着他忙活,我突然想起,好几年前听他说跑同样的活儿,得拼车拼单,大概得花110块,现在用电动车,单趟电费顶多20块,差距大得明显。虽然听销售介绍这车百公里耗电15.9千瓦时、续航大约305公里(样本不多,体感而已),但从老陈脸上的笑容能看出,这玩意儿勤快,还省心。对了,他还拿了省里给的1万元以旧换新补贴,加上厂家其他几千块优惠,新车落地价打了个七折,大约七万多块钱,算下来真挺划算。

新能源汽车下乡,老乡最关心车辆质量、售后服务、充电设施,补贴政策能否兑现,关系生活和用车体验,地方经验如何助力普及-有驾

这种物流小车和农村SUV比,实操体验差别蛮明显。SUV看着大气,买家里用少不了,但装货能力实打实比不上这货,空调倒是都挺给力。陈月浩最看重的是稳定性,桃子怕颠,没法折腾,空调吹着凉快,货仓空间大。我刚才翻了下笔记,这车实测货仓利用率能高达98%(算是官方数据,别绝对化)。话说回来,后来跟他甩开话题的销售聊了聊,突然觉得,厂家的耗电数据和实际差别可能没想象大。毕竟,每人用车环境不同,路况、载重差异都影响能耗,这点前文我说得有点大了,得收一收。

老乡们最关心的不会仅是车本身,对吧?售后服务绝对是硬指标。湖南宁乡,戴志鹏穿着朴素,提起自家新能源汽车的好处:走访跑几十公里,充电比加油省不少。别小看这话,农忙季节下来,那油费累积起来可不少,省点是实打实的。附近的比亚迪经销商还推出24小时救援,甚至给潜在买家上门试驾,交通费还报销,这...听着像是豪华服务,但真不是城市专利。

不过说实话,服务送上门这事儿双刃剑——便民的同时也麻烦了经销商的时间和成本,跟厂家的团购、补贴政策合拍,能撑多少,还真是个问号。长沙县的直播卖车,我咋就没早点想到这种省事儿的方式?直播里讲政策、讲保障,让老乡买得明明白白,少了跑断腿的烦恼。你们觉得这种销售方式,农村普及度还能再提高多少?

新能源汽车下乡,老乡最关心车辆质量、售后服务、充电设施,补贴政策能否兑现,关系生活和用车体验,地方经验如何助力普及-有驾

再说充电桩,广西平果这事儿挺有意思。龙马村的充电站开工,村里人笑着说就用个插排,别搞这么复杂。但实际呢?周光律提到,农村的充电桩不能光扯简单,涉及电容、变压器,还有安全标准,不是摆个架子那么回事儿。这就是研发和建设的供应链活——得把资源、人力、电力配备合理调度,就像厨房做一桌菜,得保证材料够新鲜、工具够用,还不能放着半成品发霉(这段先按下不表)。

他们建了10个120千瓦的快充桩,还有慢桩补充,采用分时收费鼓励错峰充电。光靠我这点知识,很难评估成本回收周期,但粗算一下,考虑桩头和电费,估计得三年才能算上盈利线(心算,样本有限),不过背后还有政策补贴帮撑着。

这让我想问,农村这种充电设施能不能做到常年稳定运行?坏了谁修?村里年轻人顶得住吗?毕竟,场地维护、电路监控都不像市区那么容易同步。

新能源汽车下乡,老乡最关心车辆质量、售后服务、充电设施,补贴政策能否兑现,关系生活和用车体验,地方经验如何助力普及-有驾

我自己也犯懒,有时候宁愿多跑几公里,绕城里找个大站充电,或者预先计划好线路再出门,省得临时抓瞎。毕竟对我这些惯了城市快节奏的人来说,充电不便真挺让人嫌麻烦。

说说补贴,这些年政策确实给力:江苏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卖出超过27万辆,补贴总额超过41亿元,新能源汽车占以旧换新比例超过半数以上。(数据来源于江苏省商务厅,估算)

新能源汽车下乡,老乡最关心车辆质量、售后服务、充电设施,补贴政策能否兑现,关系生活和用车体验,地方经验如何助力普及-有驾

有些老乡对补贴兑现还是留心眼:钱到底啥时候到账?各种流程会不会断档?记得有个销售顾问说,厂家给的优惠会慢慢和地方补贴碰撞调整,买车前得多问清楚。补贴这东西,跟车企和地方财政的配合像打乒乓球,节奏有时磕磕碰碰,难怪买家心里有点底气不足。

回想起来,新能源汽车下乡这条路,不光是给村民扔辆车那么简单。让老乡买得值,用得着,舍得修,和维修、养护网络、充电基础设施、补贴政策打通才行。听着比较套路?可能吧,但说实话,没人做到完美。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未来几年,这些农村充电桩会不会变成鸡肋?毕竟车越来越多,桩还不够密集,车企会不会又搞新的充电技术来颠覆现有体系?农村电网承载能力能否跟得上电动化浪潮?这些问题我还没找到答案。

新能源汽车下乡,老乡最关心车辆质量、售后服务、充电设施,补贴政策能否兑现,关系生活和用车体验,地方经验如何助力普及-有驾

这会儿,微风吹过车仓里,水蜜桃的香味和橡胶轮胎的味道混在一起。陈月浩背手看着这车:冬天无所谓,但夏天空调这活儿,要是真的不给力,这车就废了。我摸了摸方向盘——冰凉得刚刚好。你说这细节背后,藏着多少乡村新能源路的未来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