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自动驾驶!交管部门新提醒:这些操作可能面临三重法律风险
7月23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主题发布会上,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局长王强针对当前热门的智能驾驶技术作出重要说明。他强调,目前国内在售车辆搭载的“智驾”系统均属于辅助驾驶范畴,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自动驾驶,驾驶人仍需全程保持对车辆的控制,并承担终责任。
辅助驾驶≠自动驾驶,驾驶人切勿“脱手脱眼”
王强指出,部分车主在使用辅助驾驶功能时存在误区,比如双手离开方向盘、视线脱离前方路况,甚至低头操作手机或闭目休息,这些行为潜藏极大安全隐患。一旦发生事故,驾驶人不仅需承担民事赔偿,还可能面临行政处罚乃至刑事责任。
三管齐下,规范智能驾驶发展
为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公安机关将联合相关部门从三方面强化管理:
车企责任:督促汽车厂商严格遵循广告法,避免夸大宣传辅助驾驶功能,同时加强用户培训,确保车主正确理解系统操作边界。
法规完善:推动修订《道路交通安全法》配套规章,明确辅助驾驶的“人机共驾”属性,并将相关操作规范纳入驾考培训体系。
宣传教育:通过多渠道普及辅助驾驶安全知识,提醒驾驶人时刻保持专注,切勿过度依赖技术。
车主读:安全使用辅助驾驶的三大要点
认清功能边界:现有系统仅为辅助工具,无法替代人工驾驶。
保持警觉:双手需随时准备接管,视线始终关注路况。
知法守法:违规操作可能引发法律后果,务谨慎对待。
结语
随着智能驾驶技术快速发展,安全仍是不可逾越的底线。交管部门的表态为行业和车主敲响警钟:技术再先进,人的责任始终是第一位的。
(本文基于权威发布会内容整理,更多汽车安全资讯,欢迎关注本账号!)
字数统计:约520字
#新车预报站#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