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卡罗拉降至8万不到,这是准备硬杠比亚迪吗?汽车价格战再起
老张我开车快二十年了,从最早的奥拓到现在的SUV,啥车都开过。最近啊,我那个刚拿到驾照的外甥,天天缠着我问买车的事。他心里一直惦记着丰田卡罗拉,觉得这车省油又皮实,开十年八年不坏,是家用车的“神车”。可前两天他一脸懵地问我:“二舅,我查了查,卡罗拉怎么才卖不到8万?”我一听也愣了,这价格,比当年我买奥拓的时候还便宜啊!可不是嘛,两年前还要卖11.98万的卡罗拉,如今裸车价直接干到了7.98万,落地才9.3万,这降价幅度,简直比双十一的促销还狠。这背后,是丰田良心发现,还是被逼无奈?这不到8万的卡罗拉,是真香,还是另有隐情?它这一刀,砍向的,真的是比亚迪吗?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唠唠这事儿。
丰田卡罗拉降至8万不到,这价格,听着就让人心动。想想看,不到一辆五菱宏光MINI EV高配的价格,就能买到一台全球销量冠军的A级轿车,这事儿搁在几年前,谁敢信?我那外甥就说了:“二舅,这价格,是不是丰田要跟比亚迪死磕啊?”这话问得在理。你看比亚迪秦PLUS DM-i,不就是靠着“油电同价”的策略,把混动车的价格打下来,抢了日系车多少市场?现在丰田把卡罗拉价格打下来,怎么看都像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但问题是,卡罗拉降的是燃油车的价格,而比亚迪打的是新能源的牌,这俩根本不是一个维度的较量。就像一个练传统武术的高手,突然发现对手用上了高科技武器,打得他满地找牙,他现在降价,是想用低价把对手拖回地面肉搏吗?这招能成吗?我看悬。毕竟,比亚迪的秦L,亏电油耗才2.9L/百公里,这已经不是省油,而是“降维打击”了。你卡罗拉再省油,能省得过几分钱一公里的电费?这就好比,人家都用智能手机刷短视频了,你还在卖功能机,就算价格再便宜,吸引力也有限啊。
那么,丰田为啥要自降身价,把卡罗拉的价格打到8万以下? 答案其实就藏在销量数据里。曾几何时,丰田车是“加价提车”的代名词,尤其是汉兰达,想早点提车?不好意思,加两万!可如今呢?从2022年开始,丰田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就一路下滑,2023年更是同比暴跌12.35%。不光是丰田,整个日系品牌都在失守。日产、本田的日子更不好过。为啥?第一个原因,是日系车越来越没“性价比”了。以前说日系车三大优点:省油、保值、耐用。可现在呢?国产车的质量也上来了,随便一辆国产车开个十年八年,只要正常保养,基本也不会出大毛病。我那朋友的哈弗H6,开了9年,50多万公里,除了换轮胎和电瓶,啥大修都没有。这“耐用”这条,日系车的优势已经不明显了。再说“保值”,新车上市就降三四万,这二手车还能保值到哪儿去?最后一条“省油”,更是被新能源车按在地上摩擦。7.98万的卡罗拉,配置低得可怜,连个倒车影像都没有,内饰塑料感十足。而7.98万的比亚迪秦,大屏、导航、倒车影像、智能语音控制,样样俱全,内饰看着也高级。你说,这价格差不大的情况下,谁还会选那个“收音机是唯一娱乐工具”的卡罗拉?
第二个原因,恐怕是日系车自己“作”的——持续不断的造假丑闻。就在上个月,丰田、本田、马自达等五大日本车企被曝在测试中造假,涉及38款车型。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几乎每年都有日系车造假的新闻。以前我们信奉的“日本工匠精神”,现在听起来怎么有点像“鞠躬精神”?一出事就鞠躬道歉,然后说“跟中国市场无关”,这谁能信?这些造假事件,严重打击了消费者对日系车“质量可靠”的信任。你车再省油,再保值,要是连基本的质量都保证不了,谁还敢买?这就像一个厨师,天天说自己的菜最卫生,结果被查出用过期食材,你说这信誉还能挽回吗?
第三个原因,是市场选择太多了。以前买车,就那么几个牌子,选来选去。现在呢?十万级家用车市场,简直就是“神仙打架”。除了比亚迪,还有大众的朗逸、速腾,吉利的星瑞、帝豪,长安的逸动、UNI-V,奇瑞的艾瑞泽8,甚至还有现代、雪佛兰……消费者的选择多了,日系车不再是唯一的选择,销量下滑是必然的。卡罗拉降价,就是想用价格优势,在这激烈的竞争中抢回一点市场份额。可问题是,它面临的对手,早已不是当年的对手了。比亚迪有新能源,大众有品牌,吉利、长安有高配置,它拿什么打?
所以,卡罗拉降至8万不到,与其说是“硬杠比亚迪”,不如说是“无奈之举”。它是被市场逼的,被销量逼的,被信任危机逼的。这价格战,打得惨烈,但也透着一股悲凉。曾经的“神车”,如今也要靠降价来续命,这背后,是整个日系品牌在新能源时代转型的迟缓和被动。我那外甥还在纠结要不要买这降价的卡罗拉。我跟他说:“孩子,买车不能只看价格,更要看未来。你想想,五年后,十年后,你这车是开电,还是烧油?是满大街都是充电桩,还是到处都是加油站?这不到8万的卡罗拉,是捡了便宜,还是买了个‘过气网红’?”这个问题,恐怕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