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老百姓常说“金九银十”,意思是九月和十月是买东西的黄金季节。
这话搁在今年的房地产市场上,那是一点儿都不灵了,冷清得不行。
可要是把目光转向新能源汽车,那可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简直是热火朝天,跟过年一样热闹。
十月份各家车企的销售数据一出来,好家伙,一家比一家厉害,很多都刷新了自己的历史记录。
可就在这一片欢声笑语里,有一个之前一直被大家捧着的“明星学生”——理想汽车,这次的成绩单却有点拿不出手,显得挺尴尬的。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是市场风向变了,还是说这场汽车圈的牌局,正在悄悄地重新洗牌呢?
这事儿值得咱们好好说道说道。
先来看看那些笑得最开心的。
排在最前面的,还得是那些家底厚实的传统车企搞出来的新能源品牌,它们在十月份的表现,用“狂飙”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
领头羊毫无疑问是比亚迪,这位大哥大一个月就卖出去了44.17万辆车。
这个数字可能很多人没概念,这么说吧,这个数量比很多新品牌一整年卖的都多,也打破了比亚迪自己今年的单月销售记录。
虽然跟它自己去年同期那个更吓人的50多万辆比,是稍微降了一点,但这就像一个每次考100分的学霸,偶尔考了个98分,他依然是那个无人能及的学霸。
更关键的是,今年才过了十个月,比亚迪已经卖了超过370万辆车,全年目标完成得妥妥的。
比亚迪现在就像是武林中的泰山北斗,地位稳固,它的体量和市场影响力,是其他品牌暂时还难以企及的。
跟在比亚迪后面的吉利和奇瑞,也都是响当当的老牌劲旅。
吉利的新能源车卖了将近18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了六成多,也是历史最好成绩。
奇瑞新能源更是厉害,第一次单月销量冲破了11万辆大关,比上个月还多卖了两成。
这说明什么?
说明这些老牌车企已经彻底想明白了,在新能源这条新赛道上,它们已经从一开始的摸索阶段,进入了全力加速的阶段,后劲非常足。
不过,要说十月份最让人眼前一亮的,可能还得是华为参与的那个鸿蒙智行。
这家伙简直就是个“跨界奇才”,一个月交付了超过6.8万辆车,也创了新高。
最让人佩服的是,它卖出去的车,平均一辆要卖到39万元!
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这证明了老百姓是真心认可华为的技术,愿意花大价钱去买这份“科技感”和品牌信任。
它不光卖得多,还卖得贵,这在中国品牌的高端路线上,是迈出了非常成功的一大步。
而且它累计交付已经突破了100万辆,是所有新品牌里速度最快的,这给所有中国的科技企业都提了一口气。
当然,有人欢喜就有人愁。
同样是传统车企打造的高端品牌,像长安旗下的阿维塔和东风旗下的岚图,日子就没那么好过了。
虽然每个月也能卖一万多辆,比之前有进步,但离年初定下的那个宏伟目标还差得远呢。
这就像一场长跑比赛,别人都已经看到终点线了,他们可能才跑到一半,压力可想而知。
今年的补贴政策也快结束了,明年要是规模还上不去,那竞争只会更加残酷,被淘汰的风险也就越来越大。
说完了这些“国家队”选手,我们再来看看那些从零开始的“造车新势力”,它们这边的故事也是一波三折,变化非常快。
之前一直不显山不露水的零跑汽车,现在成了新势力里名副其实的“领跑者”,十月份交付了超过7万辆,已经连续八个月坐稳了新势力销量第一的宝座。
零跑的成功之道,说白了就是抓住了“性价比”这个关键,用实实在在的技术和相对亲民的价格,赢得了大量消费者的心。
蔚来汽车成了十月份的“增速冠军”,销量比去年同期翻了将近一倍。
蔚来最聪明的地方在于,它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它有好几个品牌,高端的蔚来品牌负责树立形象,主打家庭市场的乐道品牌负责走量,还有一个萤火虫品牌估计是面向更年轻的群体。
这就好比一个大厨,准备了各种口味的菜,不管你喜欢吃辣的还是吃甜的,总有一款适合你。
这种多品牌策略,让它能够覆盖更多的消费人群,未来的发展潜力很大。
还有那个一出场就自带光环的小米汽车,十月份交付超过4万辆,收到的订单金额更是突破了182亿。
对于一个刚入行的新人来说,这个成绩单堪称完美。
但有意思的是,小米的老板雷军,这次却一反常态,没有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大事宣传。
这到底是低调,还是在憋什么大招呢?
这给外界留下了不少猜测和想象的空间。
最后,我们就要说到今天的主角,那个让人有点惋惜的理想汽车了。
作为曾经新势力里的“一哥”,理想汽车在这个丰收的十月,为什么会显得如此落寞呢?
数据是不会骗人的,十月份理想只交付了3万出头的车,和去年同期相比,销量下滑了将近四成,比上个月也少了。
在一片“增长”的欢呼声中,这个“下滑”就显得特别扎眼。
这就好比全班同学考试成绩都在进步,就你一个之前的优等生退步了,大家自然会很关心你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理想自己给出的解释是,新推出的那款理想i6车型,订单非常火爆,有超过7万个家庭等着提车,但是工厂的生产速度跟不上,车造不出来,所以交付量就下来了。
这算是一个“幸福的烦恼”,但终究是个问题。
另外一个更严肃的事情是,前段时间上海有一辆理想的旗舰车型MEGA发生了起火,虽然不是大面积问题,但理想还是负责任地宣布召回了一万多辆同批次的车型。
这件事虽然官方处理得很及时,也强调了不涉及其他车型,但对于一个主打家庭安全的品牌来说,任何关于安全的负面新闻,都会对品牌形象和消费者的信任度造成不小的打击。
所以你看,理想汽车现在面临的,其实是双重压力:一边是新车产能跟不上,另一边是旗舰车型的安全信誉受到了挑战。
过去,理想靠着“奶爸车”这个精准的定位,一款车打天下,日子过得非常滋润。
但现在,随着产品线越来越丰富,它也必须面对更复杂的供应链管理和质量控制问题。
当然,理想也在积极想办法,比如加快把车卖到国外去,到中亚、中东这些新市场去寻找机会。
这说明理想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正在努力寻找新的出路。
汽车市场就像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一时的领先或者落后都不能决定最终的胜负,谁能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谁才能笑到最后。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