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摩托圈出了个挺有意思的事儿:想从电动换成摩托的大叔们,天天盯着续航里程算来算去;刚拿驾照的160cm女生,攥着预算担心座高够不着脚,可这两类人居然都在聊赛科龙RT250。一款踏板摩托,咋就能让需求差这么多的人都挪不开眼?
先看价格,这车俩版本:运动版14999元,智境版16999元。掰扯掰扯这笔账——现在市面上同排量的250cc踏板,大多得1.8万起步,贵的能差出3000到5000块;反倒是和高端150cc踏板比,价格基本重叠。这不就是明摆着让你用150cc的预算,拿250cc的动力?换作是你,能不心动?
再看动力,它装的是246.8cc水冷四气门发动机,最大功率19.5kW,转速到8500转就能输出;最大扭矩24.5N・m,6500转就能发力。城里通勤不用猛给油,低扭够劲儿,起步超个电动车很轻松;跑高速或者爬个小坡,动力储备也够,有些300cc踏板的动力都没它强。日常不管是代步还是短途出游,这动力完全够用。
安全配置这块更实在,全系都标配双通道ABS和TCS牵引力控制系统。雨天刹车不用怕跑偏,就算压到湿滑路面,TCS也能稳住车身不打滑。智境版还多了个汽车级的77GHz毫米波雷达,探测距离能到130米,精度更是准到±0.1米,能支持盲区监测、变道辅助,后方有车要撞过来会预警,起步的时候也能提醒周围车辆,新手骑着能不踏实?
智能化和实用性也没落下,无钥匙启动不用翻包找钥匙,走近车就能开;TBOX车联网能远程看车辆状态,车被碰了会震动报警,万一摔车还能自动求救;6.75英寸的TFT彩色仪表能连手机导航,骑车不用低头看手机。座桶空间够大,能塞下一顶全尺寸头盔,不用再把头盔挂车把上;前置左侧储物盒带USB接口,手机没电了随时能充。12.6L的油箱,满油能跑350公里左右,周末去周边露营,来回200公里不用半路找加油站,里程焦虑直接没了。
有个骑150cc踏板的朋友,前段时间换了RT250智境版。一开始他还觉得比原来的车贵了2000块,后来一算账才发现划算:250cc排量的购置税比150cc省(我国购置税按排量征收,小排量有优惠),加上油箱大,原来的150cc一周得加两次油,现在10天加一次,一年下来油钱能省不少,算上购置税,年度综合使用成本反而少了几百块。关键是不用再担心跑远路没油,周末想去哪就去哪,难道不比买个过渡车来回折腾强?
操控也适合新手,755mm的座高,160cm的女生坐上去,双脚能稳稳踩在地上,不用踮脚找平衡;整备质量171kg,看着不算轻,但骑起来很灵活,城里钻车流、路边调头都方便,不像有些车笨乎乎的,停个车都费劲。工作日通勤能在车流里穿梭,周末去山路上跑,80km/h的速度也很稳,超车时动力够足,就算走点轻度非铺装路面,ABS和TCS也能给足保障,多场景都能应对。
当然它也不是完美的,怠速时震动比有些合资车型明显点,转速拉到高位,发动机声音质感也有待提升;过连续减速带的时候,后减震滤震偏硬,屁股会有点颠;171kg的车重,力气小的女生推行时会有点吃力,这些都是实打实的不足。
但不得不说,赛科龙RT250这步棋走得准——用250cc的动力和越级配置,切入原本150cc主导的价格区间,刚好戳中了很多人的痛点:不想买过渡车,想一步到位,又不想花太多钱。这也说明小排量摩托市场变了,以前拼参数、打价格战,现在更要懂用户需求,比如通勤要灵活、跑远路要续航、新手要安全,能解决这些具体场景问题的车,才有人买账。
其实不管是大叔算续航,还是女生看座高,大家想要的不只是一辆摩托车,而是不用费心的通勤、不用焦虑的出游,是踏实又自在的出行体验。你平时选踏板车,是更看重动力够不够用,还是配置够不够贴心?或者你也有过半路没油的尴尬经历?评论区聊聊,看看大家的需求都一样不?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