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9万起的别克GL8换上四连杆独悬,这次终于不“板”了?

新车上市,总有人忍不住要挑挑毛病,或者说句实话。别克GL8,这款风靡多年的商务MPV,曾被很多人戏称为“商务标配”,但同样也有不少槽点,其中一个标签一直贴在它的身上:扭力梁非独立悬架——俗称“板悬”。可别小瞧这词儿,多年前的GL8后排座椅,就因为这悬挂系统,成了不少司机和乘客的共同“敌人”。一些司机抱怨,拉着领导跑会议,遇到个减速带或井盖,坐车的人不是晃得想吐,就是腚开花不说,投诉还得一大堆。这事儿甚至成了一些GL8车主口中的“黑历史”。可如今,别克总算是琢磨透了这个问题,决定在2023年的新款GL8上搞点新名堂。

22.99万起的别克GL8换上四连杆独悬,这次终于不“板”了?-有驾

这次的改动,足够让人眼前一亮。扭力梁“板悬”被换成了E型四连杆独立悬挂,不少人听到这个消息时估计都有点不信。它可不是随便换个轮子那么简单。举个简单的例子吧,老款GL8你过个颠簸路面后排就得天摇地晃,而新款这结构,后排乘客享受到的震动幅度,理想状况下居然能减少40%。更妙的是,别克没放过这次机会,把昂贵的磁流变阻尼器技术也用上了,让座椅的感受更加舒适。过弯时它会主动“挺住”乘客的身体,到了减速时又及时“松手”。高端吗?成本也照样甩了一截。

22.99万起的别克GL8换上四连杆独悬,这次终于不“板”了?-有驾

这一波“操作”背后埋着更多玄机。别克的NVH工程(噪音、振动及声振粗糙度处理)也得到了全面加强。此番加装多个隔音垫、升级前挡夹胶玻璃,甚至让60km/h巡航时的车内噪音下降到了仅58.2分贝。什么概念?这几乎是图书馆翻书时的声音,跟老款的62.7分贝像正常交谈已是不可同日而语。对商务车来说,这确实是很重要的一环,毕竟车里的静音表现,直接决定了领导或乘客是否能有一个舒服的办公环境。

22.99万起的别克GL8换上四连杆独悬,这次终于不“板”了?-有驾

别克这次的算盘倒也清晰。有人说,这是在玩田忌赛马——它找到的对手,用的招数,完全是釜底抽薪式的差异化竞争。最直接的信号,来自于销量数据。2023年5月,GL8的插混版销售数字,首次超过燃油版,插混版7152辆,而燃油版呢?才4893辆。一水儿数据下来,燃油版基本稳坐中老年市场,只有公司采购和观念守旧的老派车主还在撑场面。这话听着扎心,但也不难理解。燃油车近年来被说得遍体鳞伤,“带电的车不结实、不耐用”,这些说法在不少人脑子里扎了根。可数据是实打实的铁证,换悬挂、新配置,都直指如今车企转型的步伐。

22.99万起的别克GL8换上四连杆独悬,这次终于不“板”了?-有驾

说到这里,还是得回头掰扯一下燃油MPV的发展史。GL8最早横空出世是在1999年,那时候可谓是中华大地上的“MPV拓荒牛”。当时,市场上主打商务用途的MPV少之又少,而GL8的空间、品质让它迅速成为这个领域的“王”,尤其在政府采购领域占了头筹。任何事物都逃不了时间的淘洗。进入2000年代,全球车市开始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燃油车面对的挑战愈发激烈。反观欧洲家用MPV市场,许多老玩家要么被新能源踢出局,要么被SUV瓜分市场,中国市场迟早也免不了这样的局面。

22.99万起的别克GL8换上四连杆独悬,这次终于不“板”了?-有驾

再看别克,这几年的行动并不算快。直到最近几年才正式推进插电混动版GL8,同时还得兼顾燃油版的持有用户。有人可能会说,这不就是“两头押宝”吗?但问题是,时代不给它太多时间了。隔壁竞品,比如理想汽车的MPV,不仅在产品线上迅速出手,甚至连后轮转向这种前沿技术都用上了。这让人不得不感慨,别克看似步步领先,又处处危险。新款改得好固然值得称道,但关键在于留给传统燃油MPV的时间窗口究竟还有多久?

22.99万起的别克GL8换上四连杆独悬,这次终于不“板”了?-有驾

别克GL8这回恐怕是在为燃油MPV打一场“谢幕战”。它的技术升级是诚意十足,可以说,这是多年来听取用户反馈后的一次“壮士断腕”。那些年司机大叔抱着GL8的悬挂骂骂咧咧的日子,终于一去不复返。但另新能源技术的浪潮几乎是不可逆的。传统MPV哪怕做得再精致,也终归只是故事的一个章节,而非下一篇未来篇。消费者的诉求不单停留在“是不是震得少了”“是不是噪音轻了”,而是更长远、更前沿的产品生态体验。

人们对于这场别克的“背水一战”有赞有叹。有人还感慨呢,说这事让人想到了那位摸着板悬的司机大哥,多年如一日地吐槽又期待,终于等来了这块“铁饭碗”的一点点变化。而对别克来说,未来可不光是改个悬挂就能一劳永逸的事,市场的那杆秤,始终不会留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