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自媒体需要“苏黎世老炮儿”,但不需要“老炮儿们”

“寸进尺退,真理之诡谲,亦在于此。” 这话,咂摸咂摸,别有韵味。

近来,汽车圈那位“苏黎世贝勒爷”与阿维塔12,就那点子风阻系数的龃龉,可谓是甚嚣尘上。风阻系数这玩意儿,寻常百姓购车时,谁会锱铢必较?可这位“贝勒爷”偏就锱铢必较了,较真到连马斯克都来摇旗呐喊,较真到央视直播风洞试验。结果呢?“千万索赔”的闹剧粉墨登场,一众吃瓜群众瞠目结舌。

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说,就是“贝勒爷”测阿维塔12的风阻系数,与官方数据判若云泥。一方言之凿凿,0.217;另一方振振有词,0.281。症结何在?症结就在于测试圭臬。官方采用的是“电子外后视镜、空悬版本、低风阻轮毂”,而“贝勒爷”用的却是“寻常后视镜、非空悬版本、运动轮毂”。再者,测试场馆殊异,车况新旧有别,结果自然差之千里。

是以,两组数据皆为真,只是前提迥异。这好比我说燕京烤鸭腴美,你说金陵板鸭亦不遑多让,各有千秋,实不必为此争得头破血流。

问题来了, “贝勒爷”最初对风阻系数的质疑,是否具有裨益?我个人以为,是有的。他倒逼阿维塔直播自证清白,将各种工况悉数呈列,让消费者看得明明白白,还重新上架了低阻轮毂。这对于打破汽车厂商的话语垄断,让消费者更洞悉汽车的真实机能,大有禆益。

试想,现今汽车自媒体,又有几人堪称行家里手?恐怕不少皆是受雇于厂商,照本宣科,鹦鹉学舌。“贝勒爷”自掏腰包,一掷千金搞测试,纵使有人攻讦其背后有“友商指使”,但至少他打破了厂商一言堂的局面,敢于秉笔直书。

然而,问题亦出在此处。“贝勒爷”其后在道歉中称,用户虽需真实,却不能长期滞留在“存疑”的语境中。此言听来,总觉如鲠在喉。难道为了华夏汽车工业之腾飞,吾等就必须俯首帖耳,默许那些虚妄的宣传?难道消费者就必须接受“难得糊涂”的潜规则?

这未免有“为你好,所以不得不诓你”之嫌。

这让我想起早年间沸沸扬扬的“罗永浩打假王海”事件。罗永浩所售冰箱,遭王海质疑虚假宣传,双方争执不下,剑拔弩张。罗永浩矢口否认,坚称所售皆为正品,王海则罗列种种证据,力证冰箱确有质量瑕疵。最终,即便罗永浩败诉,但他那种“死磕到底”的凛然之气,亦让消费者窥见了一个别样的电商。

汽车自媒体需要“苏黎世老炮儿”,但不需要“老炮儿们”-有驾

又譬如,前些时日的“海克斯科技”事件,揭露了食品加工行业内种种蝇营狗苟,不堪入目。那些用脚踩过的酸菜,回锅再用的口水油,令人不忍卒睹。幸赖媒体曝光,方才使这些黑心作坊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诸如此类事件,无不昭示着一个浅显的道理:消费者亟需真实的信息,需要有人敢于质疑,敢于揭露。哪怕这种质疑与揭露,会带来些许负面影响,但长远来看,对整个行业之良性发展,裨益匪浅。

汽车自媒体需要“苏黎世贝勒爷”,需要这种敢于“吹毛求疵”的精神。他们理应成为技术普及的桥梁,对车企那些天花乱坠、词藻华丽的叙事“祛魅”,使消费者得以窥见更为真实、更为客观的信息。

然吾等无需“贝勒爷们”,无需那些仅能在汽车厂商既定的框架内,人云亦云,拾人牙慧的“传声筒”。吾等需要的,是独立思考,是客观公正,是真正立足于消费者立场的评测。

归根结底,汽车自媒体,不应只思忖于流量,更应顾及责任。不能为了博取眼球,便信口雌黄,也不能为了蝇头小利,就泯灭良知,助纣为虐。

吾等期盼更多的“苏黎世贝勒爷”涌现,但须避免出现更多的“贝勒爷们”粉墨登场。唯有如此,华夏汽车行业方能真正健康发展,消费者方能真正购得放心车。

故而,与其言吾等需要“苏黎世贝勒爷”,不如言吾等需要更多有担当、有良知的媒体从业者。他们不畏强权,敢于发声,为消费者争取应有的权益。这才是华夏汽车行业最亟需的中坚力量。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