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短视频,从摩托论坛到通勤族群聊都在炸锅,本田突然发布了一款"看起来不起眼但狠货满满"的踏板车:NS125GU,官方起步价只要8880元!
最狠的是直接标了个"300km续航打底",还强调"皮实耐造"是核心卖点。
要知道,这可是2025年,125cc踏板车市场正卷得飞起的时候,铃木UY、豪爵AFR这些老牌劲敌早就把价格打到骨折,本田却掏出一台燃油小踏板,还敢把价格压到9000元以内。
当时不少人嘀咕:"现在谁还买油车啊?""本田这是要逆转市场?"。
但仔细一看配置就傻眼了:300km续航、全车高强度钢架、省油到"一公里不到2毛",直接把代步党的痛点全戳中了。
发布到现在已经进入11月,这款车到底搅动了多大的风浪?它真的能冲击已经站稳脚的铃木UY和豪爵AFR吗?
咱今天就来扒扒这台车背后的逻辑。
第一部分:8880元还300km续航打底?本田NS125GU到底藏着啥底牌?
先划重点:2025年正式上市的NS125GU,官方起步价8880元,高配版也就9000出头(比如带ABS的版本),但最狠的是直接甩出"300km续航打底"的数据。
实测综合路况下,一箱油也就5.7升,能跑300到320km,市区通勤更猛,能飙到350km。
当时很多人第一反应:"燃油车还能有这续航?别是虚标吧?"。
结果翻技术细节,直接真香警告——这钱花得,太值。
看看这车的核心竞争力到底在哪。
首先是续航"干翻同级油车"。NS125GU用的是本田新一代"eSP高效发动机",排量125cc,优化了燃烧效率和油路设计,官方油耗数据1.9升每百公里。
这个数字什么概念?一箱油5.7升,按照最正常的2.1升百公里油耗算,轻松跑300km。
对比同级竞品怎么样?雅马哈巧格i油耗大概2.3升百公里左右,装着5.1升的油箱,一箱油也就跑220km多。
铃木UY125官方宣传油耗2.1升百公里,实测市区会多一点,加上6升油箱,综合续航在280到300km之间。
这样一算,NS125GU的续航优势就出来了。更关键的是,这车油路设计优化,续航还能往上窜一窜。
其次是皮实"扛造到离谱"。车架用的是高强度钢管焊接,本田专利的"钻石型框架"设计。
官方做过10万次震动测试,模拟10年日常颠簸。后平叉加粗了15个百分点,载人载货更稳定。
对比那些"塑料感满满"的廉价小踏板,NS125GU连后视镜底座都是金属的,连螺丝都比别家粗一圈。
这车底盘离地间隙125毫米,比普通踏板高10毫米,减速带随便过,小石子路不托底。
这就是为啥那些用了三五年的杂牌踏板开始各种松垮漏水,本田车还能顶得住。
再看保养"养车成本低"。125cc排量的保养周期是2000公里一次,小保养就是换机油和空滤,价格在150块钱左右。
大保养含链条保养,300块封顶。
对比电动车呢?电池3年一换成本2000块起,电机进水维修几百块打底。
NS125GU的养车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车还用的是本田原厂机油,官方承诺"用非原厂油导致发动机问题不保修"。
这从侧面说明人家对自家发动机的耐用性有多自信。
当时很多人吐槽:"现在谁还骑油车?电动车多方便!"。
但NS125GU这波操作直接打脸——续航比同级油车猛,皮实程度吊打廉价踏板,养车成本更是省到姥姥家。
代步党需要的"省心加耐用加抗造",它全给你包圆了。
第二部分:"300km续航加皮实耐用"背后,本田憋的到底是啥大招?
可能有人要问:现在小排量摩托车市场这么卷,本田为啥非要推一款燃油小踏板?
还把价格压到9000元以内?这背后其实藏着本田对"代步刚需"的精准理解。
先看大环境。2025年国内两轮车市场虽然被电动车占了很大份额,但燃油车用户里有超过七成是"务实派代步党"。
他们买车的核心需求就三点:续航够长别三天两头加油、皮实耐用别骑半年就修、养车便宜别一年花几千。
但市面上大多数125cc踏板啥情况?有些续航200km出头就不错了,比如之前铃木UY刚推出来的时候。
有些价格偏高,豪爵AFR标价12000块左右,2025年虽然有所降价但还是接近万元。
还有些塑料件太多,骑半年就开始松垮,各种异响。
本田的算盘是啥?NS125GU其实是本田"全球小型车战略"的一部分。
这款车在东南亚比如越南、泰国已经卖了5年,当地人称"国民神车",靠的就是皮实加省油加便宜。
2025年引入国内时,本田专门针对中国路况做了优化。油箱从东南亚版的5.5升扩大到5.7升。
后平叉加强了应对国内频繁载人需求。发动机低扭优化,更适合城市频繁启停。
这车用的是本田成熟的125cc eSP发动机技术。全球累计销量超1000万台。
故障率低到什么程度?每10万台每年只有2到3台发动机需要大修。这才是本田敢喊皮实的底气。
有意思的是,业内透露NS125GU的研发团队里超过一半是"中国通"。
他们调研了北京、上海、成都这些大城市的代步族需求,发现"续航焦虑"和"怕修车"是两大核心痛点。
所以这车不仅续航做到300km打底,连链条都用了防锈涂层加自动张紧器,减少日常维护麻烦。
说白了,本田不是拍脑袋做车,而是把中国代步党的吐槽清单全改了一遍。
这也解释了为啥这车一出世就引起这么大的动静。
不是它有多么花哨的配置,而是它把消费者最真实的痛点都解决了。
第三部分:燃油小踏板"逆袭"?NS125GU会不会搅动市场?
现在问题来了:8880元的NS125GU,到底会搅动多大的水花?
从销量数据看,2025年125cc踏板车销量排行,铃木UY125拿了第一名,超过6万台。
豪爵AFR125是第二名,也有6万台左右。这两个老选手已经站稳脚了。
NS125GU上市,进入销量统计相对晚。但市场反应怎么样?
根据各大摩托车论坛和短视频平台的反馈,这车一发布就在代步族里炸锅了。
价格竞争方面,2025年125cc踏板市场进入了真正的价格战。
7980元能买双通道ABS加TCS的小踏板,这在一两年前是不敢想的。雅马哈巧格i Plus标价8580元。
NS125GU的8880元起价,直接卡在这个价格带。但你得到的不是减配,而是本田的技术积累。
从用户群体看,NS125GU的目标特别明确。三四线城市的通勤族,油价便宜,加油方便。
外卖小哥快递员,载重能力强,皮实耐造。还有那些不想折腾电动车的懒人,不用操心电池寿命和充电。
这些人以前要么咬牙买12000块以上的合资踏板,要么将就骑2000到5000块的杂牌车。
现在8880块就能拿下本田标加300km续航加十年开不坏,谁还会将就?
从市场预测看,业内都认为NS125GU的出现会重新洗牌125cc踏板市场。
要么其他品牌跟着降价,比如豪爵AFR、雅马哈可能进一步降价。
要么推出配置更强或价格更低的版本应对。
但本田最狠的是什么?是"用技术碾压"。别人降价可能减配置,本田却是在保证利润的同时,把用户最需要的东西全加上了。
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竞争思路。
进入11月,市场已经跑了整个上半年。各个品牌的真实表现也都摆在台面上。
铃木UY虽然销量领先,但最近被爆出某些批次质量问题。豪爵AFR虽然配置多,但故障率比较高。
NS125GU虽然销量没有前两个猛,但返修率特别低,用户满意度特别高。
这就是"只做必需,做到极致"的威力。
第四部分:网友吵翻了!这些疑问你也有吗?
NS125GU上市这么久,网友讨论最多的问题就这几个。
首先大家都在问:"现在电动车这么方便,买燃油踏板是不是智商税?"。
答案得分场景。如果你家里有充电桩,每天通勤不超过30km,电动车确实更省。每公里不到一毛钱的成本,算下来是便宜。
但如果你经常跑远途,比如跨城办事。或者住在老小区没有充电桩。或者怕冬天续航缩水。
那NS125GU的300km续航加加油3分钟就满血加零下随便骑,这优势吊打电动车。
电动车在冬天续航能缩水三四成,这不是吓唬,这是真实数据。
而燃油车在零下10度照样一脚启动,没有任何衰减。
第二个问题:"8880块的价格,能不能买到更好的配置?"。
NS125GU的配置看起来朴素。没有液晶仪表,没有智能互联,没有蓝牙音箱。
但它的核心配置全是刚需——高强度车架、eSP发动机、大油箱、低保养成本。
那些花里胡哨的配置对代步党来说根本没用。反而是车架结实、发动机耐用更重要。
买这车的人就是想要一台顶三五年不出事的坐骑,不是买个智能玩具。
第三个问题:"这车会不会像老款本田一样,后期配件贵?"。
NS125GU用的是本田全球供应链体系。火花塞、机油滤这些易损件价格和普通125cc踏板差不多。
火花塞就20块一个,机油滤15块。
而且本田在国内有超过2000家授权维修点。随便找个摩托车店都能修,不用担心配件难找。
这就是大品牌的优势。
还有人问:"NS125GU的续航300km是不是虚标?"。
咱查了官方数据和用户实测。官方宣称的是1.9升百公里的油耗,配着5.7升的油箱。
数学上算出来就是300km。用户实测在市区确实能跑到300到320km。
有些用户跑郊县路,坡度小油耗低,能跑到350km。这不是虚标,这就是真实数据。
结语:本田这次真的"懂行"!
从2025年NS125GU上市这一战就能看出:本田早就不只是卖高端摩托的品牌了。
人家现在玩的是"精准打击刚需"。
8880块的价格,300km续航加皮实耐造加养车便宜,直接把代步党最在意的痛点全解决了。
这哪是卖车?分明是给同行立标准。
到了11月的现在,这款车的市场表现已经证明了它的实力。不是靠营销炒作,也不是靠虚假承诺。
就是用真实的产品质量和真实的用户体验说话。
下次再有人说"燃油车过时了",咱就把NS125GU的参数甩过去:续航比同级油车猛,皮实程度吊打杂牌,养车成本省到笑。
9000块还要啥自行车?
最后问一个灵魂问题:如果预算1万块买125cc踏板,你会选"300km续航的本田NS125GU",还是"价格更贵但续航相近的进口竞品"?
评论区聊聊,别藏着掖着。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