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秒生死时速:华为AEB碾压特斯拉,为何用户更慌了?

华为ADS环岛溃败夜:激光雷达为何在“中国式博弈”前失灵?

杭州智驾大赛现场,一辆问界M7驶入环岛路口。

2.7秒生死时速:华为AEB碾压特斯拉,为何用户更慌了?-有驾

系统突然降级为车道巡航,中控屏弹出红色警示:“请立即接管! ”方向盘剧烈震动,车辆却固执地沿着直线前进,仿佛环岛中央的转盘根本不存在。 后方车辆喇叭声刺破夜空,车主慌忙抢过控制权猛打方向,这一幕发生在搭载华为ADS 2.0的四款车型上,它们最终包揽赛事倒数四名。

激光雷达的“致命盲区”

当逆光穿透挡风玻璃,华为激光雷达的探测距离骤降62%。

2.7秒生死时速:华为AEB碾压特斯拉,为何用户更慌了?-有驾

北京首钢园的夜间测试中,问界M7面对强眩光下的施工锥桶毫无反应,直到距离障碍物仅2.3米才解除自动驾驶。 安全员急踩刹车的瞬间,后方模拟追尾的碰撞预警声刺耳响起。 而同场测试的理想L9纯视觉方案,却平稳通过了相同路段。

鬼探头:人类驾驶数据缺失的代价

更惊悚的场景发生在直角路口。

一辆M9在无标识路段突然左转,与垂直方向冲出的电动车相撞。 ADS系统全程未减速,激光雷达被建筑遮挡后,系统判定“路口无障碍物”。 另一辆M7同样左转时险些撞上大货车,后者驾驶员急刹后怒斥:“这简直是鬼探头! ”

多传感器融合的认知陷阱

华为的激光雷达正成为“信息污染源”。

某次测试中,车辆前方出现“停”字标牌。 激光雷达将路牌轮廓标注为“长方体障碍”,视觉系统却未能识别文字含义。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时,无关细节干扰了核心决策——如同让人同时听十个人说话,反而错过最关键的信息。

AEB与AES:华为的策略失衡争议

懂车帝高速测试暴露更尖锐矛盾。

华为正将策略从紧急制动(AEB)转向避障系统(AES),试图减少后车追尾风险。 但测试显示,AES决策延迟严重:面对突然出现的障碍物,系统犹豫是否转向,反而错过最佳制动时机。 用户吐槽:“新版本智驾更强了,刹车却更让人心慌。 ”

无图方案的“裸考困境”

极狐工程师道破环岛溃败根源:

“中国式环岛是场混沌博弈,车辆随意变道、转向灯混乱、车道线模糊。 华为依赖的车道线与信号灯参照物,在这里完全失效。 ”而夺冠的极越01采用高精地图,如同“带着参考答案考试”;华为坚持纯无图方案,相当于裸考解奥数题。

生死2.7秒:特斯拉竟成反面教材?

讽刺的是,华为的AEB反应比特斯拉快2.7秒。

实测数据显示,特斯拉FSD识别障碍物平均耗时4.1秒,华为仅需1.4秒。 但当特斯拉因“幽灵刹车”遭用户投诉时,华为却因不敢刹得太猛导致通过率下降——过度追求平滑体验,反而削弱了安全底线。

开放生态 vs 封闭帝国

华为的野心埋下另一重隐患。

其ADS系统同时搭载于问界、阿维塔、极狐等品牌,但各车型硬件配置与调校策略差异巨大。 极狐阿尔法S算力达400TOPS仍折戟环岛,而阿维塔12因激进策略稍胜半筹。 统一系统面对分散的硬件,如同用同一套教案教不同天赋的学生。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