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现在聊起买车这事儿,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
以前大伙儿觉得,一辆车只要个头大、牌子响、看着气派,那肯定不愁卖。
可现在这个市场,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
有些车,你单看它哪哪都挺好,实力也摆在那儿,可销量就是上不去,让人看着都替它着急。
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么一款车,它就是凯迪拉克的CT6。
说起来这车最近的价格已经降了不少,有的地方二十七八万就能拿下,可就是这么个价钱,买的人还是寥寥无-几,这事儿就挺值得咱们聊一聊了。
为什么一辆豪华品牌的C级大轿车,会落到这么个地步呢?
首先,咱们得承认,凯迪拉克CT6这车,第一眼看上去,那气场绝对是足足的。
你要是开着它去参加个同学聚会或者走亲访友,光是这车身尺寸就够唬人的。
它的车长有5米22,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就是比我们路上常见的奥迪A6L还要长出一大截,A6L也就刚刚过5米。
这长度,都快赶上那些上百万的奔驰S级了。
在中国这个特别讲究“面子”的汽车消费环境里,车大,往往就意味着有排面。
凯迪拉克显然是深谙此道,把CT6造得又大又长,就是为了满足大家对“大车”的向往。
外观设计上,它也延续了凯迪拉克一贯的硬朗风格,那个像盾牌一样的大中网,配上两边竖着下来的“眼泪”大灯,整个车头看起来就特别有精神,有种不怒自威的感觉。
车身侧面线条非常修长、笔直,看着就很稳重,不像现在有些新车,车头趴着车尾翘着,总感觉不太协调。
车尾的设计也挺有力量感,经典的尾灯造型加上两边实实在在的真排气管,告诉你这可不是个样子货。
可以说,单从外形和尺寸这两方面来看,CT6绝对对得起它豪华车的身份,甚至可以说是超常发挥了。
但是,问题就出在这里,为什么这么一辆看着哪哪都好的车,就是没人买呢?
上个月全国就卖了一百多台,去年还有一个月份更夸张,只卖出去一台。
这销量数据,说实话,都对不起它这么大的个头。
这就牵扯出第二个问题,就是它的内饰。
以前很多人都说,老款CT6哪都好,就是内饰太老气,跟不上时代了。
后来凯迪拉克也听进去了,新款CT6一上来就换了个翻天覆地的内饰,最显眼的就是那块33英寸的超大曲面连屏,从主驾驶一直延伸到副驾驶前面,科技感一下子就拉满了。
按理说,这下把最大的短板给补上了,销量应该要好起来了吧?
可现实却跟大家想的完全相反,换了新内饰之后,CT6的销量反而更差了。
这事儿就奇怪了,到底是为什么呢?
其实仔细想想也不难理解。
原来喜欢CT6的那批人,可能就是喜欢它那种稳重、复古的美式豪华范儿,对他们来说,老款的内饰虽然屏幕小,但用料扎实,氛围感很到位,跟车子的整体气质很搭。
现在你突然给换上一个这么科幻的大屏幕,他们反而觉得“味道不对了”。
而那些真正喜欢大屏幕、追求科技感的年轻消费者呢,他们的目光早就被特斯拉、小米SU7这些新势力造车给吸引走了,他们买车的思路跟老一辈完全不一样,他们更看重智能驾驶、人机交互这些东西,凯迪拉克这个牌子在他们眼里可能还不如那些新品牌酷。
所以说,这次内饰升级,有点像是两头不讨好,没能吸引来新客户,反而还可能让一些老粉丝犹豫了。
如果说内饰只是个“品味”问题,那接下来说的这个,可能就是更核心的硬伤了,那就是它的发动机。
CT6用的是一台2.0T的涡轮增压发动机,配上一个10速的自动变速箱。
这套动力组合,数据上看着还行,237匹马力,日常开起来绝对是够用的,加速也不慢。
但问题坏就坏在,通用集团太喜欢“资源共享”了。
你花三十来万买的这台凯迪拉克CT6,它的这颗“心脏”,跟二十万出头的别克君越、雪佛兰迈锐宝XL上面的那台2.0T发动机,在参数上几乎一模一样。
这就让花了更多钱买凯迪拉克的车主心里很不是滋味了。
这就好比你花大价钱买了一件名牌大衣,结果发现它用的料子和纽扣,跟一个便宜得多的牌子完全一样,虽然剪裁和品牌不一样,但总感觉自己这钱花得有点冤。
对于豪华品牌来说,这种核心部件的独特性和专属性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品牌的价值和车主的身份认同感。
你让CT6的车主怎么跟朋友介绍自己的车呢?
总不能说“我这发动机跟别克同款”吧?
这无形中就拉低了CT6的档次,让它在真正的豪华车竞争中显得底气不足。
最后,也是最致命的一击,来自于市场的直接竞争。
咱们老百姓买东西,都讲究个货比三家。
CT6现在优惠完二十七八万,单看这个价格,买一台这么大的豪华品牌轿车,好像是挺划算的。
但是,你别忘了看看它旁边的对手。
就在它为销量发愁的时候,它的老对手宝马5系,刚刚完成换代,为了抢市场,价格直接来了个大跳水,很多地方新款5系的入门版裸车价,甚至降到了26万多。
这一下,对比就太明显了。
一边是品牌力相对弱一点、大家印象里有点“降价求存”的凯迪拉克CT6,另一边是几十年来在中国市场上一直是成功人士象征、品牌响当当的全新一代宝马5系。
现在,更有名、更新款的宝马5系,居然卖得比CT6还便宜。
你说,一个普通消费者,手握三十万预算,会怎么选?
答案几乎是没有悬念的。
品牌、口碑、保值率、社交属性,宝马5系几乎在每一个方面都占尽了优势。
所以我们看到的数据是,宝马5系一个月能卖一万三千多台,而CT6只有一百多台。
这已经不是CT6好不好的问题了,而是在残酷的价格战面前,它的所有优点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它被卡在了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向上比不过BBA的品牌光环,向下又放不下豪华品牌的架子继续大降价,再加上新能源汽车的崛起,不断蚕食着传统燃油车的市场,留给CT6这样的二线豪华品牌的生存空间,真的已经是越来越小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