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踩刹车换挡直接损伤变速器内部的换挡机构,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可能正在悄悄摧毁你的爱车。 绝大多数司机根本不知道,有些挡位切换需要踩死刹车,而有些操作反而不用多余踩刹车。
开车时在D挡、N挡、S挡、L挡、M挡这些前进挡之间切换,通常不需要踩刹车。 比如从D挡推入S挡,变速箱本身就已经设计了流畅的过渡,驾驶者可以按需求直接操作。
在爬坡时从D挡切换低挡位,也无需刹车动作,甚至行驶中从D挡切换S挡直接换就行。 这种同功能挡位间的切换,车辆系统能够自动适应。
需要注意,虽然行驶中换挡不用踩刹车,挂入L挡时若车速较高,最好先踩刹车降速再换挡。 高速状态下强行挂入低挡位可能引发发动机转速骤然升高,虽然不会立即损坏变速箱,长期如此操作不利于车辆保养。
当车辆处于静止状态时,从P挡或R挡切换到其他挡位必须踩刹车。 P挡是驻车挡,设计上就要求无论从哪个挡位挂入P挡都得踩刹车。 R挡作为倒车挡,必须等车辆完全停稳后踩住刹车才能挂入,否则会对变速箱造成极大伤害。
从安全角度考虑,即使是从N挡切换到D挡或R挡,也需要踩刹车。 如果不踩刹车就换挡,车辆可能会突然前冲,不仅危险还会损伤传动装置。 许多自动挡汽车的设计本身就强制要求:从P挡挂入其他挡位时必须踩下刹车,否则挡杆根本无法移动。
等红灯时,从D挡换到N挡需要踩住刹车,防止车辆溜动。 而当绿灯亮起,从N挡换回D挡时,为了防溜车也最好踩刹车。 在坡道上临时停车,换空挡是必须踩刹车,否则极易发生溜坡事故。
停车时的操作顺序也很关键:先挂N挡,拉手刹,等车完全不动了再挂P挡熄火,这样才能避免给变速箱增加负担。 起步时也应该先踩刹车,挂空挡再点火启动,然后挂D挡进行倒车或前进。
不踩刹车直接换挡可能导致齿轮间的不顺畅,引起齿轮打滑,严重时甚至会损坏齿轮结构。 在车辆未停稳时挂入P挡,会对锁止机构造成冲击甚至损坏变速箱。 从空挡挂回其它档位时不踩刹车,会伤到变速箱齿轮,导致变速器打齿,影响正常行驶。
倒车时车没停好就挂R挡,前进齿轮与倒车齿轮间会产生巨大摩擦,导致挡位选择器磨损。 这些操作不仅会增加维修成本,还会影响自动变速箱的使用寿命。 正常情况下,踩刹车换挡能让变速器内部的部件平稳结合和分离,保证换挡顺畅。
自动挡汽车的工作原理是依靠液力变矩器传递发动机动力到驱动轮,通过液压系统控制换挡执行器来切换挡位。 不踩刹车强行换挡,部件之间可能发生不正常的撞击和摩擦。 自动挡变速箱的P挡设计尤其特别,不踩刹车根本无法切换到别的挡位,这种设计就是为了防止驾驶员误操作。
从工程学角度看,自动挡换挡时踩刹车的好处是多方面的:保护变速箱内部结构、保证换挡平顺性、预防车辆意外移动。 虽然理论上某些换挡操作可以不踩刹车,从安全角度出发,踩刹车换挡总是更稳妥的选择。
驾驶习惯的差异到底会不会成为车辆寿命的分水岭? 有人说技术好不如习惯好,有人说车辆本来就是为人服务的,你的选择是什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