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圈这几年真是热闹得让人头皮发麻,就仿佛谁家饭桌上要是没个人说说“纯电”“续航”“智能座舱”,都不好意思自称在新时代过活。
大众ID.4 CROZZ,这款名字听着就挺朋克的电车,如今又迎来了一波换代,宣传海报“换新升级,焕然一新”刷得人眼晕。
可问题来了——新ID.4 CROZZ到底有啥能耐,能在新势力和“卷王”们的围剿下,还稳稳地在C位蹦迪?
汽车玩家们,见惯风浪,一听“6色可选”“续航601公里”,表面装淡定,心里早就小算盘打到啪啪响:这到底是真香,还是打了谁的脸?
真相,藏在哪里?
说到底,这车想俘获谁的心?
咱从身份上扒一扒。
大众,那个销量年年进账,90后、00后都听过的老品牌,把纯电这块大蛋糕咬下来第一口后,显然不准备掉队。
ID.4 CROZZ新生归来,价格从14.99万到20.76万拉了一条长长的横幅。
这个价格,说高吧,比比国产车企一堆13万起步的“小钢炮”,还是差点狠劲儿。
说要性价比?哈,转身见隔壁某头部新势力,花同价格送个激光雷达、激光灯都没啥稀奇的。
所以,ID.4 CROZZ真正底气在哪儿?
是品牌附加值,还是产品力本人?
咋一看,最先入眼的还是那“6种车漆”——晨雾绿的新意,加极地白、珠光白、星河灰、星黛蓝,还有原来的老色,券商分析师都说,这算“吸引年轻消费族群”。
可买车难道就看个皮?
其实车主纠结点,还是藏在细节里。
从造型切进来。
这新车用纯电家族的DNA做底子,封闭式前脸、贯穿的LED灯条,亮起后车标还会发光,你要是半夜回家,小区楼下绝对是一块个性名片。
前脸“科技感+辨识度”这套说辞,听到耳朵都起茧子了,但实物效果还真行。
两侧灯组锋利,整体气场生猛,不带丝毫油腻气,熏黑格栅铺下面,导风槽“捣鼓”得又酷又带点流线型。
虽然没有什么花里胡哨的小机关,但这份干净直接,像极了那种不善言辞但有细节的老朋友。
车身数据部分,不得不服气。
4592*1852*1629毫米,轴距2765毫米,光听这参数,也许没啥感觉,大致可以想象成“B级小SUV中间选手”。
空间表现实打实,身高180cm的小伙伴坐进后排,腿部还剩一大拳头,没得嘞囊。
溜背造型很时髦,腰线起伏上扬,看上去那种“略带俯冲”的姿态,把运动元素加了分。
半隐藏式门把手,这手法好多车企都在玩。
美感确实提升不少,说句实在的,走路带风。
再看车尾。
贯穿LED尾灯、水流转向、熏黑尾包围……这些玩意,为啥老拿来讲?
是因为大晚上停车时的“高级氛围组”就是靠这个撑起来的。
与前脸联动,不管从哪个角度,都有点双面佳人的意思——正面时髦,背后还带个闪光尾巴。
配料表里那点银色装饰件,低调地存在,只有留心人才注意到,和许多国产新晋SUV的“粗壮五金”风格不太一样。
给车主面子,实属大厂功力。
颜色说回来。
这次那抹晨雾绿有点意思,既不突兀,也不像某些网红车涂上一大坨荧光颜料。
剩下的几个颜色,极地白、珠光白、星河灰、星黛蓝,这些都是高频出镜色,不容易太快审美倦怠,总有喜欢的类型。
有句话讲,买车也是买自己表态,颜色纯粹是个性的一种延伸方式。
掀开车门进舱。
这一代ID.4 CROZZ的内饰真心走了极简路线。
中控台窝着12.9英寸的大屏,视觉冲击不小,清晰度、灵敏度肉眼可见顶了不少。
据说这是大众新换装的ID.S 5.0系统,用过的人留言里各种严重好评——车机反应速度给力,交互逻辑舒服,ID.Mate智能管家用起来智能度也不见得输给友商。
App远程控车什么的,现在哪家不做,可做成这样“顺手”的,不是人人能夸口。
旁边再观5.3英寸的仪表,虽然显得有点小家子气,可本分地展示各种驾驶信息,够用就好,车主多数都盯着导航和前方路况,谁还怀念老式那种大水缸仪表盘?
值得称道的是电子怀挡的调整,后移到方向盘右后方。
过去不少人被那操作误导闹出糗事,这回总该“新手友好”了。
车内配置堪称把“人性化”玩明白了。
普通家庭用户要的,无非是舒舒服服地开、用得住、实用不折腾。
什么双区空调、Clean Air 3.0空气净化、方向盘加热、电动尾门、无线充电、十声道哈曼卡顿音响、自动防眩内后视镜,一个都不落。
“买车就是买生活”,这话看似老套,ID.4 CROZZ配置表,用力地诠释了始终如一的厚道。
安全方面又如何?
L2级驾驶辅助一早就下放给全系,智能交互换道、RPA遥控泊车、TPA记忆泊车,配置越堆越多。
部分老司机心里可能还冷笑一句:“这么多花活,真有用?”
但新司机或者怕麻烦的宝妈,谁不想在超窄车位为自己多攒点面子?
多个辅助保驾护航,真遇到突发情况,那可是救命的底裤啊。
动力是大众ID.4 CROZZ向来不自吹的部分,这回也没藏着掖着。
单电机后驱和双电机四驱两条分支。
170匹马、231匹马,数字不大,但231版本比老款足足多27匹,有点小闷骚。
四驱版顶到了313匹,0-100加速反应不是市面最快,但通勤和爆发力都在线。
续航部分,后驱442 km起步,顶配601 km,总算扳回了一些局。
虽然比起新势力吹到“纯电700+”费电天花板还有一点距离,可这数据往实用看,谁天天城区极限折腾到电都亏空?
日常代步——没毛病。
别小看那60几公里的差距。
普通用户,实际一周两三次快充,月均电费省出个手机钱。
而且,ID.4好歹背靠大众体系,售后、维修、保值率逻辑都一环套一环,对比那些“PPT造车”,稳定感还是有点不一样。
谁的生活不想图个放心,别成天花光积蓄去置换新新新车?
梳理到这,你可能还疑惑。
行业卷成如此,这辆ID.4到底是不是刚需档选手,还是观望派的掩护?
有人说,CQ不到究极里程焦虑、配置卷不过激进新势力,价格还咬在中游,消费动力哪儿来?
可偏偏大厂的“基础稳定、安全加码、品质口碑”在蛮多人心里,就是那悬着的锚。
别忘了,比起年年上市、三天两头换代的风头车,ID.4这种经过市场揉搓的“老伙计”其实才是众生底色。
不信你去看新手车友会,多少家里本来就有一台大众的,换纯电还得认老本行——这可是认知的惯性,逆天改命这事没那么容易。
看似一款家用SUV,却又带点小潮流、小科技,小资感略表。
大厂资源砸出来的稳定性,对怕麻烦、重视省心的人,这种价值比什么APP 7X24小时客服靠谱多了。
过去很多人诟病的电车保值焦虑,在大众身上因口碑、销量,成了“略可接受”系列。
但你要问我,谁不想又帅又实惠、还得保值、配置拉满、里程炸裂?
理想太美,现实就这样,四平八稳的才是主旋律。
ID.4 CROZZ换代之后,把舒适、安全、实用、细节、品牌面子,全都架在一口气上。
没有天马行空,也不就地打滚。
晾在明面上的拉力,不输给热搜大爆款,只是少了那么点“出圈”爆点。
但话说回来,这也许才是大部分人买车的真相吧。
不闹腾、不挑衅、远离争议,选个能天天陪你上路的擎天树。
话说到此——你觉得买纯电车是看“新潮科技”还是认大厂底气?
有没有坚决站ID.4 CROZZ这边的小伙伴,不妨下方聊聊,咱一块儿八卦八卦,谁才是真正的卷中卷?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