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前几个月的销量低迷,进入5月份,鸿蒙智行开始发力。
5月份,鸿蒙智行交付新车4.45万辆。
其中,问界M9 2025款5月交付1.55万辆。
2024年问界M9累计大定20万辆;
连续蝉联中国市场50万以上豪华车销量冠军……
这是问界M9改款以前的成绩,改款之后问界M9再次迎来爆发。
2025款上市21天大定破36000台;
上市64天大定突破60000台……
问界M9在过去的一年,不仅稳居高端新能源车型销量榜首。
与此同时,它颠覆性创新打破了中国品牌长期面临的“规模有余而溢价不足”的行业桎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人对于豪华车定义的认知。
此前德国《汽车周刊》如此评论称:“中国车企正在从‘追随者’转变为‘定义者’,问界M9展示的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技术,已经为行业设立了新标杆。”
接下来说问界新M7。
问界新M7 5月交付4139台,作为曾经问界系交付的大哥,2024年新势力年度销冠,受到“待改款”的影响,问界新M7的销量有所下滑。
很多媒体预测,问界新M7的改款预计在年度上市。
问界新M5 Ultra ,5月交付4889台。
相比于老款,问界新M5 Ultra的产品力确实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但显然并没有达到很多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其次,其所在赛道太过拥挤,同级别市场竞争可以用残忍来形容,所以这个月交付量已经算可以了。
未来,问界M5需要在价格以及改款升级上做一个大的变动。
再说一下问界M8,5月交付1.21万辆。
5月最后一周单周交付量突破5000台,上市58天内累计交付突破3万台,日均交付量超700辆,且从交付2万到3万仅用时13天,刷新了高端新能源SUV的交付速度纪录。
在5月第三周(5月19日-25日),问界M8以3700辆的周销量超越问界M9等竞品,登顶大型SUV周销量榜。
最恐怖的一件事就是,近两周单日交付量稳定在千台以上。
此外还有两个数据值得一提。
1、首批交付用户中,BBA(奔驰、宝马、奥迪)增换购比例超40%,证明传统豪华品牌用户正在加速向问界等国产汽车转移。
2、首批用户中40%为非华为手机用户,这个数据明确指出,包括问界在内的“华为系”汽车,已经通过鸿蒙座舱、辅助驾驶等功能实现生态破圈。
在进入6月的第一周,AITO问界汽车的上险量已经超越了奔驰、宝马、奥迪这三大德系豪华品牌,拿下了中国汽车市场豪华品牌上险量第一名!
具体来看,6月2日至6月8日,AITO问界汽车的上险量为8790辆。
其中2025款问界M9上险量为3100辆、问界M8为4300辆、问界M7为790辆、问界M5为600辆。
没错,进入6月。
均价超50万的问界M9以及均价超40万的问界M8,依然是问界汽车销售的主力车型。
咱们最后再来看一下另一款“华为系”的汽车。
它就是尊界S800。
2024年,在同比暴跌的前提下,中国市场成交价超百万的超豪华品牌总销量仅12.7万,品牌涉及到20家,而这其中中国品牌仅有4家,合计销量不足8千辆。
这其中,比亚迪旗下的仰望U8占了7254辆。
于是,在尊界S800还没有上市之前,包括很多业内人士并不看好这辆均价可能会超百万的中国豪车。
那么尊界S800需要达到一个怎样的销量就算成功呢?
首先来看一下它的目标对手。
从2024年细分市场上来看,百万级轿车销量前三的车型为迈巴赫S级(12449辆)、奔驰S级(PHEV)(1096辆)及宾利飞驰(940辆)。
毫无疑问,迈巴赫S级以月均超千辆的销量稳居榜首。
接下来咱们看一下,尊界S800的成绩。
5月30日,尊界首款车型S800正式上市,共分4个版本,最终售价为70.8-101.8万元,选装满配后的最高价格可至112.8万元。
5月31日直播中,余承东透露,尊界S800的大定订单已突破1000台,且其中70%都为超百万元的顶配版本。
6月6日,鸿蒙智行官方宣布尊界S800上市7天大定突破3600台。
6月17日,尊界汽车宣布其旗舰车型尊界S800在上市仅19天后,累计大定订单已突破5000台,平均每天收获263台大定。
6月23日,知名汽车达人孙少军在其社交平台表示,鸿蒙智行上周新增订单9.5K左右,其中尊界继续持平。
也就是说尊界S800的新增订单正在持续稳定的增长之中……
再看一下另一位博主 42 号车库针对尊界 S800 的首批大定车主发起了一场定性的调研。
调研结果显示,受访车主的年龄集中在 35-45 岁,资产均为千万以上,一位车主表示自己资产已经过亿,多数为传统超豪增换购用户。
首批车主主被吸引的点主要集中在科技感远超同级车,喜欢华为辅助驾驶、途灵龙行平台、隐私光幕玻璃、手势互动等功能配置。
产品力之外尊界 S800 被视为一张能推动个人形象塑造+生意成功的社交名片。
从调研中我们不难发现,智能化是尊界S800对标BBA的差异化利器,而在品牌文化与用户心智的争夺上,尊界S800同样也没有落下太多。
最后我们来做一个简短的总结。
如今中国汽车市场正在发生一场极其激烈的竞争,自主品牌内卷,自主品牌对合资品牌……
凭借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凭借新能源技术红利和性价比优势,在中低端车型上,自主品牌已经实现了规模化的突破。
但在高端市场上,起步较晚的中国车企仍被欧美日韩所压制。
这其中有机械素质的差距,同样也有市场认知的局限。
而这时候,鸿蒙智行的出现,尤其是问界M9、尊界S800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汽车高端产业的格局。
短期内“华为系”仍会以问界M9、尊界S800冲击国际主流品牌。
未来相信会有更多的中国自主品牌的车型出现,它们通过技术自主化、品牌高端化、供应链全球化三轨并进,在中国市场乃至全球市场冲击欧美日韩长期占据的汽车高端赛道。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