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寒冬!1500家4S店倒闭,新能源崛起

汽车寒冬!1500家4S店倒闭,新能源崛起-有驾

汽车行业寒冬来袭

现在市场上最惨的行业,除了房地产,就数汽车行业了。

以前啊,大家买车都还都是传统燃油车,不管是出去玩还是上班出差,都离不开它。那时候,买车可是家家户户的大事,也是生活中很常见的消费。

但没想到这几年,新能源车突然火起来了,一下子就把整个汽车市场搅了个底朝天。现在的年轻人更喜欢电动车,省油、环保,还科技感十足。

结果呢,今年全国的4S店数量大幅减少,差不多有1500家直接从城市里消失了。这变化也太快了吧?

那现在汽车行业到底怎么了?是不是真的走到尽头了?以后还能不能迎来新的春天呢?

汽车寒冬!1500家4S店倒闭,新能源崛起-有驾

汽车经销商寒冬来临

外行人可能不太清楚,现在有个现象叫“卖得越多,亏得越多”,这已经成了很多汽车经销商的常态了。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国内汽车经销商中有一半多(52.6%)都处于亏损状态。在价格战、补贴退坡等各种压力下,4S店数量减少,已经成为行业寒冬最明显的信号。

从数字上看,今年上半年全国4S店的数量从3.2万家降到了3.14万家,净减少了大约650家。其中,有2749家门店退出了网络,而新增的门店却寥寥无几。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副秘书长郎学红也明确表示,按照这个趋势,2025年全年4S店的净减少量可能会接近1500家。

这场“退网潮”可不是只影响小品牌,而是整个行业都在经历。像雪佛兰、斯柯达这些边缘合资品牌,首当其冲地被影响;本田、日产这样的主流合资品牌也扛不住压力了;就连BBA、捷豹路虎这些豪华品牌的门店,也在同步缩减。

汽车寒冬!1500家4S店倒闭,新能源崛起-有驾

库存高企,资金紧张

库存高得不得了,资金又紧张,汽车经销商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

到了2025年9月,经销商的库存预警指数还是高达54.5%,一直维持在荣枯线以上,超过一半的经销商都说新车卖得不如预期。

乘联会的秘书长崔东树说,现在大多数经销商都处在“入不敷出”的状态,为了缓解压力,他们只能低价甩卖,结果是越卖越亏,陷入了一个死循环,能撑多久全看现金流还能撑多久。

更糟糕的是,9月份整个行业的裸车销售毛利率竟然跌到了-21%,也就是说,光靠卖车就已经亏钱了,连金融业务这些附加收入也根本补不回来亏损。

其实,这次行业的大调整,本质上是市场从“大家抢增量”变成了“大家拼存量”,以前那种重资产、高成本的4S店模式已经跟不上现在的节奏了。接下来,行业淘汰赛会越来越快,资源也会慢慢往那些效率更高、更灵活的主体手里集中。

汽车寒冬!1500家4S店倒闭,新能源崛起-有驾

豪华车市场寒冬

传统豪华车市场现在真是越来越不好过了,简直就像冬天里的寒流一样,让很多经销商都不得不赶紧想办法转型。

2025年上半年,奔驰的净利润直接暴跌了55.8%,宝马和奥迪也跟着下滑,都是两位数的跌幅。就连保时捷、沃尔沃这些以前挺风光的品牌,现在销量也压力山大。

特别是沃尔沃的新款XC60,终端价格已经跌破30万了,一个店一个月的销量从原来的82辆直接掉到34辆,真的是“卖一辆亏一辆”,成了常态。

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背后最大的问题就是价格倒挂太严重了。豪华品牌的车价倒挂普遍达到30%,有些甚至高达50%,厂家给的返利根本补不上这个窟窿。

在这样的压力下,不少豪车经销商开始“改换门庭”,转向高端新能源汽车领域。

比如北京最大的一汽奥迪4S店——华阳奥通,现在已经不再卖奥迪了,直接换成问界(AITO)的门店,展厅里全是新能源车型,彻底转行了。

汽车寒冬!1500家4S店倒闭,新能源崛起-有驾

新能源品牌抢滩高端市场

中升、永达这些大经销商集团,现在已经把15%到20%的门店改成了鸿蒙智行之类的新能源品牌。就连长沙那边的“中升之星”这种奔驰的大经销商,也开始卖问界了。

华为和上汽一起搞的尚界品牌在招商的时候,一口气吸引了超过1500家经销商来报名,里面还有保时捷、沃尔沃这些豪华品牌的4S店,挺有意思的。

其实不光是新能源品牌在发力,一些豪华品牌自己也在调整渠道。比如宝马去年关了160家店,但又开了100多家,都是在原来的地方重新建的,这样能省点成本。林肯和沃尔沃也是一样,把那些成本高、面积大的店淘汰掉,转而开小一点的店,单个店的投资也降了不少。

经销商们现在纷纷“倒戈”,其实说白了就是市场在选择。现在消费者越来越看重车的智能体验,而不是以前那种单纯追求品牌面子。如果传统豪华品牌还不能加快电动化转型的话,那它们的销售渠道可能会被抢得更快。而新能源品牌呢,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在高端市场里把渠道铺开了。

汽车寒冬!1500家4S店倒闭,新能源崛起-有驾

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

虽然现在4S店纷纷退出市场,但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发展给整个行业带来了不少暖意。

到了2025年,新能源汽车在整体市场的占比已经超过了50%。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预测,全年销量(包括出口)将达到1650万辆,国内市场的渗透率甚至会突破55%。

另外,八部门联合发布的《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也明确提出了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550万辆的目标,这进一步增强了市场的信心。

同时,技术上的不断进步和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也让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顾虑慢慢减少了。

汽车寒冬!1500家4S店倒闭,新能源崛起-有驾

固态电池与智能驾驶突破

2025年下半年,固态电池要进入中试的关键阶段了。像欣旺达这些企业,他们家的电池能量密度已经突破了400Wh/kg,这样一来,电动车的续航轻松就能跑到1000公里以上,而且安全性也比以前强多了。

再来看一下智能驾驶方面,到了2025年,L2级别的辅助驾驶系统渗透率差不多能到65%左右,而智能座舱的普及率更是超过了76%,这已经成为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卖点。

充电设施也在加速建设。比如香港,现在电动车保有量已经超过了11万辆,充电的便利性也越来越好,越来越方便了。

另外,出海和商业模式的创新也让新能源车的市场空间更大了。国内的一些新能源车企,比如比亚迪,就以香港作为跳板,进军海外市场,现在已经在香港市场脱颖而出,市占率达到了35%。

在销售渠道方面,以前那种大店模式慢慢被“体验中心+城市展厅”的轻量化模式取代了。像尚界这样的品牌,还推出了装修补贴、培训支持等政策,帮助经销商更容易转型,有的门店客户转化率甚至提高了37%。

汽车寒冬!1500家4S店倒闭,新能源崛起-有驾

电动化智能化转型

行业现在遇到的“寒冬”,其实说白了就是传统燃油车时代的结束了。新能源不只是换了一种车,它带来的是一整套全新的销售方式和产业链的彻底改变。

只要我们抓住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大趋势,把成本降下来,服务做得更好,这个行业在转型过程中就能迎来真正的“春天”。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