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都在卷电车,另一批中国车企,已经靠油车在中东杀疯了

讲真,最近车圈最魔幻的一件事,不是国内电车打出狗脑子,而是我们的燃油车,居然跑去中东把德日系的老家给偷了。

当我们都在卷电车,另一批中国车企,已经靠油车在中东杀疯了-有驾

这事儿就很离谱,就好像你天天在家研究三体人的降维打击,结果一扭头发现你家楼下卖煎饼果子的大爷已经把连锁店开到了华尔街,还顺手收购了高盛。

中东,那是什么地方?那是石油佬的地盘,是路虎揽胜、丰田陆巡、日产途乐的后花园。在那个油比水还便宜的地方,大家对车的理解非常朴素:大,硬,有劲儿,最好还能坐下一家老小外加两头骆驼。之前,这个市场的规矩很简单,就是日产丰田们划个道,大家跟着拜就行了。什么奔驰宝马,那是给少数人装点门面的奢侈品,真正走量的是那些皮实耐造的“沙漠王”。

当我们都在卷电车,另一批中国车企,已经靠油车在中东杀疯了-有驾

但现在,坏了菜了,天变了。

英国人那边的数据说,几年前中国燃油车往中东卖,一年也就十几万辆,洒洒水啦。现在呢?直接干过了一百万辆。六年翻了六倍,这哪是卖车,这是修仙小说里的主角顿悟了,直接从炼气期一步跨入了化神期,把旁边还在筑基的德日系老前辈们看得一愣一愣的。

当我们都在卷电车,另一批中国车企,已经靠油车在中东杀疯了-有驾
当我们都在卷电车,另一批中国车企,已经靠油车在中东杀疯了-有驾

以前丰田日产在中东的地盘,市场份额动不动就超20%,那叫一个稳如老狗。现在呢?开始往下掉了,掉到20%以下了。此消彼长之间,多出来的空间全被中国品牌给吃了。在沙特、阿联酋这些核心战场,什么奇瑞、长城、吉利,销量已经干过了奔驰宝马,成了仅次于丰田的第二梯队。就问你怕不怕?

这背后是什么逻辑?是运气吗?当然不是。这是典型的掀桌子式打法。

在大家都在卷新能源,卷智能驾驶,卷一些“花里胡哨”的东西时,中国车企一帮大哥突然“开窍了”,他们发现了一个被主流叙事忽略的BUG级市场:有些地方,人家根本不在乎你那套电车理论。

中东老哥们的精神状态非常稳定。他们看着我们这边为了几毛钱的电费差价打得头破血流,估计就跟我们看猴山抢香蕉一样。人家一升汽油才0.3美元,换算过来两块钱人民币,比你喝的矿泉水都便宜。在这种地方你跟他聊续航焦虑?他只会觉得你有续航焦虑。你跟他聊环保?他家后院的油井可能比你家小区的绿化带都大。

他们的需求特别简单粗暴:我,家里人多,钱,有一点,想要一辆看起来很牛逼,空间巨大,配置高到像宇宙飞船一样的车。

诶,这需求你听着耳不耳熟?这不就是咱们前几年最喜欢的路子吗?

于是,中国车企不装了,摊牌了。直接把国内那套“配置拉满,价格打死”的玩法原封不动地搬了过去。奇瑞捷途直接给你上七座大SUV,长城弄个皮卡比猛禽还猛。当德日系还在为要不要给个中控彩屏而纠结的时候,我们这边直接把全景天窗、电动尾门、360度环绕影像、CarPlay、座椅通风加热按摩……一股脑全给你塞进去。

当我们都在卷电车,另一批中国车企,已经靠油车在中东杀疯了-有驾

这是一种什么打法?这叫“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特别能理解这种感觉。你去买车,一个销售跟你说,我们这车,品牌硬,发动机技术传承百年,虽然里面还是个收音机,但这是情怀。另一个销售直接把你按在沙发里,打开座椅按摩,指着那个比你家电视还大的屏幕说:哥,这个价格,这些东西,全都是你的。

你选哪个?你但凡脑子正常一点,都知道怎么选。

所以你能看到当地车主那种没见过世面的样子。一个买了哈弗H6的巴林商人,之前开日产奇骏,换车后惊了,说中国车的娱乐系统和安全配置,简直是另一个次元的东西。另一个沙特老哥,花买丰田卡罗拉的钱,买了一辆奇瑞捷途X70,高兴得跟中了彩票一样,嘴里念叨着“全景天窗”、“电动尾门”,说以前以为这是德系豪车才有的待遇。

这种感觉,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丰田和日产在中东就是一种信仰,一种“玄学”。但信仰这玩意儿,最怕的就是有人直接把神庙给炸了。中国车企扮演的就是这个角色,他们没想着去建一个新神庙,他们是直接把餐厅爆了,然后告诉大家,来我这儿吃流水席,管饱。

配置多,价格实在。这两点,就是两把刀,一刀捅在德日系的利润上,一刀捅在他们的傲慢上。他们以为自己的品牌就是金钟罩铁布衫,结果发现,在绝对的性价比面前,那玩意儿脆得跟纸一样。

当然,问题也不是没有。最大的槽点是售后,是零部件。有个阿联酋的车主,换个轴承等了五个月。五个月啊朋友们!这要是放在国内,车主能把4S店的房顶都给掀了。这确实是短板,而且是致命短板。

但中国车企现在“悟了”,他们知道光卖“压缩毛巾”不行,还得管泡开之后的服务。长城已经计划在埃及建厂了,辐射整个中东,目标是把零部件供应周期缩短到15天。

这个动作的潜台词是什么?是我不光要来你家吃饭,我还要在你家厨房旁边自己盖个房子,以后天天来。这是闪电战打成了持久战。

当我们都在卷电车,另一批中国车企,已经靠油车在中东杀疯了-有驾

所以你看,德日系在中东遇到的根本不是什么“麻烦”,而是一场“道诡异仙”式的降维打击。当他们还在用传统的市场逻辑、品牌溢价来思考问题时,中国车企用一种近乎民粹的方式,直接跟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站在一起,用他们最听得懂的语言——也就是钱和配置——进行对话。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事实就是这么个事实。

当我们都在卷电车,另一批中国车企,已经靠油车在中东杀疯了-有驾

未来德日系会反击吗?肯定会。但怎么反击?降价?减配的帽子戴了这么多年,突然加配?他们内部的流程和成本控制,允许他们这么做吗?难。他们最大的敌人,不是中国车,而是他们自己。他们被自己过去成功的品牌“玄学”给绑架了。

而对我们来说,这事儿的意义重大。它证明了,决定技术成败的,不光是实验室里的参数,更是那些最混乱、最不讲理的现实场景。自动驾驶的关键可能不在特斯拉,而在义乌的老头乐。同样的,燃油车的未来,也不只在欧洲的排放法规里,还在中东兄弟们的车库里。

当我们都在卷电车,另一批中国车企,已经靠油车在中东杀疯了-有驾

只要需求还在,能满足需求的,就是好汉。但能过,就是能过。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