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哈高速服务区充电排队,车主喊号维持秩序,半小时等待体验揭秘

十一前夕京哈高速一服务区车辆充电排队叫号,车主:现场有人用喇叭喊号,排了半个多小时

秋天的夜风夹着汽油味和电流声,凌海服务区灯火通明,排队的车主抱着茶杯、蹲在路边,骂骂咧咧,谁都想早点上车、早点下高速,结果一来就卡在这,车龙拉得跟长龙似的,谁都不服谁,这场面,别说外地人,老北京都得皱眉头,这坑我熟人也能踩——排队充电,现场有人拿大喇叭挨个喊号,半个多小时都还充不上

京哈高速服务区充电排队,车主喊号维持秩序,半小时等待体验揭秘-有驾

一辆辆电车堵得死死的,司机们围着充电桩转圈,有人下车抽烟,有人抱怨,54号、55号、56号,喇叭声一波一波,像菜市场卖菜那样喊,谁没听见谁吃亏,队伍里有人直接开窗大喊“快点快点”,有人拍视频发群里吐槽,这点火气,搁哪都压不住

9月30号晚上,赶着十一出行的人扎堆杀到京哈高速,凌海服务区成了大车展,新能源车主一边盯着仪表盘掉电,一边数着排队的车,现场光等号就得半小时,大家都盼着十月一号零点能免费下高速,结果堵在这俩小时都没出来,司机们嘴上说习惯了,心里谁不是一肚子火

有的司机干脆下车,围着服务区晃悠,电车群里瞬间炸锅,网友看热闹不嫌事大,直接调侃“新能源车主等充电,像回到上世纪粮站排队领票”,有人开始数服务区有多少根充电枪,有人算着自己通宵都不一定能轮到,纯靠喊号维持秩序,谁插队谁被喷,社交平台上各种段子飞起,“不用抢车位,抢的是充电桩”,一时间,服务区成了大型吐槽现场

凌海服务区本来号称充电桩升级,结果赶上节假日,几十辆新能源车堵得水泄不通,现场工作人员也是一脑门汗,电话那头的客服只会说“具体等待时间视现场情况而定”,有车主抱怨“是不是又在搞割韭菜套餐,充电慢、服务还贵”,也有人回忆起几年前,服务区充电桩冷冷清清,电车司机还能悠着点慢慢来,现在都是一窝蜂,充电像打仗,慢一步都怕被挤出去

说到辉煌往事,老一批新能源车主都记得那会儿,充电桩像景点一样新鲜,服务区空落落的,大家还在群里互相报点,哪有现在这样的排队叫号,过去充电免费、停车也不收钱,车主们吹牛说“以后都是电车的天下”,谁想到才过几年,服务区直接变成了收费停车场,充电还得抢号,看着满眼的电车,老车主忍不住念叨“这哪是绿色出行,这明明是绿色蜗牛”

现场的员工也有话要说,说是每年节假日都这样,服务区充电桩一到高峰就不够用,去年年底刚装了十几根新的,结果今年人更多,根本顶不住,内部吐槽声音大,大家都觉得管理层只会拍脑门,现场工作人员干到嗓子都哑了,还是挡不住骂声一片,有司机直接开怼“你们收了那么多服务费,能不能多装点桩”,员工只能低头苦笑,表示“上头批钱慢,下头干活累”,一句话点破行业尴尬

网友这边也不闲着,社交平台热搜直接刷屏,北京、天津、锦州等地的车主纷纷晒图“我也在排队,队伍比火车还长”,有人做数据统计,十一期间高速充电桩排队最长纪录破三小时,京哈高速凌海服务区单晚排队上百辆,充电桩利用率飙到百分之三百,网友调侃“新能源车主的噩梦就是堵在服务区看别人充电”,谁都不信这点桩能撑到明年

最扎心的是,明明“《价格法修正草案》”刚要上马,政策说要管价格、管服务,现实里服务区还是照样涨价、照样慢吞吞,车主吐槽“政策是政策,收费是收费,服务区该赚的一个子都不会少”,有的车主直接晒账单,一次充电下来比市区贵一倍,谁敢说不是趁假期宰客,行业里外都知道,这桩子就是割韭菜的利器

往年电车司机还想着节假日能省钱,结果今年大部分人直接认命,能抢到桩就偷着乐,抢不到的只能下高速去小区找临时桩,现场有人支招“别死磕服务区,提前算好电量,下高速找城里桩,反正高速都是免费的”,老司机还经验“哪个服务区人少就去哪,别跟风扎堆,抢不过就换地儿”,这些年电车司机都是踩着坑长大的,谁还没被服务区收割过

新能源行业从“信仰式玩法”一路走到“割韭菜套餐”,当年说好的绿色出行、美好生活,现在全成了排队、叫号、抢桩,老车主摇头叹气,新车主忍气吞声,行业表面风光,底下全是懊恼和无奈,京哈高速凌海服务区的这一夜,直接把电车出行的所有痛点都摆在明面上

秋风里,夜色下,服务区的灯一亮一灭,喇叭声和抱怨声交错,就像一场永远没完的等候,不是只有新闻里才有,谁的亲戚朋友没赶上过,谁的朋友圈没见过这场面,能活路也就一个:提前规划,别指望高峰期能顺利充电,别信服务区空头承诺,能下高速就下,能绕路就绕,省一口气,少一肚子火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