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事:花了大价钱,结果买回来的东西跟自己想象的完全不是一个东西?
本来还想着能当个高端人士,最后发现自己只是个高级韭菜。
这年头,穷鬼都开始装奢侈了,奢侈品也开始装穷鬼了。
资本主义的反向操作,简直是在嘲笑我这种工薪阶层的智商,顺便把我这点自尊心也踩在脚底下反复摩擦。
你说现在买车容易吗?
不容易。
以前花钱买车,是为了能在同事面前多吹几句,能在丈母娘面前多挺几秒,能在朋友圈里多发几个“今日份精致生活”。
但现在呢?
你花了二十六万,拿到一台车,结果发现座椅跟老年人家里的沙发一样朴素,后排连个加热都没有,娱乐屏也没有,音响差得让我怀疑是不是厂商把我当聋子。
轮毂小得像电动车,整个车的气质就像你早上坐的网约车——哦不,可能人家网约车司机的车比你还豪华。
想想也是,生活就是一场大型的“反向惊喜”,惊喜没等到,惊吓倒是天天有。
说起来这些年特斯拉的营销路子多少有点像网红减肥产品:前期疯狂宣传,说你吃了就能变瘦,等你真掏钱买回家,发现只有包装薄得能透光,里面全是空气。
特斯拉也是,前几年高端得让人不敢接近,高科技、智能驾驶、环保先锋,仿佛买了它就能成为电动界的马斯克。
现在好了,直接上架“毛坯车”,价格确实便宜了,配置却让人忍不住问——你这是在卖车,还是在卖空气?
说它是“毛坯车”,其实还是给了面子,毕竟毛坯房还有墙有顶,特斯拉这车,光有Logo。
你要是对比国内的那些新能源车企,比亚迪、小鹏、理想,哪个不是堆料堆得让你怀疑人生?
你花二十多万,不仅有全景天窗,座椅加热、娱乐屏统统给你安排上,甚至有些车的智能驾驶都快能帮你把孩子接回家。
再看看特斯拉,除了能跑五百公里,其他全是“你想得美”。
这配置,别说打动消费者了,连资本市场都被打懵了,市值一天掉了几百亿,估计马斯克那头发都要再少几根。
现在的消费者早就不是只认Logo的傻白甜了。
你以为自己是奢侈品牌,结果人家花同样的钱就能买到“满汉全席”,你还在卖“清蒸白菜”。
这不是降价,这是降智。
特斯拉这波操作,基本属于“自杀式营销”,一刀两断高端定位,顺带割掉自己最后一点尊严。
你说减配能拉销量吗?
能,拉来的基本都是“看看笑话”的网友,真掏钱的还是那些“Logo信仰者”,但信仰也有保质期,等大家都看透了,你的高端也就变成了“高级尴尬”。
说到创新,特斯拉这几年也算“与时俱进”——别人一年一迭代,它一年一挤牙膏。
Model 3和Model Y上市这么多年,改来改去就那么几个小细节,连我家楼下理发店换发型的频率都比它高。
中国新能源车企倒好,更新速度快到让人怀疑是不是内部有一群程序员天天996写代码。
你还在卖“上一代”,人家已经开始拼“下一代”,智能驾驶、续航、舒适配置,统统都在向前卷。
特斯拉呢?
不卷技术,卷价格,卷着卷着,自己就卷成了“穷鬼典范”。
我查了查,特斯拉的研发投入还在下滑,这不是自暴自弃是什么?
你以为品牌光环能撑起来市场吗?
在这个“比谁会堆料”的年代,品牌光环的作用越来越像是“精神鸦片”:短期能麻痹自己,长期只能让你被市场当成笑话。
等到那些曾经的信仰者也发现,Logo不能加热座椅,不能自动泊车,更不能让丈母娘满意的时候,你就离“情怀破产”不远了。
有人说便宜就有市场,特斯拉有信仰加持,哪怕减配也有人买。
这话吧,听起来像是自我安慰。
便宜没错,关键是你又便宜又简陋,这就像是你去吃自助餐,发现只有白饭和咸菜,还要收你五星级的价格。
你说你能吃得下去吗?
消费者不是傻子,大家都想花小钱办大事,买到的不是“特斯拉的剩饭”,而是“新鲜出炉的满汉全席”。
你这波减配,等于把自己的品牌高端感往地上摔,摔得稀碎。
再说了,马斯克这波平价策略,说白了就是销量压力大,想靠便宜点儿把用户群扩大,这个思路没错,但操作起来就跟买烂尾楼一样,谁愿意当接盘侠?
你当初靠高端定位吸引了一票死忠,现在突然转身做“穷鬼版”,老用户一看品牌降级,新用户一看配置拉胯,这不是两头不讨好么?
想赚钱还想保高端,好事哪那么多?
你以为你是小米吗,能同时卖手机和锅?
现实可不是雷军的直播间。
其实特斯拉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创新“疲软”。
本来大家对它的期待,就是能做出点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改变行业,改变生活。
但你看看最近这些年,除了价格优惠,就是配置减配,连苹果都比你会玩。
你看苹果每年发新品,起码还换个摄像头位置,特斯拉连换轮毂都觉得麻烦。
消费者想看的,是颠覆,是惊喜,是“买了能吹五年”的新技术,不是挤牙膏式的微创新。
结果等来的却是“毛坯房”级别的产品,惊喜没了,惊吓还在升级。
如果你问我,特斯拉现在靠什么留住用户?
我只能说,靠情怀。
毕竟总会有那么一群人,觉得有Logo就是高人一等。
可情怀能撑多久?
等到比亚迪、小鹏的车都能开到火星的时候,你还在地球上卖毛坯车,难道指望用户用情怀给你续电吗?
技术创新才是王道,电池升级,智能驾驶,才是真正让人掏钱的理由。
你要是不在研发上下功夫,早晚要被市场甩得连Logo都不剩。
说实话,消费者的智商早就被市场教育过了。
现在大家买车,看的不是你是谁,而是你能给我什么。
你光降价、不加料,最后就是两个字:不值。
就像买衣服,同样价格,别人给你高科技面料,你还在卖地摊货。
你以为自己是“简约风”,其实是“抠门风”。
品牌光环再闪也遮不住“减配”的底色。
总结一下,特斯拉这波操作,表面是在解决销量问题,实际是在自砸招牌。
减配换销量,丢了高端,丢了创新,最后丢了市场。
新能源市场是鲶鱼池,你本来是鲶鱼,现在变成了水草,鱼都懒得理你。
继续这样不创新,只会被人一口吞掉。
毕竟人都是喜新厌旧的,你不进步,别人就会超过你,这个道理在买车、买衣服、买手机,甚至买泡面上都通用。
特斯拉的品牌故事如果还想讲下去,就得赶紧把研发和创新找回来,不然下次发售的可能不是“毛坯车”,而是“毛坯故事”了。
最后,送特斯拉一个祝福:愿你的下一代车型,不是“廉价的情怀”,而是真正值得吹五年的创新。
不然,等到大家都用比亚迪开共享汽车,特斯拉估计要靠卖Logo周边过日子。
毕竟现实是,谁都逃不过“自助餐只有咸菜”的命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