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遇减速带,习惯踩刹车,悬挂和轮胎易受损

你有没有过开车经过减速带的时候,有那么一瞬间,觉得这减速带要不是太高,就是自己车太低?或者每次都习惯性地在减速带前把刹车一脚踩死,想着这样总比直接冲上去强?其实,这个动作——也就是过减速带习惯性踩刹车,真的是不少司机的通病。大家往往觉得这样更稳、更安全,甚至一点没考虑到对车子到底好不好。但问题来了,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常常自信地以为,踩刹车过减速带=稳健驾驶,但事实上,这种做法,才是培养你修车技能的“催化剂”。你可以想象一下,自家的沙发靠背软硬合适,坐着舒服。突然你把腰绳一系,用力一扯再往沙发上一躺,结果腰也疼了,沙发也散架。道理是一样的,踩刹车过减速带,车头下沉,悬挂一下子压到底,整个重量呼一下子扎过去,减震和弹簧全吃紧了。你刚忙踩完刹车,紧接着减速带蹭蹭一抖,这“二次伤害”就够悬挂喝一壶的!

你仔细想想,减震弹簧是干什么用的?不就是说缓解颠簸,让你车别咣一下震碎牙嘛!可是你“前脚”把它压紧了,“后脚”又给来个硬磕,结果弹簧都快拧成麻花了,减震器更是压也压不动,撑也撑不住,这悬挂能健康吗?

开车遇减速带,习惯踩刹车,悬挂和轮胎易受损-有驾

我有个邻居,平时开车不急不躁,但走哪儿都喜欢刹车过减速带。他说这样有安全感,我倒觉得是给修理厂老板送钱的自信。前阵子修车,技师直接说:“这悬挂怕不是减速带专用版,磨损得太狠了!”其实悬挂受损,轮胎也好不到哪儿去,轮胎本身如果有点老化或者气压没打足,这一加压一瞬间冲击,搞不好直接“嘭”一下,轮胎鼓包甚至裂了,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可能有人会说:“不踩刹车还能咋办?不刹着车过减速带得飞多高啊!”这里其实逻辑很简单。你见没见过实验视频,有人用烧杯装水扎实放在引擎盖上,一种是脚早早松刹车、低速匀过去,另一种是临到跟前一脚刹到底再过。结果很明显,大力刹车那种,水都直接溅出来了,晃得厉害。怎么回事?因为你提前减速、松开刹车时,悬挂能缓冲一部分冲击,车身比较“松弛”;但你硬刹冲过去,就像隔着牙咬核桃,老得使劲,皮肉先疼,核桃还裂不开。

还有的人,过减速带是怎么看怎么烦,索性来点“技巧”。有的就是单边轮压减速带,以为轮子不都压着就轻松点。结果只是一侧轮胎、悬挂和底盘受力,谁负担大谁知道,开得一年半载发现跑偏、方向盘不正才懂。就像你总用一只手拎包,还不换手,时间久了一侧一定吃不消。还有的司机喜欢斜着过减速带,美其名曰平顺,实际上摇得自己半头包,车架承受的是俩方向的应力,没两年车辆异响就来了。不透支悬挂,不知道它还有这种任性骨气!

更有的朋友自信心爆棚,开个SUV、高底盘,觉得车高胆子大,“直接冲就是了”。减速带在他们眼里仿佛跟地毯一样,轮胎“蹦”几下算啥。真这样做,要是不出问题算你运气好,可一旦出问题,轮毂扁了、轮胎鼓包、底盘磕出一串火花,保险不赔自己哭。

开车遇减速带,习惯踩刹车,悬挂和轮胎易受损-有驾

那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很简单——提前减速,控制匀速,别踩着刹车压上去,两个前轮同时上、同时下,别想着歪门邪道。自动挡提前松刹车,用惯性蹭过去;手动挡降挡,丝滑通过。一句话,慢就是快、平才稳!

不少人分不清减速带种类,以为都是一个味,其实黑黄标准款是友情提醒,过得温柔车不疼;水泥高坎那种,得用龟速供着,不然底盘一响不是闹着玩的。多条细黄坎则像给你做全身按摩,千万别心存侥幸。

开车遇减速带,习惯踩刹车,悬挂和轮胎易受损-有驾

有些人着急,总觉得慢点就“丢人”,实际上,坏一次悬挂换一次轮胎,耽误的钱和时间,够你从家门慢慢磨到公司了。为何总有人一脚刹车踩死?说白了是心理安全感——怕坐车颠,怕人晃,怕栽坑里。可怕的不是你慢,而是你一直用错方法还坚信自己对。车不是消耗品,是陪我们风雨路上的铁哥们。哪有成天抽脸摇晃人还幻想“长命百岁”的?真要爱惜,得养成提前减速、不急不躁、脚下留情的习惯。

说到最后,很多人还会反问一句:“照你这么说,我是不是以后都别刹车直接上了?”当然不是。交通有突发情况,要随时脚在刹车上,保持警惕,但不是让你减速带前使劲勒马,然后咣当压过去。提前预判、缓踩刹车、到跟前松开、用匀速慢慢滑过去,悬挂张弛得当,弹簧发挥空间,车身冲击能均匀分散,车不难受,人也坐得稳。道理就像爬楼梯,你提前放慢步伐,膝盖舒服,安全又可靠;要是每次都跑上去,憋得喘不过气,自己都难受。

开车遇减速带,习惯踩刹车,悬挂和轮胎易受损-有驾

写到这儿,有没有人开始在脑袋里过自检?说实话,哪怕老司机,也会有坏习惯。不信你下回开车试试,提前看到减速带,把速度降到二十以下,路过时两轮同时上,车里连水瓶都不会掉一滴水。长此以往,你再也不用眼馋隔壁老李的车,十年八载吊打你三年新车。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真正聪明的司机,要会细水长流、慢慢来。

开车遇减速带,习惯踩刹车,悬挂和轮胎易受损-有驾
开车遇减速带,习惯踩刹车,悬挂和轮胎易受损-有驾

你平时过减速带都是怎么弄的?踩还是不踩,单条还是正头?交个朋友,一起分享下自己的尴尬瞬间,也许比你想象得还多。别等到哪天修车师傅问你:“是不是减速带踩刹车习惯没改?”你才猛然醒悟。真到那一天,钱包和爱车早比你先难受了。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