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开了趟朋友的比亚迪,体验了那个引擎模拟器音源,心里挺复杂的。这里先说个小插曲,朋友对我说:这玩意真没啥必要,打开了还莫名其妙吵人。我倒是觉得,比亚迪给电动车配个假发动机声音,初衷是让行人知道车子靠近,安全第一嘛。但是,问题来了,开关设计在那烦人的中控触控屏里,还得旋转屏幕找,真的挺折腾。
这让我想到,作为老车行业人,研发供应链那些年积累的经验告诉我,按键设计不是随便乱来的。设计一枚实体按键得权衡成本、空间和工艺,还有用户惯。比亚迪为啥要把这个模拟器开关放在屏幕里?估计他们觉得这个功能不常用,没必要占实体按键,加上车里实体按键多了容易乱。但我估计这思路有点问题。
咱们先放下大范围汽车电子的复杂性,简单比喻:这就像家里厨房刀架上放了一把不常用的刀,你想用萃取机榨汁,不可能每次先去拽出那把大刀再切水果,是不是?理想状态下,功能的开关应该顺手可得,尤其这东西是安全感相关的声音提醒,得随时能用,不用翻层屏幕,开半天都容易忘。
我前段时间在4S店修了个小问题,跟修理工闲聊的时候问起这个事,他挺无奈地说:这东西开关太隐蔽,客户跟我吐槽多了,像玩密室逃脱一样。这话让我觉得:比亚迪在设计用户体验上真要多听听修理工和销售线的声音,有时候一线反馈比高级报告靠谱多了。
另外讲真,开这种模拟器对驾驶感受真的有差别吗?我估计大部分时间是无感的,毕竟买电车的人多半图静音、顺滑和省心。那些动态声音,很可能多数用户开着碍耳,或嫌麻烦干脆关了。可是我又想,难道比亚迪没统计过启动频率和关闭比例?(这段先按下不表)
说个数字上的感受,我前两天开了同价位的某合资品牌纯电SUV,别家的车车厢里完全没这类声扰,我朋友开着比亚迪,倒是听得出那玩意儿一阵一阵地乱响,影响体验。即便是同一价位,实际用户感受可以差挺多。换句话说,操作便捷和体验愉悦度的差距其实蛮大。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有位车主提及:要是那个引擎音开关做成方向盘快捷键就好了,开车能快速操作,安全又方便。这个建议其实挺扎心了。它点出了我们业内常碰的一个典型痛点:汽车功能堆得多,可没及时优化操作逻辑,体验就会被拉下水。按我理解,方向盘按钮不是只给空调、音量设计的,合理分配也完全行得通。
再说起设计成本,从供应链管理角度看,新增一个硬件按键成本加不了多少,只是涉及模具和线束调整,不是天价投资。可是能换来便捷操作和明显的用户体验提升,那性价比绝对高。
说回刚才那个朋友,他还抱怨,平时跟在别人车后面,车子太安静,人家连车子都没感知,按喇叭又有点尴尬,弄个合理音源开关就能解决问题了,结果操作麻烦一圈也懒得开。这种细节,如果比亚迪真能听进去,做个直接快速的实体按键,该多赞。尤其方向盘这种地方,手不离开,它理应承载更多细节功能。
我也有点自嘲,我刚才说比亚迪没统计过开关频率,的确有些武断,没看官方数据,但从朋友圈和各种车主吐槽里体会到,真实反馈就是这种。说白了,我没当成市场调研专家,只是自己体会和搜集到的碎片信息。能不能从这些信息里找点进路,有时候也挺难。
顺带一提,我猜测(纯属猜测)比亚迪后续新款有可能会把这个开关设计在更显眼位置,别忘了它们做事的速度还是蛮快的,只是没提前宣传。目前跳屏幕找开关的操作,也许是试探用户接受度的一种手段,谁知道呢?
其实这让我联想到最近在一家车主群里有人提问,大家平时都怎么处理电动车的声音提醒?用声音代替发动机声,你们都开还是关?这问题挺值得深思——我们是惯安静,还是愿意被提醒?这里面带有对安全感和驾驶乐趣的拉锯,我想这也是车企需要考量的。
说到这里,我反倒想问问你——你平时开电动车,有没有烦过这种声音开关难找的事?尤其是在急需提醒别人时,你是怎么权衡安全和便利的?我自己心里有点尴尬,既想要安静又怕被忽视,真是进退两难。
最后提个小细节,我昨天路过一个新能源车主交流会,无意间听他们讨论这话题——开引擎声模拟器到底是不是装饰,还是必须安全配置?一个年过五十的老车手感叹:电车没声,老人和小孩在街上真的危险。这句话扎心,不知道比亚迪会不会抓住这种情绪,把按键设计更人性化呢?
(然后就没下文了,没数据撑腰,我也只能等着看他们怎么改。)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