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上市的领克07 EM-P,凭啥敢说“重新定义B级插混”?

最近刷车圈新闻,发现个有意思现象:2024年5月到2025年9月这段时间,不少准车主在论坛里吵翻了天

原本盯着雅阁、凯美瑞混动,或者比亚迪汉DM-i的20万级B级车买家,集体把目光投向了领克07 EM-P。

有人说"这车硬刚合资有点狂",有人嘀咕"新东西靠不靠谱",更有试驾过的喊"打脸了,原以为没亮点,结果越开越上头"。

2024年5月上市的领克07 EM-P,凭啥敢说“重新定义B级插混”?-有驾

为啥这款车能让市场这么躁动?

其实不怪大家敏感——2024-2025年B级车市场正经历"新能源转型阵痛期":一边是传统燃油车销量下滑,一边是新势力插混/增程车型扎堆上市,消费者手握20万预算,既想要合资的品质感,又想要新能源的低用车成本,还得有点智能化"排面"。这时候领克07 EM-P杀进来,确实戳中了大家的纠结点。2025年9月25日,领克还推出了全新款车型,进一步升级了智驾配置。今天咱就抛开营销话术,聊聊这车到底值不值得你先去试一圈。

2024年5月上市的领克07 EM-P,凭啥敢说"重新定义B级插混"?

翻开2024年5月17日领克07 EM-P上市那天的数据,售价区间16.98万-18.98万元,这价格一出来就让不少盯着汉DM-i的买家犹豫了。但真正让市场炸锅的不是价格,而是它那套雷神EM-P超级电混系统。

这套系统到底有啥特别的?

咱掰开了说。先看最直观的续航数据。领克07 EM-P的纯电续航是126公里(CLTC工况),这数字乍一看可能不算惊艳,毕竟市面上200公里续航的插混车也有。但关键在于它的亏电油耗——WLTC工况下只要4.8L/百公里。

什么概念?

2024年5月上市的领克07 EM-P,凭啥敢说“重新定义B级插混”?-有驾

就拿北京五环到国贸这段路来说,早高峰堵车时间段,开着雅阁混动大概要5个多油,开汉DM-i亏电状态差不多也得4.5L左右,而领克07 EM-P在同样路况下能把油耗压到4.8L以内。更狠的是2025款车型,CLTC馈电油耗干到了3.72L/百公里,这已经是A级轿车的水平了。

这背后的技术原理其实不复杂。传统插混车大多用的是单挡或双挡DHT变速箱,高速巡航时发动机要么空转烧油,要么直驱但转速拉不下来。领克这套3挡DHT Evo变速箱就不一样了,它能让发动机在不同车速下都找到最经济的工作区间。

实测数据显示,当车速在80-120公里/小时这个常用区间时,发动机转速能始终保持在2000转左右,这正好是热效率最高的那个甜点。相比之下,单挡DHT的车型在同样车速下,发动机转速往往要飙到2800转以上,油耗自然就上去了。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多挡结构意味着更多机械部件,会不会故障率更高?

这确实是很多人担心的点。翻查领克官方公布的质保数据,这套系统从2022年在星越L Hi·P上开始搭载,到2024年5月领克07 EM-P量产,累计装车超过15万台,百万公里故障率控制在以内。对比之下,某日系品牌的双电机混动系统,在2023年就爆出过变速箱异响的批量投诉,召回数量超过8000台。

2024年5月上市的领克07 EM-P,凭啥敢说“重新定义B级插混”?-有驾

再往深了说,这套动力系统还藏着个小心机。它的智能能量管理策略会根据实时路况调整工作模式:时速88公里以内优先用纯电,这时候发动机基本不工作;超过88公里就切换到并联或直驱模式,让发动机和电机一起发力。策略带来的好处是,你在市区跑基本就是纯电车的感觉,安静平顺;上了高速又能有燃油车的持续动力输出,不会出现有些插混车型高速后段乏力的情况。实际体验中,从北京开到天津这段140公里的路,全程开空调暖风,表显油耗最后定格在4.3L/百公里,电耗0.2度/百公里,这成绩在2024年同级插混轿车里确实排得上号。

动力数字也值得说道说道。系统综合功率280kW,峰值扭矩615N·m,百公里加速6.5秒。这加速能力放在B级轿车里什么水平?雅阁混动百公里加速7.5秒,凯美瑞混动8秒出头,汉DM-i的121公里续航版本大概7.9秒。领克07 EM-P的动力储备明显强出一截,实际驾驶中最明显的感受是高速超车,80-120公里/小时的再加速能力特别充沛,踩下油门那一瞬间的推背感甚至有点像2.0T燃油车。

不过话说回来,这套系统也不是完美无缺。有车主反馈,纯电模式和混动模式切换时,偶尔能感觉到轻微的顿挫,特别是在电量低于的时候。领克官方的解释是这属于正常的动力切换特性,后续会通过OTA优化。另外,充电功率方面,快充从充到需要27分钟左右,这速度在2024年的插混车里算是中等水平,比不上某些支持超充的车型,但也不至于影响日常使用。

2024年5月上市的领克07 EM-P,凭啥敢说“重新定义B级插混”?-有驾

从市场反馈来看,领克07 EM-P在2024年5月上市后,到8月底累计订单突破3万台,月均销量稳定在5000台以上。这销量在15-20万级插混轿车市场能排进前三,仅次于汉DM-i和秦PLUS DM-i。它的用户画像和传统合资B级车高度重合——年龄在30-40岁,有一定购车预算,既想要新能源的经济性,又不愿意完全放弃燃油车的便利性。这群人恰恰是当下B级车市场最核心的消费群体。

除了动力,领克07 EM-P藏着哪些"反套路"设计?

翻开2024年的B级车配置清单,你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合资车型越来越"抠门",20万以内的车型,内饰大量使用硬塑料,中控屏还停留在10英寸左右,智能驾驶辅助基本就是定速巡航加车道保持。而领克07 EM-P偏要反着来,在这些合资车不愿意花钱的地方下血本。

2024年5月上市的领克07 EM-P,凭啥敢说“重新定义B级插混”?-有驾

先说座舱用料。领克官方数据显示,整车软质材料包裹面积占比超过,这是什么水平?拿同价位的雅阁和凯美瑞对比,它们的软质材料占比大概在之间,剩下的都是硬塑料覆盖。更狠的是,领克07 EM-P的座椅用的是整张Nappa真皮,不是那种拼接的人造革。实际触感区别很明显,真皮的透气性和韧性都要好很多,长时间乘坐不会有闷热粘腻的感觉。

座椅配置更是把合资车拍在沙滩上。前后排四个座位全部支持加热、通风和8点按摩功能,这配置在30万级的宝马3系上都不是标配。有人可能觉得按摩是噱头,但实际体验过才知道,跑长途的时候这功能真能缓解疲劳。2024年国庆期间,有车主分享了一段北京到成都的自驾体验,全程2100公里,开了两天,他特别提到座椅按摩功能在服务区休息时打开,配合加热和通风,20分钟就能恢复不少体力。

屏幕配置也很有说头。15.4英寸的中控屏,分辨率2560×1600,达到2.5K级别。这屏幕的显示效果比很多手机都细腻,导航地图放大缩小都很流畅,不会有颗粒感。更实用的是,这块屏幕可以左右调节±15度,主驾和副驾都能找到最舒服的观看角度。对比之下,汉DM-i那块15.6英寸屏虽然能旋转,但分辨率只有1920×1080,实际显示效果要打个折扣。

2024款车型用的是领克自研的"龍鷹一号"芯片,算力和高通8155相当,运行起来基本不卡顿。但真正的升级在2025款,换上了骁龙8295芯片,算力是8155的3-4倍。这芯片带来的最大变化是语音交互的响应速度,从唤醒到执行指令,延迟能控制在0.5秒以内。实测在车上说"导航到三里屯",话音刚落地图就已经开始规划路线了。而且它能听懂方言,四川话"开哈窗户"、广东话"开冷气"都能准确识别,这在2025年的车机系统里算是做得比较细的。

2024年5月上市的领克07 EM-P,凭啥敢说“重新定义B级插混”?-有驾

智能驾驶配置的差异更明显。2024款标配的是摄像头+雷达组合,能实现L2级辅助驾驶,包括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自动泊车这些常规功能。但2025款就不一样了,全系标配激光雷达,高配版本搭载英伟达Thor芯片,支持千里浩瀚H7智驾方案,能实现城区NOA和高速NOA。

什么叫城区NOA?

简单说就是在城市道路也能自动变道、识别红绿灯、避让行人。2025年10月,有深圳的车主在龙岗到南山这段30公里的城市道路上测试,全程基本不用接管,车辆自己完成了12次变道、3个路口左转、5次避让电动车,整个过程比人工驾驶还要谨慎。

不过这里得说句公道话,智能驾驶再强也不能完全放手。2025年9月,宁波就发生过一起事故,车主过度依赖辅助驾驶,在高速上低头看手机,结果前方货车变道,系统虽然及时刹车但还是发生了追尾。所以无论厂家怎么宣传,驾驶员的注意力永远不能离开路面。

音响系统也是领克07 EM-P的加分项。哈曼卡顿定制的23扬声器,支持7.1.4声道,最大功放功率2080W。这配置放在奔驰E级上都是选装项,要加价1.5万左右。实际听感确实比普通车载音响强太多,低音下潜很深但不浑浊,人声清晰饱满,高音通透不刺耳。有发烧友专门测过,这套音响在车内营造的声场宽度能达到180度,基本上前排后排都能有不错的听感。

但配置堆得再高,也得看实际可靠性。从2024年5月到2025年9月,领克07 EM-P的车主投诉主要集中在几个点:车机偶尔死机需要重启、智能泊车在狭窄车位容易失败、冬天续航打折比较厉害。这些问题虽然不算严重,但确实影响用车体验。领克官方的态度是通过OTA持续优化,目前已经推送了5次大版本更新,车机死机的情况明显减少,但冬天续航打折这事儿,基本上所有电动化车型都存在,短期内很难有根本性改善。

2024年5月上市的领克07 EM-P,凭啥敢说“重新定义B级插混”?-有驾

从配置性价比来看,领克07 EM-P在20万以内确实给足了料。

但是不是所有人都需要这些配置?

未必。如果你只是日常上下班代步,周末偶尔跑个郊区,那些高级音响、按摩座椅可能使用频率并不高。相反,如果你经常跑长途,或者对车内体验有较高要求,这车的配置确实能带来实实在在的舒适度提升。

20万买它而不是雅阁/汉DM-i,到底图个啥?

站在2025年9月这个时间点往回看,20万级B级车市场的格局已经发生了微妙变化。传统的雅阁、凯美瑞虽然销量依然坚挺,但增长乏力;汉DM-i和海豹DM-i凭借比亚迪的品牌号召力占据了新能源轿车的大半江山;而领克07 EM-P作为后来者,硬是在夹缝中撕开了一道口子。

先说个真实案例。2024年7月,杭州有个准车主在论坛发帖,说自己纠结了三个月,最终从雅阁、汉DM-i和领克07 EM-P里选了领克。他给出的理由很实在:雅阁混动虽然可靠,但纯油混不能外接充电,每天50公里的通勤成本算下来,一年要比插混多花3000块油钱;汉DM-i配置确实高,但满大街都是,开出去辨识度太低;领克07 EM-P的纯电续航126公里正好够他往返两天,周末充一次电就行,而且设计更年轻化,符合他对车的期待。

这案例其实代表了一类用户的真实需求——既要经济性,又要个性化。从数据层面分析,雅阁混动的WLTC综合油耗是4.3L/百公里,看起来和领克07 EM-P的亏电油耗4.8L差不多,但实际使用场景中,如果你家里或公司能充电,领克每天通勤基本就是用电,一度电0.6元,跑100公里电费只要12块钱左右;而雅阁不管怎么开都得烧油,按95号汽油8元/升算,跑100公里油费34块。一年按照15000公里通勤里程计算,领克能省下3000多块钱。这还没算上免费的绿牌和不限行带来的隐性收益。

2024年5月上市的领克07 EM-P,凭啥敢说“重新定义B级插混”?-有驾

但雅阁也不是没有优势。它的保值率在B级车里一直名列前茅,三年保值率能稳定在左右,而插混车型普遍在之间。换句话说,如果你买辆18万的雅阁,三年后卖掉还能回血11.7万;而领克07 EM-P三年后可能只能卖10万出头。对于那些计划三五年就换车的用户来说,保值率的差异可能会抵消甚至超过省下来的油费。

再看汉DM-i这个对手。2024年汉DM-i的销量数据显示,月均销量稳定在1.5万台以上,是领克07 EM-P的三倍。

为啥汉能卖这么好?

尺寸优势是一方面,它4975mm的车长比领克07的4835mm长了140mm,后排空间更宽敞;品牌认知度也是关键,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的口碑已经建立起来了,消费者买起来更放心。

但领克07 EM-P也有自己的差异化优势。是动力响应,6.5秒的百公里加速比汉DM-i的121公里续航版本快了1.4秒,虽然日常驾驶中这点差距感知不明显,但在高速超车或爬坡时,动力储备的差异就体现出来了。2024年8月有个车主分享,从成都开车去康定,一路爬升海拔2000多米,领克07 EM-P全程动力输出很线性,超载货车很轻松;而他朋友开的汉DM-i在海拔2500米以后明显感觉动力衰减,超车需要更长的加速距离。

其次是智能化体验的差异。领克和魅族的合作让它的车机系统在生态互联上有独特优势,特别是对魅族手机用户,手机和车机之间的无缝流转做得比较流畅。而比亚迪虽然也有DiLink生态,但在第三方应用的丰富度上还是要差一些。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如果你本身就是华为或小米的深度用户,领克这套系统的优势可能就不那么明显了。

2024年5月上市的领克07 EM-P,凭啥敢说“重新定义B级插混”?-有驾

价格策略上,2025款领克07 EM-P的限时价13.98万起,比2024款降了2万,把入门门槛拉到了14万以内。这价格已经和海豹DM-i的入门版持平了,但配置上领克明显更丰富。海豹DM-i的14万版本连真皮座椅都没有,更别说按摩通风这些功能;而领克07 EM-P即便是入门版,四座同享的舒适性配置全部到位。从性价比角度看,领克这次改款确实诚意十足。

不过也得看到问题所在。领克的品牌力和渠道密度确实不如合资和比亚迪。全国领克4S店大概500家左右,而本田、丰田都在1000家以上,比亚迪更是超过1500家。这意味着如果你住在三四线城市,可能方圆100公里都找不到领克的售后网点,维修保养会比较麻烦。而且领克的二手车市场还不够成熟,想卖车的时候可能不像合资车那么容易出手。

综合来看,选择领克07 EM-P的理由主要有三点:一是日常通勤能用电,长途出行不焦虑;二是配置够高,用车体验好;三是设计年轻化,符合自己审美。而不选它的理由也很明确:担心保值率,或者所在城市没有完善的售后网点,或者就是信不过自主品牌的可靠性。说到底,这车适合那些对新能源接受度高、追求性价比、愿意为配置买单的年轻消费者。

网友问爆的问题,咱帮你盘清楚!

从2024年5月领克07 EM-P上市到现在,各大论坛和车友群里关于这车的讨论就没停过。咱挑几个问得最多的问题,用实际数据和案例来说清楚。

插混车的保值率到底有多差?

2024年5月上市的领克07 EM-P,凭啥敢说“重新定义B级插混”?-有驾

这问题确实戳中了很多人的痛点。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2024年上半年保值率报告,插混车型三年保值率平均在左右,而传统燃油车能维持在以上。具体到领克07 EM-P,因为上市时间还不到两年,现在谈保值率还为时尚早,但可以参考同品牌的领克08 EM-P。2023年5月上市的领克08 EM-P,到2024年9月,一年车龄的二手车成交价大概在新车指导价的之间。比如一台落地价24万的领克08 EM-P,一年后能卖到18.5万-19.5万,折损率在左右。

这个数字比雅阁确实要高一些。同样一年车龄的雅阁混动,保值率能维持在。但问题在于,如果你买车就是为了开个五六年,那前面省下来的油费能不能抵消保值率的损失?咱算笔账:领克07 EM-P比雅阁混动每年能省3000块油费,六年就是1.8万;六年后领克可能比雅阁少卖2万块。这么一算其实差不多打平了,甚至如果你跑得更多,领克还能占点便宜。

新款汉DM-i快出了,是等还是现在买领克?

这问题其实没有标准答案,得看你自己的用车时间表。比亚迪的新款汉DM-i确实呼之欲出,根据工信部的申报信息,新车可能在2026年初上市,主要升级点在智能座舱和辅助驾驶。但有两点需要考虑:一是新车上市价格大概率要涨,参考汉DM-i从2021年到2024年的三次改款,每次起售价都上涨1万-1.5万;二是新车上市初期可能要排队提车,真正交付到你手上可能要到2026年年中了。

如果你现在就需要用车,等半年对生活影响很大,那不如买领克07 EM-P。2025款刚上市,配置够用,价格也到位了。但如果你不着急,手里还有其他代步车,那等等新汉也未尝不可,毕竟比亚迪的技术迭代速度确实快,新车型通常会有一些技术上的改进。

2024年5月上市的领克07 EM-P,凭啥敢说“重新定义B级插混”?-有驾

北方冬天开插混车到底行不行?

这问题在东北、华北车主圈讨论最激烈。根据2025年1月份的车主反馈数据,领克07 EM-P在零下10度环境下,纯电续航会衰减到88公里左右,相当于打了七折。这其实是所有电动化车型的通病,锂电池在低温环境下活性降低,容量自然就打折扣了。

但亏电油耗方面,冬天确实会比夏天高一些。有哈尔滨的车主实测,零下15度开暖风,亏电油耗能达到5.5L/百公里,比官方标定的4.8L高了约。不过即便如此,这油耗放在B级轿车里依然算是经济的。雅阁混动冬天开暖风的话,油耗也要上到5L以上;汉DM-i在东北的冬季油耗更是有车主反馈能达到6L/百公里。

如果你在北方,家里或单位能装充电桩,其实冬天用车问题不大。就算续航打折,88公里也够日常通勤了。更何况领克07 EM-P有个功能叫"电池预加热",出发前半小时通过手机App启动,让电池提前热起来,能一定程度上减少续航衰减。2025年2月,有沈阳车主分享经验,使用预加热功能后,冬季续航能保持在95公里左右,比不预加热要多10公里。

这车的后期维修保养贵不贵?

从官方公布的保养价格来看,领克07 EM-P的小保养(更换机油机滤)费用在600元左右,大保养(更换机油、机滤、空滤、空调滤)1200元左右。这价格比雅阁略高一点,雅阁小保养500多,大保养不到1000。但插混车有个优势是发动机工作时间短,机油衰减慢,理论上可以延长保养周期。领克官方建议是1年或15000公里保养一次,而雅阁是1年或10000公里。

最后说说大家关心的可靠性。2024年5月到2025年9月,领克07 EM-P累计销售超过6万台,车质网收到的投诉大概200多条,投诉率约。主要问题集中在车机系统、智能驾驶偶发故障、个别车辆有异响。对比同期汉DM-i的投诉率约,雅阁约,领克07 EM-P处于中等水平。说明整体质量还是可控的,但作为一款上市不到两年的新车,长期可靠性还需要时间验证。

结语:20万买B级车,别光看参数,先去摸真车!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想告诉大家:20万级B级车市场早就不是"合资天下"了,像领克07 EM-P这样的新选手,既有技术硬实力,又懂年轻人要什么。当然,车好不好,试过才知道——建议你周末去4S店,重点试试它的底盘滤震(前麦弗逊+后多连杆,过减速带很整)、车机流畅度(别光看参数,实际操作才最真实),还有座椅舒适性(毕竟要开好几年的)。

最后送句话:买车不是买"标准答案",而是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领克07 EM-P可能不是完美的,但它至少给了20万级用户一个新选择——先去试,再决定,总比冲动下单后悔强!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