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车这两年可真不算消停。别看账面上已经连续十一季度盈利,大家都以为高枕无忧,实际呢,李想在财报会议上倒是说得挺实在:眼前赚到钱不等于松劲,危机感比吃火锅还辣。
先来看一下这11季度背后的成绩单。二季度理想净赚11个亿,比去年同期微降了点,可比一季度可是足足多挣了接近70%。原因也不复杂,这一季交了将近三成更多的新车,而且利润率没什么掉队。这说明,理想没靠砸价抢市场,基本功还在。不过,这并不代表市场给你端来烧鸡,坐等分食。国内新能源赛道卷得飞起,增程和纯电都开始各玩各的游戏,公司要想在这局里活得滋润,还得继续加速。
体现在增程这块,理想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外面问界、岚图、领克银河这些带动了新一轮混战;而自己的i8和i6,前有乐道L90、小米YU7、特斯拉Model Y这些纯电当红辣子鸡堵门。理想家门口挤得比买菜大妈都多。李想嘴上挺自信,说i6是“中大型纯电SUV里最能打的”,但竞争阵势明摆着,轻敌就是痴人说梦。
紧接着,关于i6什么时候和大家见面,李想和马东辉把话挑明了:9月底上市,直接交付,绝不磨蹭。可说归说,科技跟不上,噱头再多也难保畅销。李想压宝在产品设计、空间舒适度、续航以及自己的VLA大模型智能化系统,甚至放话“i6会是理想历史上最好开的车”。卖车还得接地气,这回连传播策略都不装了,学会了防舆情外加用户沟通,连李想自己都说,这次要“认真全面地做舆情防御”,年初那些社交媒体上的翻车教训还记忆犹新。
事实是,光嘴上喊不够,理想这半年里团队架构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不到半年,营销服务一口气改了两次。原先的五大战区,现在一锅端成“销售部”,韩希直接掌舵。销售增了运营和市场营销两大条线,分工更细,目的直白——多拉新线索,多让一线销售员挣高薪,减少层层上报,加快一线反应速度。门店选址、培训、交付全部提速,要的就是和产品一样,能“快出拳,速还击”。苏北大雪天主推增程,岭南小桥流水推节能,卖点东南西北分开讲。理想门店开的节奏,从“慢工细活”到“未雨绸缪”,纯电还没上线,店已先开起来了,希望到时能一锤定音。
理想今年碰到的第二把火,是智能驾驶。从去年VLM溜了一圈营销反超,今年大伙都聊大模型,理想喊出了自己的VLA:话里话外,人家要做司机里的高考状元,说自己的VLA升级相当于GPT工具从“二点几”蹦到“四点零”,参数模型也是翻倍。目标明摆着:让理想的辅助驾驶永远领头一步。而李想自己承认,2025年上半年的辅助驾驶,这行整个处于“至暗时刻”,监管收紧,技术推进慢,大家看着都闹心。理想属于那种“别人抢赛道,我来开辟新道”。人家小鹏说只有他们是真正的大模型辅助,华为则说不玩大模型,理想直接投票支持智能进化。
这就导致一个局面——舆论场里,理想、华为、小鹏各演各的戏。监管杠精再多,理想声称要造出和人类司机模式一样的L3、L4、L5路线,步子迈得够大。只是这回“说大话容易,做出成绩难”,最终还得拿产品和服务过招。
说到底,理想的两条腿——产品和服务,都被逼到了“快挣快跑”的局面。不进则退,这句话现在是理想团队的座右铭。销售端讲扁平化、降层级,服务端主攻培训抢反应,产品端加速迭代往二零二六年冲,智能端比速度比脑力。一场新能源汽车圈里的武林大会,理想绝不想做看客。
李想言下之意很直接——过去是我们的牌别人跟着打,现在同行出两张牌我们出一张,再不提速就成“落后选手”。年初那些“产品风波”,直接反思到服务和舆论防御。公司调整完架构,不光要新车如期上线,更得让一线团队直接贴着用户走。“让用户感受到理想和同行服务的差异”,说白了,服务比车还重要。理想要的是“线索增、店员高薪、执行到位”,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天天像过年,耗神。
年中财报一亮,外面审视理想的眼光层层加码。2025年销量能否完成,舆情风暴能否平息,产品升级能否踩准节拍,智能辅助驾驶会不会真成“杀手锏”,都成了接下来一年理想能不能笑到最后的关键。
所有的变化,就像一场棋局。增程、纯电、智驾、舆论乃至服务,理想都放到桌面上摊开了,拼的就是谁能熬到最后一秒不掉链子。这场新能源汽车的比拼,老话说得好:不怕对手高明,就怕自己不争气。
收尾一句话——理想汽车能不能自己给自己撑腰,就看李想和他的团队,接下去这几步棋下得有多硬气了。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