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方向盘消失,我们还会买车吗?自动驾驶与出行的未来猜想
手机一键呼叫。无人车悄然而至。这画面已在多个城市街头真实上演。你是否想过,当L5级全自动驾驶技术成熟的那天,我们的出行方式将被彻底重塑?
“随叫随到”的出行服务,正悄然改变车辆拥有模式
数据显示,普通家用车日均使用时间仅2-3小时。其余90%时间,它在停车场“沉睡”。你为这份确定性付费——随时可用。但付出的代价是购置费、保险费、停车费……还有那永远找不到车位的焦虑。
自动驾驶共享车队能实现10-20倍运力提升。有投资人直言:“14亿出行需求,或许只需2亿自动驾驶车即可满足。” 这个数字让人震撼。道路资源将释放。停车空间将转化。城市肌理因此改变。
车企的转型早已开始
你看。吉利推出曹操出行。上汽建立享道。长安、东风、一汽联合腾讯、阿里打造T3出行。这些不是偶然。车企正从制造商向服务商蜕变。卖车将不再是唯一归宿。运营出行服务——成为新的战场。
马斯克曾算过一笔账:一辆共享无人驾驶出租车可替代8辆私家车,十年创造可观利润。这解释了资本为何狂热。
但挑战依然清晰
L5级自动驾驶永远达不到?华为智能驾驶总裁苏箐曾抛出这个观点。他指的是“全场景、全天候”的绝对标准。现实是,大多数所谓自动驾驶仍停留在L2级别。恶劣天气、突发路况、人车博弈……这些难题尚未完全攻克。
政策法规也在追赶技术。上海已开放560公里测试道路。北京将个人乘用车出行纳入自动驾驶条例。深圳正推进立法。包容审慎——这是当前监管的主基调。
我们期待的究竟是什么?
是解放双手后,通勤时间变成第二办公室?是孩子眼中“为什么每个人都要拥有一辆车”的疑惑?还是城市里更多绿地、更少拥堵的愿景?
当驾驶从必备技能变为爱好。当汽车从财产变为服务。我们或许会怀念方向盘带来的掌控感。但更可能享受出行即服务的便捷。
这个未来不是非黑即白。私家车不会一夜消失。共享出行也不会覆盖全部。多元化的出行生态——才是更可能的图景。
你准备好了吗?迎接这个不再需要紧握方向盘的未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