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老白,一个在汽车圈混了十几年的“老油条”。以前在4S店搬过砖,也给媒体写过稿子,现在自己搞了个小工作室,专门研究那些“想死又不死、要活又半死”的车企。今天咱们不聊别的,就说说那个让人又气又笑、又爱又恨的——威马。
你没听错,就是那个两年前悄无声息、公众号停更快三年、连员工工资都发不出的威马。上个月它突然诈尸,发了个《致供应商白皮书》,标题直接拉满:“2030年挑战100万台产能,营收干到1200亿!”好家伙,这口气比当年贾老板说“下周回国”还猛。
更离谱的是,操盘手居然是宝能系的人马——深圳翔飞汽车。你问我宝能是谁?就是那个曾经豪言“买下观致、干翻大众”的宝能。结果呢?自家汽车板块被执行金额超120亿,母公司宝能投资集团更是欠了五百多个小目标,官司缠身,连总部大楼都被查封了。
现在,这俩“病友”组队打副本,一个欠债203.67亿,另一个自己都快揭不开锅,居然要联手搞出年销百万台的神话?兄弟,这不是造车,这是拍《流浪地球3》啊!
但你还真别说,他们动作挺快。9月6号发公告,说9月就在温州工厂复产EX5和E5,目标今年卖1万到2万台。团队也搭起来了,143人,其中78个是翔飞派来的兵,剩下55个是前威马“忠臣”,准备东山再起。未来还要招到400人,搞个“核心战队”。
听着挺像那么回事,可咱掰手指头算算:蔚来2022年就两万多人,小鹏、理想哪个不是五六千起步?你400人,连个完整研发+生产+营销链条都凑不齐,还想一年卖几十万辆?怕不是把PPT当作战术地图了吧?
再说产品。公告里说未来五年要推10款新车,纯电、增程都上,从A00到C级全级别覆盖。听着很香,但问题是——钱从哪来?技术哪来?宝能自己都没搞出过一款能打的新能源车,威马过去也就一个纯电平台撑着。现在突然要玩增程、要搞跨界,研发预算在哪?谁信?
供应链这块更是玄学。公告说“绝大多数供应商愿意共同发展”,可具体多少家?比例多少?没数。而且根据重整方案,15万以下的债主半年内能拿回全款,超过15万的部分?不好意思,先给15万现金,剩下的拿信托份额顶账,啥时候变现、能拿回多少,全看天意。
你让供应商怎么想?我辛辛苦苦给你供货,结果现在一半欠款变“理财产品”?这哪是合作,这是拉人头进坑啊!
还有海外市场,说“已获明确订单”,但一个数字没给。泰国KD工厂要建,可建厂要钱、出口要资质、当地渠道要打通……哪一环不是烧钱的主?
最扎心的是时间。2026年要量产10万台新车,现在都9月中旬了,离明年只剩三个多月。你连生产线都没完全跑通,车型也没见更新,模具都没影儿,就要冲10万销量?这节奏,比小米造车还激进。
现在新能源赛道是什么局面?比亚迪月销40万起,吉利、长安、长城个个火力全开,蔚小理哪天不在推新?就连华为和小米都带着资本和技术杀进来了。威马停摆这几年,别人可没歇着,它这一觉醒来,发现赛道都快没位置了。
所以你说威马能复活吗?我不敢说死。但想靠一个负债累累的“白骑士”、几百号人、一堆画好的大饼,就想翻身上岸,未免太天真。1200亿营收听着带劲,可先把200多亿的窟窿补上再说吧。
不然,这波“复活”,怕是要变成“回光返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